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框架思路
2016-04-23孙险峰
孙险峰
【摘 要】 为加强我国海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我国海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阐述海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出框架思路,得出海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辅助进行管理,有利于提升海事安全管理水平,也有利于减少海事事故及损失。
【关键词】 海事安全管理;信息化;投入;产出
1 我国海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海事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管理工作本身的缺陷,加之现代海事安全工作要求的提升和管理难度的加大,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辅助管理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针对海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已有一定的历史,一些国际性、国内实力较强的船代企业、海上运输企业、集装箱企业在20世纪末就已运用先进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等手段创建海事管理平台。由于受信息资源的保密性、技术壁垒、投入资金庞大等因素的制约,信息化发展速度较慢,部分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其信息化发展往往局限于自身,无法在行业内进行普及和带头建设;部分企业虽有信息化建设,但碍于庞大的投资及维护费用,未能发挥信息化的本质价值,海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效的发展环境。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的结合。海事安全管理借助当前互联网大好发展机遇及优良的技术基础,可以实现整体管理在水平、技术、效率等方面的提升,真正提高海事相关作业活动的安全系数,减少事故损失及人员伤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投资大、建设时间长、维护成本高,中小型企业及部门难以构建。因此,需要行业联手或国家相关的专项投资建设,还需要对投资资源进行合理测算和配置。
2 我国海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 必要性
在海事安全管理工作中,有关信息化建设已经历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已经在船舶运营中得到普及。国际大型船舶企业、石油企业、船舶组织、海事监管部门[1]在海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上投入较大,马士基航运公司长期致力于国际航线安全水平的提升,其旗下的国际船舶运输信息化程度高,船舶对突发情况的响应速度较快;法国达飞轮船有限公司、日本邮船有限公司、川崎汽船株式会社等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部分船舶及国际航运企业信息化投入占其总投资的比例高达30%。在国内,航运、船舶企业也正大力探索信息化建设,中海集团、中远集团都在探索建设信息化系统平台,并对其所属或租用的船舶及设施进行有效管理。
海事安全管理工作涉及海事基础信息(海事活动的环境、船舶、码头、船员等)的收集和分析、海事设施的调配和优化(船舶航线的优化、船舶搭载物资的合理配置、船员配置、新建海事设施规模的选择、码头等终端的选址)、安全建设和投入(管理人员、安全投资、建造技术等)、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安全规范、检查表、有害因素辨识、风险预警等)等。海事安全管理所包含的要素组建成为一个专业的数据库,有关挖掘数据库的解读和有效挖掘是提升海事安全管理质量、削弱人为主观意识的重要手段,而对数据库的有效分析则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因此,海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1)信息化建设可弥补人为管理的不足,削弱主观意识。海事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较多的决策,而决策的制订往往受决策者主观意识的影响。信息化系统通过数据库对整个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梳理,利用大数据分析对现有管理资源进行更优化的利用,绘制更加优化、合理的技术路线图,提升响应速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人为决策的主观性不足。
(2)信息化技术是深度挖掘海事活动内在规律的手段。信息化技术可以通过深度挖掘数据库资源,分析海事相关活动的内在规律。例如,在识别某项海事活动风险有害因素时,可以依托统计学基础及事故树理论,梳理出该活动所涉及的风险因素,通过历史事故分析,对各有害因素的风险等级进行界定,如此,则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有害因素的风险。随着海事活动技术要求的不断提升,现代海事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更多,挖掘内在规律,使用正确方法、正确技术进行管理和风险处理,是减少海事安全事故的保障,也是海事安全管理的必经之路。
(3)信息化建设应立足于整个行业,不应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信息化的建设需要整个行业甚至跨行业的合作开发,在信息化建设完成后,可以在整个行业进行推广,其所用的分析工具、所建设的大数据库资源,可以从单个企业拓展到整个行业,实现有效信息的共享,降低重复建设费用,提升数据挖掘和使用的水平。如此,既可以避免单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因投资不足而未达到理想的水平,同时可以通过整个行业的资源优势,实现整体开发速度和质量的提升,最终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3 我国海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海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工作是建立专业的数据库。数据库既包括海事活动所涉及的设施信息、历史事故数据等静态信息,也包括船员、海况等动态信息。数据库的建立需要利用专业的计算机处理技术,以便于数据的调用、丰富及分析使用。海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结构见图1。
信息化建设的第二步骤则是处理技术的选择和使用。数据库的挖掘是海事安全管理质量提升的关键,由于传统海事安全管理对海事相关活动的内在挖掘存在局限,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则显得尤为重要。有效提升传统的管理水平,关键在于技术方法的运用,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云计算、系统工程、最优化算法及统计学,通过数据库资源,结合海事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仿真模拟。[1]
信息化建设投资需要结合海事安全管理水平目标,对标进行信息化建设投资,投资的大小直接影响管理水平的提升程度,继而影响海事活动的风险及损失降低的大小。这属于投入-产出经济学问题,符合经济学投入-产出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具有海事安全管理领域的特点(见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信息化建设投资的不断增加,事故及风险降低所产生的价值也在相应地增加。然而,受技术、管理水平等局限,当安全系数达到一定程度后,海事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所需要的成本投入将呈现指数递增;当投入成本达到某一值时,成本与产出相等,即图2中的Sm点;当投入成本超过了该点后,虽然安全性仍在提高,但整体安全经济效益开始为负(即产出小于成本)。因此,Sm所对应的安全性为最佳。信息化建设需要重点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并做到投资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用。
信息化建设第三步为效果的生成阶段。通过前期数据库的建立和分析,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具体表现在海事安全管理质量的提升、安全系数的增加、风险的降低、成本的减少。例如,在对某项海事活动的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后,根据各要素风险等级进行安全投入,使安全投入能够更优化地使用;通过船舶的分布及路径的优化,有效调配海上船舶,可减少船舶空载、交叉运输,提升船舶运率,降低运输风险。
通过信息化建设,最终实现安全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有效降低风险及事故的发生率,减少损失。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信息化建设投入(安全投入)与产出(损失减少)的关系,运用安全经济学优化信息化建设投资,既可以避免因投资不足而无法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同时可以减少投资浪费。
4 结 语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以及国内海运、海上资源勘探开发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海事安全管理工作面临更大的技术难题和挑战,思考并提升海事安全管理水平是必然的选择,是保障海事活动及相关经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海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属于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涉及的要素多、技术难度大,数据库的建设需要开展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数据库的处理需要结合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运筹学、最优化方法、系统工程学等,同时需要结合海事安全管理的行业特点。海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应立足于整个行业,破除企业间技术、信息的壁垒,寻求整体管理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 严新平,吴兵,汪洋,等.海事仿真研究现状与发展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2015(1):13-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