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会治理危机及化解策略——基于道德重建视阈
2016-04-23张玉亮,刁寒诺
虚拟社会治理危机及化解策略——基于道德重建视阈
摘要:近年来,虚拟社会快速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各种负面、消极问题也随之而来,致使虚拟社会治理面临危机。本文基于道德层面分析了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即技术发展与道德塑造的割裂,当前虚拟社会多元道德标准的交织和冲撞,以及传统社会良性道德的失落,并以此提出化解策略: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建立健全虚拟社会道德建设的外化机制和内化机制。
关键词:虚拟社会;治理危机;道德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社会快速发展,一方面拓展了人类生存的空间,使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更加便捷和高效。另一方面网民可以通过网络虚拟社会实现信息交流、货币贸易、情感传输,等等。[1]但是,虚拟社会的负面问题也随之而来,信息过量、垃圾邮件、谣言、谩骂、黑客攻击、病毒攻击、侵犯个人隐私、网络暴力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使虚拟社会遭受失序危机,并给人们的正常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当前,虚拟社会蓬勃发展,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愈发严重,虚拟社会治理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危机。
一、虚拟社会治理危机理论认知
虚拟社会也称网络虚拟社会,是基于互联网络平台,经由网民之间的网络交往和互动关系而形成的具有虚拟特征的社会空间或社会场域,[2]虚拟社会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匿名性等特征。虚拟社会治理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管理主体,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道德的方法,强化政府对虚拟社会的治理能力,实现虚拟社会更加稳定、有序发展。虚拟社会治理危机是指虚拟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和威胁,目前虚拟社会治理危机集中表现在道德层面的治理危机,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消解政府权威,挑战公共权力合法性
政府权威和公共权力合法性是政府执政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虚拟社会消解政府权威,挑战公共权力合法性的言论和行为比比皆是。概括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
1.质疑政府
质疑政府就是互联网大众抑或网民对政府政治纲领、政治话语和政治行动表达不信任的行为及其过程。在虚拟社会中,它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理性质疑方式。就是互联网大众通过网络对政府工作表达质疑态度进而提出改进工作建议的行为。其行为的出发点并非是为了消解政府权威,也不是为了挑战公共权力合法性。相反,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政府提升工作效能,全盘改进工作方式提供支持和帮助。与理性质疑相对应,另一种是非理性质疑方式,即对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行动不加分析、不分好坏、盲目进行全盘否定的行为,其行为丧失客观性、积极性,完全是一种互联网非理性情感的展示。总体来看,在虚拟社会中,非理性质疑政府的行为要远多于理性质疑政府的行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客观上使得政府权威受损,公共权力的合法性也受到挑战。
2.诋毁政府
诋毁政府,即互联网大众或网民通过某事件的炒作或制造谣言来恶意诽谤政府,破坏政府形象。在虚拟社会当中,诋毁政府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政府的政治纲领、公共管理等行为发起攻击,扰乱网民视听,带来公众舆论压力,制造谣言,从而达到破坏政府形象的目的。另一类是故意捏造事实,并在网络中广泛散布,把政府没有做过的事,无中生有硬扣在政府头上,给政府彻底抹黑,加剧社会矛盾,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弱化政府权威。例如,在广东乌坎事件中,网上出现“有军队开赴乌坎”等谣言,这种诋毁政府的谣言激化了冲突,加剧了人民和政府之间的矛盾,消解了政府权威,挑战公共权力的合法性。
(二)瓦解社会信任,扰乱公共秩序
在虚拟社会中最常见的就是各种网络攻击行为,网络攻击行为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一方网民利用语言、文字等形式对另一方网民进行谩骂、侮辱等,并对其造成一定伤害的行为。网络攻击带来的伤害瓦解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扰乱了虚拟社会秩序。
1.人群之间的攻击
人群,在社会学上定义为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在虚拟社会中,人们会因为共同利益、兴趣、职业而结合成相应人群,比如:学生、农民、工人、医生、教师、律师、公务员群体等。但是,不同人群之间因利益不同存在着相互攻击的行为,即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通过网上发帖,歪曲夸大事实,利用辱骂、造谣等手段对另一群人进行攻击。这种攻击行为,使人群之间关系更加疏离冷漠,信任感丧失,最终侵蚀整个社会的信任关系,扰乱公共秩序。
2.行业之间或同行之间的攻击
行业一般是指其按生产同类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或提供同类劳动服务划分的经济活动类别,如饮食行业,机械行业,服装行业等。在虚拟社会当中,行业内部或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着相互攻击的现象,即部分行业在利益的驱动下,通过互联网,针对竞争对手夸大某件事的影响或匿名发布虚假信息,抹黑同行或其他行业,使竞争对手声誉和利益受损,而自己从中渔利。这种恶意攻击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造成经济损失,瓦解社会信任。
3.地域之间的攻击
所谓地域攻击即是不同地区的人,以语言攻击、战争攻击为手段相互攻击的行为。在网络时代下地域攻击呈现越来越严重的态势,目前在网络上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攻击,即不同地域的网民因地区负面影响而招致其他地域网民的攻击,抑或因自己的“狭隘地区感情”而主动攻击其他地区,进而上升到攻击那个地区的所有人,最后有可能导致不同地区间相互攻击的行为。地域攻击行为使地区的形象受到损伤,也不利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
(三)侵害个人权利,触碰法律底线
虚拟社会当中各种侵权、违法犯罪现象层出不穷,具体说来有以下两个方面:
1.非法窃取个人隐私
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向他人公开或为他人知悉的秘密。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但是,在虚拟社会中,未经他人允许,借用、抄袭、复制他人的信息,肆意公开传播他人的隐私事件,下载“黑客软件”来破译别人的上网账号和非法获取私人信息的现象猖獗。这些行为使个人隐私权受到严重侵犯,违背道德要求,甚至构成犯罪。
2.非法侵害公私财产
非法侵害公私财产是指故意将公共财产或公民私有财产据为己有,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在虚拟社会中非法侵害个人财产的现象非常严重,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都会选择在网上购物、转账,网络在给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银行账号被盗、支付宝账号被盗、游戏中的虚拟资产被盗等非法侵害个人财产的行为层出不穷。侵害个人财产的行为侵犯了公民个人权利,既是伦理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
二、基于道德层面的虚拟社会治理危机原因分析
在虚拟社会中,道德失范现象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虚拟社会中道德本身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发展与道德塑造的二元分离
唯物史观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也会引起道德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呈现出动态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道德进步与经济技术发展总体上是一致的。但是,这种一致性的发展变化又是曲折的,随着技术进步,道德有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下滑,即技术发展与道德塑造的二元分离。反观虚拟社会,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各种负面问题层出不穷,虚拟社会治理危机日渐凸显。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技术发展与道德塑造的二元割裂,即道德塑造没有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技术发展动态性与道德稳定性的冲突。道德是人们在长久的互动交往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进步和发展也必将极大的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这种改变也必将要求新的道德规范与之相适应。然而,道德本身固有的稳定性不会轻易被打破,新道德准则和规范不会短时间内建立,这就使得二者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使得道德失范现象成为可能。以此考察虚拟社会发展,正是如此,当前虚拟社会技术成熟度日渐增高,但是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二者的发展背离,导致虚拟社会治理危机的出现。二是重技术发展轻道德塑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方针,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加重视经济建设而容易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这就使得精神文明发展包括道德塑造的发展明显落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这种二元割裂,体现在虚拟社会治理上,就是重视推进虚拟社会治理技术进步而忽视虚拟社会道德的塑造,进而使虚拟社会技术发展与道德塑造产生二元割裂。
(二)多元道德标准的相互交织和碰撞
虚拟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其中充斥着多样化的道德标准,每种道德标准的具体准则、基本判断和最终追求是不同的。面对这些迥然各异的道德标准,人们往往无所适从,难以应付。究其原因,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源自于外来思潮的冲击。自近代以来,中国封闭的大门被打开,西方思潮大量涌入中国。尤其是近10年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虚拟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些思潮借助技术手段更加快速地传播、分化、演变,在虚拟社会中相互交织、碰撞、渗透,对网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剧烈冲击,使其在进行道德评判之时,往往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难以做出科学、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另一方面则是源自网民自身因素。网民是虚拟社会中的重要构成主体,不同网民往往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和职业诉求,而这些不同又使得网民会产生不一样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标准。在虚拟社会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事件,网民之间自然会理解不同、认知不同、道德判断不同,进而极易产生认知矛盾、道德评判冲突,这就为虚拟社会治理危机埋下了隐患。
(三)传统社会良性道德信条的失落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传统的伦理型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一系列传统社会道德信条搭建形成了人的行为模式规范,这些规范为传统社会秩序的存续奠定了可靠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系统化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同时,也确立了社会主义的道德观抑或道德信条,传统的旧道德被社会主义新道德所取代。不过,在这一剧烈变革过程中,一些有益的、良性的传统社会道德信条却被放弃了。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更是对传统的道德信条来了一次大的洗礼,彻底摇动了传统道德信条,其中也包括很多良性道德信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可以说,经过这一运动,不少传统社会良性道德信条都被遗留在历史的长河中。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幕随之拉开,市场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与市场经济相伴随,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快速散布,而传统的良性道德信条却并没有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而重新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的行为模式往往受制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一切向钱看”,一切以个人好恶、个人利益得失为评判标准。这就为潜在的行为失范创造了可能。进入21世纪以来,虚拟社会快速发展,与在现实社会中一样,甚至有甚于现实社会,人们的行为更加不受传统社会良性道德信条的约束。民众在虚拟社会中也更加忘乎所以、恣意妄为、言行无忌,虚拟社会道德失范现象比比皆是,道德危机显露无遗。
三、虚拟社会治理危机化解策略分析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密不可分,相互影响,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同时加强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治理,实现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发展。建构和谐社会,走出虚拟社会治理危机的困境,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
(一)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
社会主义道德观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上,是引领当前社会主义良好风尚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对人们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标准,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深刻的影响。虚拟社会根植于现实社会,虚拟社会的网民即是现实社会的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道德观在虚拟社会层面和现实社会层面具有价值上的契合性,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是虚拟社会道德建设的总目标。那么,如何让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深深扎根于虚拟网络社会,服务于虚拟网络社会道德建设,保证虚拟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方向,笔者认为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在虚拟社会的宣讲,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1.通过自媒体以文字形式宣传
相关部门通过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人人网、QQ空间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道德观,呼吁广大网民在网络虚拟社会的行为规范要以社会主义道德观为准绳。同时,从社会主义道德观中提炼出通俗易懂、精炼的句子作为口号,以广告形式在各自媒体网站滚动、持续播放,这就要求政府与各网络平台建立广泛合作,共同推动社会主义道德观在虚拟社会落脚扎根。
2.在网络平台上以视频的形式推广
督促各级政府有关宣传部门拍摄有关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视频,视频本身要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内容要生动活泼、要以维护好广大网民利益为出发点。将视频放在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政府网站上反复播放,达到社会主义道德观深入网民心理的效果。
3.举办一些活动来加深网民的认识
例如举办有关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网络有奖征文活动,邀请专家在视频网站上对社会主义道德观做一些解读,并与网友进行现场互动,以此增强网民与网民、网民与政府、网民与专家之间的互动,让网民参与其中。通过这种互动参与,可以加强网民对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深入了解,并增加认同感,为社会主义道德观在虚拟社会的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以上工作来增加社会主义道德观在虚拟网络社会的曝光面积,一定要做到曝光时间足够持久,这样才能达到让网民逐渐接受、认可的效果。
(二)建立健全虚拟社会网民道德外化机制
道德外化机制就是通过一系列外在辅助手段,保障道德的实施,强化网民的伦理道德意识,逐步培养出网络规范行为的机制。具体而言,道德外化机制建设就是要明确政府、媒体和社会组织等主体的关系和责任,通过政府力量、媒体力量、社会组织力量的共同作用,强化虚拟社会道德意识,提升网民道德水平,如图1所示:
图1 虚拟社会网民道德外化机制图
1.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
政府部门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是虚拟社会治理的主体。化解虚拟社会治理道德危机,强化网民道德意识,引导媒体力量和社会组织力量参与虚拟社会治理,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要改变对虚拟社会治理的被动态度,改变没问题不管不问、有问题才去解决的消极观念。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政府必须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应对虚拟社会里的问题,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积极推进虚拟社会法律的完善。法律的刚性可以对虚拟社会伦理道德的构建起到强化作用。政府部门要积极推进立法,提高立法层次,规范立法程序,修正过时不协调的法律,补充缺失的法律,使虚拟社会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做到有法可依。最后,积极推进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与应用。虚拟社会是以技术为载体的虚拟空间,技术在维护网络安全和秩序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政府部门要大力鼓励和支持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与运用,给重大技术研发以资金和良好的政策支持。
2.积极引导媒体的参与
媒体是社会舆论的传声筒,信息传播的“把关人”。虚拟社会道德的构建必须充分发挥媒体的引导作用。首先,积极引导良好风尚。媒体在传播信息,刊载新闻的过程中要选择积极的、有正面价值导向的,对于消极的、错误的价值观念要予以明确的抵制、否定,而不能持模棱两可的态度。同时,广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主流文化,扩大传统优良文化在虚拟社会的影响力。其次,积极发挥议题设置功能。媒体要积极、主动设置相关道德建设议题,引导虚拟社会健康、向上、正面的舆论。比如,媒体要对道德模范和社会上好的道德现象进行深入报道、讨论、学习,建立起网民互动机制,让网民来说出身边道德模范事迹,并展开讨论,从而强化网民道德意识。
3.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加入
虚拟社会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要调动各种社会组织参与其中,扩大力量,保障虚拟社会道德危机的治理更加富有成效。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3]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和社会团体,等等。社会组织在虚拟社会道德建设过程中主要发挥以下作用:首先,社会组织可以承接政府工作,并且积极协助政府做好相关虚拟社会治理工作,提高政府效率,发挥自身作用;其次,负责对本组织内成员进行一些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一般而言,社会组织内成员有较高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通过社会组织内部进行教育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最后,负责解决本组织内在虚拟社会中的一些纠纷和矛盾,比如,网络中行业内的各种攻击行为,就可以由本行业成立的协会来优先调解,调解不成的再寻求其他途径。
(三)建立健全虚拟社会网民道德内化机制
中国传统社会重视道德修养,主张通过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来维护传统社会伦理秩序和政治稳定。儒家思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思想包涵了治身学和治国学,其本身就蕴含有一定的道德内化机制。儒家思想道德内化机制对现代个人道德修养提升仍然具有积极借鉴意义。虚拟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其行为规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心的信念,对于如何实现道德的自我转化和自我提升,有以下要求:首先是“诚意”,即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其本质是实现人本有善的意识自觉和意志自律,是意志的一种道德力量。[4]要求网民在虚拟社会当中,虽是面对非真实的虚拟世界也要时刻认清自己,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和道德水平去与人交往,不要伪装自己去欺骗他人来获得自己心理上的某种满足抑或达到其他目的。其次是“正心”,即是心地端正而不存邪念。在虚拟社会,由于身体的缺场性和匿名性,很多网民常怀有“侥幸之心”“发泄之心”“娱乐之心”,等等。正是网民没有做到“正心”,才导致虚拟社会乱象横生,秩序混乱,道德失范现象严重。网民在虚拟社会当中,一定要摆正心态,以一颗正直坦荡之心与他人交往,以一颗光明磊落之心进行各种网络活动。最后是“修身”,即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人格上的自我完善。[5]其本质是通过长期与自己的恶习和薄弱意志做斗争的过程,时时检束自己的身心言行,从而成为一个有道德之人。网民可以通过多读些有意义的、陶冶情操、慷慨意志的书,来充实自己,扩大视野,使自己更加明智和理性,在虚拟社会遇到纷繁复杂的问题时具有一定的鉴别力,对信息的识别能够做到去伪存真。同时,要做到与善良、真诚、有道德之人交往,通过相互勉励、共同学习来培养志趣,增长德行,来丰富完善自身人格修养。
[参考文献]
[1] 张玉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机制创新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15(1):80-84.
[2] 谢俊贵.中国特色虚拟社会管理综治模式引论[J].社会科学研究,2013(9):14-21.
[3]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192.
[4] 林乐昌.王阳明“诚意”说的伦理特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12):156-162.
[5] 杜振吉,郭鲁宾.儒家的修身思想及其方法论述[J].中国伦理思想,2008(1):53-58.
(责任编校:杨睿)
The Crises and Solutions to Virtual Society Governanc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 Reconstruction
ZHANG Yu-liang, DIAO Han-nuo
(SafetyandEmergencyManagementResearchCenter,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HenanJiaozuo45400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virtual societ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t promoted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However, some problems came up at the same time, resulting in crises in virtual society governanc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ep causes of crises in moral perspective: the fragmentation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morality shaping, the contradiction of diversified moral standards in virtual society and the loss of traditional social morality. The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establish the goal of moral value and build outer and inner mechanism of moral construction in virtual society.
Key words:virtual society; crisis governance; ethics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0598(2016)02- 0072- 06
[作者简介]张玉亮 (1981—),男,山东临沂人;博士,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网络舆情与政府应急管理研究。刁寒诺(1989—),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政府应急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面向网络舆情优化管理的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协商处置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KS015)“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意识变动视阈下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研究”;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2015-CXTD-07)
[收稿日期]2015-08-05
doi:12.3969/j.issn.1672- 0598.2016.02.011
张玉亮,刁寒诺(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 河南 焦作 4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