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脂溢性皮炎验案

2016-04-23孙亚如

保健与生活 2016年3期
关键词:脂溢鳞屑枳壳

孙亚如

覃某,女,39岁,2014年11月22日初诊。因面部反复出现红斑、黄色鳞屑2年,加重2个月就诊。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颊部大片淡红斑,有油腻性鳞屑,伴瘙痒,口服抗组胺药、增强免疫药及中药治疗,未见缓解,近两个月皮疹加重。

症状:鼻翼、鼻唇沟及面颊部见大片界限清楚的潮红斑,油腻性鳞屑、黄痂,炽热、瘙痒剧烈,口渴,心烦易怒,失眠,小便失调,大便秘结、臭秽,三五日一行。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西医诊断:脂溢性皮炎。

中医诊断:面油风。

中医辨证:三焦火盛,湿热内蕴证。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荆芥连翘汤加减。

方药:生地黄60克,黄连5克,黄柏10克,黄芩10克,大黄10克,栀子12克,连翘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赤芍30克,桔梗10克,白芷5克,薄荷3克,柴胡10克,薏苡仁30克,炒枳壳10克,紫草10克。3剂,制成中药配方颗粒,水冲服。

二诊:服上方后未见新发皮疹,面颊部炽热、瘙痒症状减轻,潮红斑变淡,鳞屑稍消退,口渴稍改善,大便两日一次,生地黄增至80克;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数,黄柏减至8克,黄芩减至8克,大黄减至8克,栀子减至8克。续前方3剂,水冲服。

三诊:诸症悉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守上方,生地黄减至30克,黄连减至3克,黄柏减至5克,黄芩减至5克,熟大黄减至5克,栀子减至5克,续服7剂。

嘱其节制饮食,后随诊2个月,未见复发。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面油风”。清代邹岳《外科真诠》曰:“面游风生于面上,初起面目浮肿,痒若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次后极痒抓破,热湿盛者流黄水,风燥盛者流血,痛楚难堪,由于平素血燥、过食辛辣厚味,以致阳明胃经湿热,受风而成。”

此病湿热久蕴,重用生地黄,取其补而不腻,兼能走络也。口渴,大便干,脉滑数,故重用生地滋阴而不敛邪,以养代清。湿热阻遏气机,致使升降失调,宜辛开苦泄,用枳壳、桔梗辛以开湿郁,黄连、黄芩、黄柏苦以泄三焦实热;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引湿热从小便而去;湿热郁积,化燥积滞于阳明大肠,大便秘结,用大黄釜底抽薪,荡涤肠腑有形实热之邪,使湿热从大便排出体外。气机郁滞,则肝气失于疏泄,必气郁化火,予柴胡、枳壳疏理肝气,栀子、黄芩泻肝散热。湿热毒邪化火蕴结面部,以连翘、薄荷清头面郁热。用薏苡仁健脾渗湿。病久必瘀,用赤芍药、紫草凉血活血祛瘀。脱屑多加当归、白芍、川芎补血活血,同时防止热邪耗血之余。诸药合用,流通气血郁火,方证相合,药达病所,而收良效。

温馨揭示:上述验方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猜你喜欢

脂溢鳞屑枳壳
脂溢性皮炎重在早预防
沟通表里和解祛邪法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清江枳壳高产栽培技术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鳞屑程度与维吾尔医体液(helit)学说关系△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枳壳快速切割器
枳壳快速切割器
牛皮癣有什么良药良方根治
他克莫司软膏配合短程地塞米松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