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框架柱与填充墙设拉结筋作法的改进

2016-04-23王磊

科学与财富 2016年5期
关键词:改进施工技术

王磊

摘 要:我国建筑类型已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模式,随之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施工工艺,众多的建筑结构中,最受瞩目的就是框架柱以及填充墙,使用这两种的结构主要是该结构能够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此外,对于建筑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保证。尽管这两种结构使用的比较多,而且也有自身的优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因为一些原因,还是会有问题。本篇文章主要是讲述框架柱以及填充墙施工技术的改进。

关键词:框架柱;填充墙;施工技术;改进

我国很多的建筑机构都是框架柱或者是填充墙,而在对这两种结构施工的时候,一般都会先浇筑框架柱,在浇筑完框架柱之后,开始浇筑填充墙,最后在对两者进行连接,一般采用的都是连接设施。在过去对于框架柱以及填充墙结构的建筑施工步骤就是上述的步骤,但是使用上述方法施工后,建筑的表面常常出现裂缝,因此为了能够将出现的问题改善,就要改变施工的步骤,先对结构连接然后在进行浇筑。尽管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还要将施工的技术改进。

1 拉结筋预埋施工工艺

拉结筋技术可以根据施工的特点来对建筑结构进行固定,进而增强其抗震性。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主要的施工技术可以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1.1 柱上预留贴模筋。通常我们在施工的时候,都会对结构中的柱钢筋进行绑扎,而且还要合理的设计模板,一般采用的模板结构都是U型结构。如果混凝土已经完成了浇筑,就可以将模板拆除,而施工人员要做的就是确定结构拉结筋的位置,然后对位置定位,在施工完成的时候,夜拆除拉结筋。最后将结构中焊接裂缝的地方,因此保证建筑结构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由于能够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在建筑中使用的这种技术比较多,此外,这种施工技术的操作手段也比较简单。尽管有较多的优点,但是该技术还有一点不足,尤其是在混凝土施工的时候,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在施工中可能会触碰到拉结筋,而且触碰的位置不是固定的,但是一旦触碰了拉结筋,就会使建筑的抗震性受损。

1.2 柱上预留贴模件。这种施工工艺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对柱高间距预留的方式来对拉结筋进行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预埋件。通常情况下,此预埋件是由钢结构的材料制成,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建筑的抗震性和稳定性。预埋件的使用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既符合现代建设工程的项目建设特斯按,同时也保证了施工质量。最重要的是这种施工工艺不会对其他的结构和构件产生破坏。因此,这种方式基于以上这些优势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1.3 模板开洞,留甩筋。在结筋的位置上,要在模板上进行开洞,而洞的位置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模板钻完孔将拉结筋插入模板中,但是在如果使用了这种方式,会在施工中对模板造成一定的损伤,而且就算是拆除模板的时候,拉结筋也会有外漏的现象,因此在使用这种方式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避免拉筋出现弯折。如果拉结筋的位置与砖缝的位置相对,就要把拉结筋弯折之后才能将其放入模板中,然而这样做却降低的拉结筋的抗震能力。事实上这种方式在施工中并不常用,而且并没有太多的人对这种方式多重视。不在施工中使用,不仅仅是因为这种方式程序多,还因为这种方式只有在钢模的结构中才能使用,而且模板开洞,势必会毁坏模板,造成的损坏不仅仅是材料一个方面,还会增加该工程的造价。因此如果要使用这种方式,必须其改进。

2 框架柱内预埋拉结筋的通病以及改进措施

2.1 通病种类

2.1.1 漏埋。在对个工程整体的设计时,拉结筋的具体位置并没有在设计图纸上显示,很多的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的时候,都没有标注拉结筋的位置。因此由于设计图纸缺少具体的标准,施工常常忽视了拉结筋,这样就会造成漏埋。因此对于以上的现象我们一定要注意。

2.1.2 移位。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拉结筋一般按间距500mm设置,而浇柱混凝土柱时,砌块的皮数杆尚未确定,所以在柱内预埋拉结筋时,仅能按通常规定的大致位置预埋,而实际砌筑时,往往不能和砌体水平灰缝相一致;框架柱拉结筋多采用水平贯穿柱中锚固,在浇注混凝土时由于下料、振捣等原因致使拉结筋松动,下滑造成偏离、脱开,甚至被埋在柱内。

2.2 改进措施

浇注钢筋混凝土柱时应确定皮数杆,并在皮数杆上标明拉结筋的位置。这样既可保证拉结筋不漏放,又可使拉结筋与砌体水平灰缝一致。采用正确、可靠的预埋方法。

2.2.1 若采用预埋贴模筋的埋设方式,则要保证贴模筋紧贴模板内侧,即压筋法。拉结筋在与柱等宽处弯折时,弯成小于90b,在支模时再拉结筋压弯成90b,并使其紧贴在模板内侧,这样拆模后拉结筋即隐现在柱表层内极容易拉出调直。

2.2.2 若采用预埋贴模筋的埋设方式,则要二次焊接。由于拉结筋较长,一般长度为1000mm,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可将拉结筋在规定位置预埋,并将弯折部分减短150-200mm,在砌筑前,将弯折部分拉出,调直,再焊接规定长度的拉结筋。

2.2.3 在浇框架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方式是预埋贴膜同时要留设拉结筋,在拆除模板的时候,将预埋的铁件凿出,然后对铁件进行焊接,焊接的程度以铁件的具体情况而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出现移位,而且混凝土打凿量也不是很多。对拉结筋的检查以及验收工作要严格。检查钢筋的时候,还要查看拉结筋的预埋情况,而且检查时要做好记录,记录的内容主要是包括预埋的位置以及钢筋的使用情况等,如果混凝土的规格与实际的施工要求不符,就不能对其支模。

3 拉结筋后锚固安装施工工艺

3.1 植筋技术。现在施工工艺中常常使用的就是植筋技术,而且这种技术使用方便,还能保证安全。最开始使用的时候,因为一些因素植筋技术一般在功臣加固中使用。在施工技术不断改进,而且价格在降低的时候,植筋技术使用多的更加广泛,而且也得到了认可,在使用植筋法的时候,就不需要在思考拉结筋有关的问题,避免了一些麻烦。

3.2 植筋技术通病。使用的植筋技术,一般都是在混凝土柱上钻孔,但是孔的深浅并没有一个保证,当遇到柱筋的问题时,就更难钻孔。如果孔内有灰尘,处理的时候非常的困难,我国现在使用的植筋粘合剂,大多数都是散装的产品,施工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现场称量以及搅拌等人工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控制粘合剂的比例,尤其是在填灌的现场,不能保证粘合剂密实程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高层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框架柱和填充墙拉结筋施工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不仅使得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还使得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对拉结筋进行施工时,就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从而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改进处理,以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现代化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丁冰,孔谦.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拉结筋“植筋法”施工工艺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

[2]韩晓玲,靳琳.浅谈化学植筋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陕西建筑,2011.

[3]林建京.填充墙中拉结筋后植安装方法的试验分析[J].福建建设科技,2010(5).

猜你喜欢

改进施工技术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