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坏牙是保还是拔

2016-04-23周永胜

保健与生活 2016年8期
关键词:种植义齿邻牙义齿

周永胜

牙齿能让人咀嚼美味佳肴,对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果出现龋齿、松动等问题,该怎么办?是保还是拔?当牙痛得厉害的时候,很多人就想一拔了之,认为少一颗没关系。然而,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少一颗牙影响一大片

牙齿缺失后会对很多功能产生影响,比如咀嚼功能受损,没有嚼碎的食物直接进入胃肠道,会加重胃肠道负担;牙齿缺失后影响美观和发音功能。即使是单个牙缺失,牙齿相互之间的力量传递也会被打破,造成邻牙的倾斜和对颌牙的过长,倾斜移位的牙齿会进一步干扰咀嚼,最终导致咬合干扰或创伤。鉴于牙齿拔除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能够保留的患牙要尽量保留。

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很多过去认为不能保留的患牙现在通过治疗能够恢复原有的功能。比如说以往认为必须拔除的残根,目前通过根管治疗加上桩核冠修复就可以恢复原有的形态和功能;比如有牙周炎的患者可以通过牙周系统治疗,控制牙周炎症,阻断牙周炎进展,减少患牙的松动,恢复患牙部分甚至全部功能。

一味强留也是误区

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认识,那就是许多患者认为,不管牙齿破坏到什么程度,只要患牙没有脱落就要保留,即使不能用也不肯拔。这样做是否可行呢?应该如何决定患牙是否保留呢?

对于患牙是否保留,一般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要考虑患牙是否有炎症,这种炎症是否可以治疗,是否可以控制,是否能够维持口颌系统健康;另一方面要考虑患牙经过治疗后能否全部或者部分恢复功能。

功能再好的牙,如果不能控制炎症,不能维持健康,那么最终还是要脱落的,而脱落过程中会对牙齿的周围组织带来很大破坏;另外,保留的牙齿必须能够恢复功能,有时残根过短,如果不能利用,不能恢复功能,也要拔除。

弥补缺失牙要找对方法

缺失牙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牙齿缺失后应当尽快修复,一般传统修复时间是在骨组织基本愈合,形态结构基本稳定以后。修复方式分为传统的固定义齿修复、传统的活动义齿修复和种植义齿修复三种。

传统的固定义齿修复,适用于缺失牙较少的患者,具体方法是将邻牙预备后,在邻牙分别做冠,中央做桥体并与邻牙形成一个整体。这种修复方式使修复牙的力量传递类似天然牙,舒适度及修复效果也与天然牙相当,但是其不利的地方是需要损伤邻牙。另外,桥体下方的清洁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更加注意日常口腔卫生。

传统的活动义齿,包括每天需要摘戴的可摘局部义齿或者全口义齿,这种修复体主要通过一些卡环或者支托固定到剩余牙齿或者黏膜上,同时将咀嚼时承受的作用力传递到基牙及其下方的软组织上。这种修复体的优点是价格便宜,便于摘戴、清洁,适应证广泛。其缺点是每天必须摘戴,相对不便。由于其结构比较大,患者异物感较明显,力量传导与天然牙不同,设计不当可能会对其下方软组织及邻牙产生过大作用力。

第三种修复方式是种植义齿修复术。这种种植技术就是将纯钛的种植体植入缺牙区的牙槽骨,待种植体与骨结合3~6个月,再完成种植体上部结构修复。种植体的组成结构形态与天然牙类似,具有较多优点:可以更好地保留牙槽骨,比较美观、舒适,使用寿命基本上接近天然牙。存在的问题是,与天然牙相比,由于种植体与软组织不能有效地结合,种植体周围牙龈内缺乏阻止炎症进展的屏障,因此种植义齿对口腔卫生维护提出了更高要求。采用种植义齿患者需要更加重视牙周维护,定期洗牙,认真刷牙。另外,由于种植义齿与天然牙相比还缺乏生理动度,还需要定期检查咬合,必要时及时调整。

总之,患牙的保留与否涉及口颌系统的方方面面,对患者个体而言,当出现口内牙齿破坏时,要及时就诊,由口腔专业医师综合考虑,决定患牙的去留。

猜你喜欢

种植义齿邻牙义齿
三种智齿不能留
种植义齿邻接触丧失的研究现状
左上颌第二磨牙颊侧多生牙1 例
非阻生第三磨牙对邻牙健康的影响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老年种植义齿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无牙颌患者种植义齿修复应用研究
三种精密附着体在活动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老年人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
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