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玉米管理及探讨

2016-04-23王晋

科学与财富 2016年5期
关键词:栽培管理

王晋

摘 要:本文主要从高产玉米播种前准备、种子播种、田间管理等多个方面来对高产玉米进行管理,以促进玉米品种的高产潜力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切实提高玉米生产水平,进而从整体上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高产玉米;栽培;管理

高产玉米以铁杆抗倒著称,苗期生长健壮,叶片上举,秆强不倒伏,活秆成熟,有较好的抗旱、抗逆性,在栽培条件适当的情况下,其产量能够达到1000公斤以上。高产玉米属于角质粮,色泽较好,且商品性较好。在此种情况下,加大力度对高产玉米的栽培管理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1.1 高产玉米品种的选取

在高产玉米播种之前,应当充分做好品种的选取工作,结合种植地区的土壤条件,尽可能选取高产、优质的耐密型玉米杂交种,从而对玉米产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在玉米选种的过程中,按照品种的熟性来进行分析,青垄套种玉米的过程中,应当选用中晚期熟的玉米品种,从而在充分发挥玉米生育期长、干物质积累多得优势,切实提高玉米的产量,从而有效的拉动地区经济增长。若在麦后对玉米进行种植,可以选用早中熟的玉米品种,并通过规范的种植方式来维护其正常生长和成熟。

1.2 玉米种子的处理

在高产玉米的种植及管理过程中,应当在充分衡量地区土壤特点的基础上,尽可能选用包衣玉米种子,从而有效的防治地下虫害和苗期病虫害,以保证玉米产量。那么在玉米种子的处理过程中,应当确保将霉变、破碎和存在病虫害的玉米种子及时清除,并在晴朗的天气环境下,将玉米种子均匀的摊铺于席子上进行翻晒,风和日丽的环境下翻晒两至三天,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将玉米种子皮上的病菌杀死,并有效的避免受潮的玉米种子出现霉变情况而影响种子的种植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冷水来对种子进行浸泡,约12-24小时后可以将种子捞出晾干,确认晾干后方可进行玉米种子的播种工作。

1.3 肥料准备工作

在高产玉米栽培及管理过程中,应当做好肥料的准备工作,就当前玉米种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中大多以尿素、二胺、复合肥以及玉米专用肥等来作为玉米的常用肥料,并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以切实提高肥料的实际利用率。当前我国部分地区正实行大面积的秸杆还田工作,通常以适量的氮肥配合磷钾肥和优质农家肥来提高玉米的产量。

2 玉米的播种

2.1 早播的时间控制

在高产玉米的播种过程中,应当对播种时间进行合理的把握,正所谓夏播无早,越早越好。通常情况下麦垄套种玉米时,播种时间约在5月底6月初进行,而直播玉米可以再麦子收获后开展播种工作。

2.2 玉米播种量的把握

在实际播种过程中,玉米的播种量应当与播种期的早晚情况、品种特性以及种植密度等进行合理的把握和控制,通常情况下,应当确保每668平方米内播种2.5-3公斤的玉米种子,以保证玉米播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3 对播种深度以及播种行宽进行控制,以提高玉米播种的质量

在高产玉米的播种及管理过程中,确保播种深度在5-6米之间,并结合土壤实际特点,对播种深度进行适当调整,并在播种后及时进行镇压保墒的操作,以促进玉米种子能够顺利出苗。在高产田播种过程中,应当确保宽行在70-80cm之间,窄行在40-50cm之间,高产田于中产田存在一定的差异,中产田应当采用60-65cm等行距进行播种,以保证玉米播种质量。

2.4 合理密植

就高产玉米播种的实际情况来看,针对一般株型比较紧凑的玉米品种和抗倒伏玉米品种,在对其进行播种时,应当保持良好的密实性,在土壤相对比较肥沃的土地也应当如此,而在土壤养分相对比较贫瘠的地区进行种植时,应当保持稀疏的种植状态,以促进玉米种子的正常成活和生长。耐密性较好的玉米品种,其种植过程中应当保证没667平方米定苗4500株左右,以保证玉米的产量。

3 田间管理

3.1 间苗和定苗

在高产玉米田间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对间苗和定苗的时间进行合理的把握,在三叶期进行间苗,确保做到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在五叶期进行定苗操作,留壮苗和匀苗。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若发现缺苗情况,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尽可能留双株。

3.2 施肥管理

在高产玉米栽培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做好施肥管理工作,从而为玉米产量控制工作奠定可靠的基础。就实际情况来看,采用麦垄套种的夏玉米不需要进行底肥的施加,在苗期将玉米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氮肥总量的30%以及全部的磷钾肥等一次性施入,并将施肥的时间进行合理的把握,越早越好。在施肥过程中,应当沿幼苗的一侧开沟进行施入,以促进肥料的实际利用价值得到有效的发挥。在穗期追肥时,将总氮量的60%施加到玉米大喇叭口期,并在玉米抽雄期再次施加5千克左右的尿素,并注意浇水,以保证玉米产量。

3.3 浇水管理

苗期:玉米苗期耐旱怕涝,可适当控水蹲苗,促进玉米根系下扎,提高后期抗旱性和防止后期倒伏。

穗期:玉米拔节后进入生长旺盛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大喇叭口期发生干旱(俗称“片脖旱”),将影响抽雄和小花分化;抽穗开花期玉米需水量最多,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此期干旱将影响玉米散粉,甚至造成雌雄花期不遇,降低结实率,因此,在大喇叭口期到抽雄后25天这段时间,发生旱情要及时灌溉。

花粒期:管理重点是保墒防衰,保持土壤较好的墒情,可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防止植株早衰。

3.4 中耕管理

中耕的作用在十疏松土壤,保墒散湿,提高地温,消灭杂草及病虫害中间寄主,麦收后应及时中耕,铲除麦茬,破除板结。深度3-5cm,苗旁宜浅,行间宜深。

对地肥苗旺田块,要多次中耕进行蹲苗。蹲苗时间一般20天左右。蹲苗原则“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通过蹲苗实现控制茎叶过快生长,促进根系发育,达到壮苗的标准。

4 适时晚收

目前,玉米收获时一间普遍偏早,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合理的收获时间应在玉米苞叶发黄后7-10天,即玉米籽粒乳线消失、基部黑色层出现时收获,一般可增产10%左右。直播玉米一定要与晚收相结合(9月下旬-10月上旬),确保丰产丰收。

5 减灾措施

5.1 涝灾

因玉米苗期耐旱怕涝,淹水时间不应超过半天。玉米生长后期,植株高大对渍涝敏感性降低,但淹水时间也不能超过1天。

5.2 雹灾

苗期遭遇雹灾,应加强肥水管理,可根部或根外施速效氮肥,促进快速恢复生长,降低损失。拔节后遭遇严重雹灾,视灾情程度酌情采取补救措施。

5.3 风灾

玉米小喇叭口期前,遭遇大风,出现倒伏可不采取措施,玉米会自行直立,不影响产量。小喇叭口期后,遭遇大风而出现倒伏,应及时扶正,并进行浅培土,以促进气生根下扎,增强抗倒伏能力,降低产量损失。此外,对易倒品种或种植密度过大有倒伏倾向的地块,应适时喷施玉米抗倒剂进行预防。

5.4 药害

药害初期,立即浇水和喷清水,稀释药液。药害中期,追施速效肥料并浇水,喷施叶面肥或赤霉素,促进生长。

结束语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要提高玉米单产,除选用优良品种外,尤其要加强玉米生产中的管理,以减少空杆和秃穗,达到高产,进而从整体上拉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邢成瑞,常霞,金秀英.夏玉米高产措施[J].种业导刊,2010(9).

[2]马毅,张学红,牛海莲,刘燕国.夏直播玉米高产施肥技术[J].种业导刊,2010(9).

[3]刘朝学.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新单29种植密度试验[J].种业导刊,2010(9).

猜你喜欢

栽培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苹果树栽培及冻害预防技术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自然栽培的味道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夏季苦瓜栽培
大豆要高产,该如何栽培?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