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体检时 有些异常莫惊慌
2016-04-23张继东
张继东
妇科体检已成女性保健的重要手段,然而,当一张妇科检查报告单中出现“积液”“内膜增 厚 ”“ 瘤 ”“ 肿 ”“ 糜 烂 ” 等 字 样时,容易让她们心生恐惧。事实上,在妇科检查中,如果出现盆腔积液、子宫内膜增厚、子宫肌瘤、宫颈囊肿、卵巢囊肿、宫颈糜烂、雌激素下降等“异常情况”,在多数情况下都不需特别处理,更不必过于惊慌。但是,为了更好地防治妇科疾病,成年女性最好每年定期做一次妇科检查。
盆腔积液:如果无任何症状可不做处理
一般来说,盆腔积液分为生理性积液和病理性积液两类。女性在排卵期、月经期等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少量盆腔积液,这都属于生理性积液,不需要临床治疗。但如果是因为盆腔炎、结核性盆腔炎、异位妊娠、恶性肿瘤等而出现的盆腔积液,则属于病理性的,需要及时治疗。因此,如果没有任何症状,可以不做处理。但如果有腹痛、下腹不适的症状,还是需要及时就医的。
子宫内膜增厚:或因月经期内膜脱落不全所致
子宫内膜增厚,有可能是因为月经期内膜脱落不全所致。因此,如果妇检显示子宫内膜增厚,要看看有无月经改变,并结合月经周期进行评估。如果月经周期规律,子宫内膜增厚是正常的。
子宫肌瘤:无症状的子宫小肌瘤不需处理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生率为25%。一般情况下,体积小、没有任何症状的子宫肌瘤都不需要处理,只需要定期检查、密切监测其变化即可。但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必须处理:①肌瘤过大;②肌瘤在短期内生长过快;③引起月经量增多等月经改变;④长在子宫黏膜下等特殊部位,尤其是长在子宫黏膜下的肌瘤,无论多小,都需要及时处理。
宫颈囊肿:影响性生活或分娩可处理
宫颈囊肿与宫颈息肉都是慢性宫颈炎的表现,并不可怕。一般情况下,小的宫颈囊肿不会有什么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只需每年定期检查。如果囊肿过大,影响性生活或分娩,就医处理即可。
卵巢囊肿:生理性囊肿可随生理周期消失
妇检时发现卵巢囊肿同样不必惊慌,卵巢囊肿也跟生理周期相关。有的卵巢囊肿是纯生理性的,这次检查有,可能过一段时间再去检查就没有了。如果是真囊肿,可根据大小和B超回声判断。如果回声好又比较小,医生一般建议观察。
宫颈糜烂:国际上早就废弃这一说法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一般情况下,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用肉眼看其外观呈现细颗粒状的红色区,就称为“宫颈糜烂”,并非一定是真性“糜烂”。真性糜烂在病理学上是指上皮脱落、溃疡。因此,国际上早就废弃“宫颈糜烂”一词,改称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因此,即使体检报告上出现“宫颈糜烂”,也不必紧张。除非医生建议做宫颈癌筛查或有癌前病变,“宫颈糜烂”无须做特别处理。如果一定要处理,也可以接受物理治疗。
雌激素下降:卵巢功能衰退的生理现象
当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出现闭经或月经不规律时,医生会建议检测雌激素水平。40岁以上者如果是卵巢功能衰退导致的雌激素下降,属于生理性的,一般是不可逆的,也不必过于紧张。如果出现潮热、出汗、失眠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妇科疾病跟其他疾病一样,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妇科疾病的防治,除了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外,定期体检也很重要。因此,成年女性最好每年定期做一次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疾病隐患,也有利于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