APP下载

唇腭裂二期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给予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2016-04-25马志伟赵书娥李彦荣张铮杨伟卓王新李秀芳陆亚玲徐晓兰崔晓旭

河北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心理问题

马志伟 赵书娥 李彦荣 张铮 杨伟卓 王新 李秀芳 陆亚玲 徐晓兰 崔晓旭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马志伟、李彦荣、张铮、杨伟卓、王新、李秀芳、陆亚玲、徐晓兰、崔晓旭);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赵书娥)



·调查研究·

唇腭裂二期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给予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马志伟赵书娥李彦荣张铮杨伟卓王新李秀芳陆亚玲徐晓兰崔晓旭

05001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马志伟、李彦荣、张铮、杨伟卓、王新、李秀芳、陆亚玲、徐晓兰、崔晓旭);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赵书娥)

【摘要】目的探讨唇腭裂二期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给予心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对唇腭裂二期手术患者60例,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正常人群对照组60例采用SCL-90调查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患者入院时SCL-90测评结果与正常人群比较,患者总分、10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经过心理干预后,患者出院时再次填写SCL-90,测评结果显示,患者总分、5项因子得分均低于患者入院时测评结果(P<0.05);5项因子得分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对唇腭裂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及干预措施后,可以减轻患者的部分负性情绪,培养患者积极地情绪状态,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唇腭裂;唇鼻畸形;牙槽突裂;心理问题;心理干预

新的健康概念不仅要求身体健康,还必须具备心理(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健全。唇腭裂为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疾病之一,患病率为1.82%[1]。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牙颌系统畸形及语音功能障碍[2]。患者在2岁内可完成唇裂、腭裂的一期修复手术,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颌面部畸形外貌越来越明显,且与社会外界接触增多,他们会发现自己与其他儿童在语言发育和容貌上的不同,并且会受到其他人的取笑和模仿,导致在语言的交流方面不断受到阻碍,逐渐出现焦虑、抑郁、自卑、孤僻等心理。为了更好地了解唇腭裂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支持和干预措施,本研究对60例唇腭裂二期手术整形患者及60名正常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整形美容科住院的唇鼻畸形、牙槽突裂患者,且有语言交流能力及思维能力,同意接受量表测试,自愿接受心理干预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共60例作为观察组,发育正常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均排除患有精神病或严重心理障碍。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16~35岁,平均年龄(23.10±0.20)岁。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16~34岁,平均年龄(25.3±0.12)岁。2组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

1.2调查项目

1.2.190项症状清单 (SCL-90)[3]:由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适用16岁以上人群测试,是我国目前最常使用的一种检查心理健康的量表。该量表含有90个项目,从感觉、情感、意识、行为、思维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及睡眠等,通常是评定1周以来的受测者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归纳为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10个方面的问题,每个问题均有5种答案:没有、较轻、中等、较重、严重[3]。患者筛选条件:因子分>2分、阳性数>43项、总分>160分的患者给予干预措施。

1.2.2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由英国艾森克(H.J.Eysenck)教授根据因素分析法编制的,龚耀先教授1984年修订了中文版。分为成人和幼年两套问卷,成人问卷调查≥16岁成人的个性类型,包括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说谎(L)四个量表,均为88个项目。

1.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由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的,该量表共有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管支持(4条)、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共三个维度。了解受测者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精神疾病、各种躯体疾病之间的关系。

1.3资料收集方法 新入院患者在安排好常规的治疗护理工作,熟悉病区环境,情绪稳定后,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对采纳的患者进行讲解填表的目的及方法,由培训过的护理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交谈时要求护士注意说话的语气、形体语言,表现和蔼可亲,认真听取患者的疑问,使用沟通技巧取得患者的信任[4],要求患者真实填写各种调查表。

1.3.1患者入院时填写:①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手术年龄、手术次数、唇腭裂类型。②SCL-90。③EPQ。④SSRS。

1.3.2患者出院时填写SCL-90和SSRS量表。

1.3.3文化水平低的患者由调查者通俗解释,代被调查者填写其选择项。填写完毕护理人员检查有无遗漏及重复评定,如出现即提醒受测者再次考虑评定,以免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1.3.4心理干预时间:患者住院时间10~15 d,住院期间安排3次心理干预,为入院时、手术的前1 d、出院前1~2 d,每次40~60 min,采用个体访谈与团体心理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1.4心理干预措施

1.4.1支持性心理治疗:患者入院后,微笑服务,热情地接待患者,认真地介绍病区环境、房屋内设施,病室的同伴,及医院及科室的一些制度,使患者尽快熟悉新的环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4.2行为治疗:在抑郁的患者有积极的表现时,关心患者,马上给予强化及鼓励,使患者获得愉快的情绪,并可能做出更多的主动性行为。

1.4.3认知治疗:对患者进行提问会导致其情绪反应的一些诱发因素,鼓励患者大胆说出他的看法,发现患者认知和情绪方面的问题,帮助患者分析他的错误观念,他的想法与客观现实的差异。逐步使患者提高对错误的认知过程,以及观念的认识,教给患者用正确的、新的思维方式和理念来代替头脑里旧的思维观念。

1.4.4系统脱敏法:恐惧和焦虑患者常选用此方法。让患者坐在沙发上或躺在床上,想象全身处于放松的情境中,如:静坐在湖边,或自由地漫步在一片美丽的田野上,达到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护士用轻柔、愉快的声调引导患者放松,配以轻柔的音乐,依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胸、腹、下肢顺序放松,重点强调面部的肌肉放松。要求患者每天一次,每次20~30 min反复练习,直至在平时能够熟练运用。掌握技巧后,按照制定的焦虑等级事件,先想象最低等级的刺激事件或情境,当感到有些焦虑紧张时即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待平静后询问患者感觉。如果仍存在焦虑,继续放松,反复几次,直到再想象该事件也不感到焦虑紧张为止。然后让患者想象高一个等级的刺激事件或情境,重复上述过程,每次逐渐向上一级,直到对最高等级的刺激不紧张,即为脱敏有效[3]。

1.4.5团体心理咨询:组织同期住院的唇腭裂患者在一起参加团体活动,参加者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相互启发、探讨,鼓励对方并支持。使参加者观察、了解和分析自己的和他人的心理行为反应,从而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人格成长,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结果

2.1SCL-90调查分析比较患者入院时心理干预前与出院时心理干预后比较的结果显示,敌对、恐怖、偏执3个项目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入院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SCL-90 调查分析比较 n=60,分,

注:在t、P值数据中,第一列表示唇腭裂二期手术患者组入院时与出院时比较的结果;第二列表示患者组入院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比较的结果2.2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SSRS调查分析比较各条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

唇腭裂患者从出生到成年,需要做一系列的整形手术来修复,包括唇裂、腭裂修复术,腭咽成形术,牙槽突裂植骨成形术,唇畸形、鼻畸形修复术,耳病治疗,正畸治疗。患者对每一次手术都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随着成长发育,各器官的比例发生变化,患者会因自身面貌、发音与正常人群不同而出现焦虑、抑郁、自卑、震惊、恐怖、内疚、失望等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患者与他人的交往出现异常,人际关系紧张,长期的负面情绪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理缺陷,损害心理健康。

表2 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SSRS调查分析对比结果 ±s

成年的唇腭裂患者处在一个广泛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影响心理健康因素众多。年龄在17~35岁时交往的范围逐步扩大。在此期逻辑推理能力达到比较完善的水平,自我意识也到了第二个飞跃期[3]。他们会关注自己的面貌,对不令人满意的外貌会产生极大焦虑;患者因为先天性畸形对外貌及语音的影响,会出现退缩性交往的行为,孤僻与不自信,以消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生活。自尊心的增强也导致他们容易比正常人感受到打击。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导致唇腭裂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不能正常的与人交往,严重者影响了工作、生活。国外的医疗机构提倡对唇腭裂患者进行包括心理治疗的序列治疗[5]。

针对这种现状,迫切需要医务人员注重患者的心理问题[6],如果医护工作者的思想只停留在对患者局部解剖结构的改善,和器官形态的对称上,就不能满足患者和社会对治疗的期望[6]。因此,医护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加强患者的心理调适[7-9],正确地引导患者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只是一个外面的表象,而实质的思想与认知这些内涵的存在每个人之间先天没有多大的区别,是通过学习、经验、锻炼来摄取的,这些因素是一个人整体的体现,告诉患者改变自己的认知,从而把自身的行为转变到不再刻意地关注自己的面貌,而注重自身的发展提高。利用黄金期多摄取知识,多与人交流[10-12],了解他人的想法,多交有益的朋友;努力工作,得到报酬,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

本研究显示,患者SCL-90各项目与正常人群比较P<0.01。EPQ显示患者多为中间性及内向性格,SSRS显示患者社会支持度偏低,其他物质帮助、精神支持来源均没有。说明患者缺乏主观支持,不愿意寻求他人的帮助,与他人的交流严重缺乏,表现为退缩、自卑[13-17]。

通过有效地心理干预,出院时患者总分、5项因子阳性项目数、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 躯体化与患者入院时测评比较,P<0.05,有明显的改善。患者与人交往的主动性增强,社会支持度增高,自信心增加,情绪趋于稳定,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鼓励患者,继续以良好的行为面对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强迫状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项目的因子得分较入院时P>0.05,无明显地改善,但较前有所降低,这说明患者的心理问题需要长时间的干预,指导患者回家后继续使用放松技巧,多与人交流,改正思维方式,保持正确的认知。因此,及时、有效地心理干预对唇腭裂患者的整体治疗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48.

2刘民喜,马莲.唇腭裂患者心理、社会行为研究的进展.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2,12:233-234.

3郭念峰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第1版.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232-237,248.

4黄四碧,毛卫华.短期心理干预对唇腭裂二期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亚太传统医药,2011,7:186-187.

5卢晓月.唇腭裂患者干预草案(国际微笑行动组织).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5:68-69.

6石冰,郑谦.开展唇腭裂患者心理干预的必要性和途径.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345-347,351.

7田思维,郭三兰.唇腭裂患儿序列治疗中的心理干预.护理学杂志,2005,20:67-68.

8王凯,李运良.唇腭裂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对照研究.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3,13:129-131.

9常虹,毛立民.婴幼儿期唇腭裂患儿父母心理状况分析.黑龙江医学,2007,31:283-284.

10祖思,陈仁吉,穆玥.心理干预对成人唇腭裂患者的影响.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30:352-354.

11玉铭,韦青松,王伯钧.农村成年唇腭裂患者55例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广西医学,2010,32:605-607.

12龚彩霞,熊茂婧,吴敏.唇腭裂患者及其家长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413-416.

13翁桂珍,许乐,廖承熙.唇腭裂患儿父母心理状况研究现状.护理研究,2009,23:2920-2921.

14刘丽萍,柳新华,张桂梅.230例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指导.护理研究,2010,24:3333-3334.

15王伯钧,玉铭,韦青松.桂中地区农村唇腭裂患儿家属心理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7:151-153.

16郑雷蕾,郑谦,石冰,等.唇腭裂患儿家长的心理分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23:490-491.

17潘令仪,王祖承.唇腭裂患儿心理行为问题的临床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81-383.

(收稿日期:2015-10-22)

【中图分类号】R 78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6)06-0942-03

通讯作者:李彦荣,05001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6.06.048

E-mail:852583480@qq.com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心理问题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初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