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

2016-04-23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

保健与生活 2016年9期
关键词:上古作息劳作

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

彭磷基 朱大会 张 涛 李 波

养生,即保养生命的意思,又称“摄生”。它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医事活动。《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笔者从以下七个方面论述:

法于阴阳

即效法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人在春夏季节要顺应自然界规律调养阳气,在秋冬季节要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调养阴气。高世拭曰:“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指出在养生中,应顺应四时阴阳特点来保健。

和于术数

就是说进行运动养生一定要坚持“和”的原则,既不能太过,也不要不及,即恰当地运用各种运动养生方法。《黄帝内经》不但强调以“静”养神,同时也非常重视以“动”养形体。所谓动,就是指各种锻炼身体的运动方法,也就是《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术数”,它包括吐纳、导引、散步以及其他各种体育活动。

饮食有节

食物是人体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保持机体健康的一大要素。首先应“谨和五味,食宜清淡”。《黄帝内经》非常强调多样化饮食,极力反对偏食、偏嗜五味。主张人体生命必须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饮食五味对五脏具有滋养作用,但如果偏嗜某一味,就会造成五味失衡,营养失调,对身体产生危害。

其次要“定时定量,寒温适中”。《内经》极力主张饮食应当适量,反对暴饮暴食、饮食过量或不足。饮食的温度,要做到寒温适中。正如《灵枢·师传》所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至邪僻也。”

起居有常

首先强调在作息时间上一定要有规律,定时作息。白天阳气主事之时人要劳作,夜间阴气主事之时人要休息。如果违反了阴阳消长规律,就会给人体造成伤害。

《内经》除了强调要按一日之中的阴阳消长规律进行作息外,还强调要按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进行作息。做到“顺四时而适寒暑”,从而保持机体的勃勃生机。长久保持这些合理的作息规律,自然会有益机体健康,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不妄作劳

即不要违背常规去劳作,应使“形劳而不倦”。也就是说劳作要保持一定的限度,既不过劳,也不过逸,做到劳而不倦,即有劳有逸,劳逸结合,劳逸适度之意。如《素问·宣明五气》所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坐久卧,懒于活动,筋骨肌肉自然会萎弱不振。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恬淡虚无主要是调和情绪,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排除杂念,防止情绪的剧烈波动而干扰气机的正常运动,维护体内气化活动的良好环境。《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载的“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等,就是古人推崇的做法。具体实施宜“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主要是精神上排除各种不良情绪,如狂喜、暴怒、悲忧、恐惧等。精神内守与“独立守神”是古代进行精神修炼的专门功夫,其要领是入静、意守、神不外驰,通过颐养意志,影响生理功能,充实元气,防病缓老。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即对四时不正之气,要恰当避开,不使其侵入人体。

对古代的“伤寒”“瘟病”“瘟疫”,近时的“甲流感”等传染性较强的疾病,都应以“避其毒气”为主,进行严格隔离,切断感染源。同时宜扶助正气(即提高免疫力),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猜你喜欢

上古作息劳作
爱心健康作息表
《山海经》与上古海洋学知识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上古
任时光荏苒——营上古寨
春暖劳作花相伴
超级秀场 作息规律
历史感谢发现 上古炎帝陵碑重见天日
酷暑劳作易受伤 “高温权利”需了解
联合多元作息的激光雷达点云多核分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