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客高聚集场所:概念、特征、风险与研究议题

2016-04-23郑向敏董斌彬焦念涛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泉州36202黎明职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泉州36202

关键词:游客旅游业

殷 杰,郑向敏,董斌彬,2,焦念涛,3(.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泉州 36202;2.黎明职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福建泉州 36202;

3.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000)



游客高聚集场所:概念、特征、风险与研究议题

殷杰1,郑向敏1,董斌彬1,2,焦念涛1,3(1.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2.黎明职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

3.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出游人数激增,极易形成高度聚集的游客群,而高聚集的游客群难控难疏,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和完善游客高聚集场所的安全管理已成为旅游管理部门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本文主要以国内外政策法规中关于人员密集场所、公共聚集场所的表述为出发点,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借鉴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界定“游客高聚集场所”的概念,并就游客高聚集场所的特征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游客高聚集场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及其相关诱发因素;最后,根据现有人员密集场所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游客高聚集场所的相关研究议题。

关键词:游客高聚集场所;旅游业;旅游安全;游客;景区管理;人员密集场所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安全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2013年颁布实施的《旅游法》专门设立旅游安全专章;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强调要保障旅游安全;2015年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的“515战略”中明确将旅游安全作为5大发展目标之一,并将“构筑旅游安全保障网”作为十大行动之一。

经济与技术的日益发展正改变着地理学的研究议题,[1]其他领域的学术研究同样受其影响,传统理论在新的背景下面临极大挑战[2]。同样,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旅游安全的研究视角、研究议题也出现了相应转移。2014年,上海“12·31”外滩踩踏事件后,人群密集场所,尤其是游客密集场所的安全问题受到了重点关注:国务院在《关于做好2015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中重点强调旅游大型集会、节庆活动、重点旅游景区、高星级饭店需要关注游客聚集风险,并要求编制防踩踏、消防等专项预案。在旅游安全研究领域,关于游客聚集风险的相关研究仅零星散见于游览性公共区域[3]的研究中。近年来,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出游人数激增,多数景区、旅游场所等出现了大量的聚集游客。这类场所内游客聚集数量大、密度高,风险隐患众多,且发生了多起旅游安全事故。但学术界对于这类游客高度聚集场所的相关安全研究仍处于滞后状态。基于此,本研究拟以相关法律法规与文献关于人群密集场所的表述为出发点,根据游客和人员聚集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借鉴人群密集场所的概念界定方式,对游客高聚集场所的内涵进行辨析,阐述其特征,分析其风险隐患与风险诱发因素,尝试提出未来关于游客高聚集场所的研究议题,以期开拓旅游安全研究的新视角。

一、游客高聚集场所概念提出的必要性

(一)法理依据

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政府部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关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关注最先聚焦于公共聚集场所和公共娱乐场所,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明确规定要注意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的场所的消防安全问题,1999年通过的《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了影剧院、录像厅、舞厅、卡拉OK厅等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管理。此后公共聚集场所的安全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点关注,如2001年公安部、旅游局等11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开展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的实施意见》,2002年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均强调公共聚集场所安全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公共聚集场所的安全问题受到关注,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逐步提升,2003年印发的《关于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专项治理的实施意见》以及2004年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的实施意见》中均将“公共聚集场所”改为“人员密集场所”。此后,相关部门直接出台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人员密集场所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更加细致全面地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

随着相关部门政策法规的不断出台,人员密集场所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虽然各项政策规定基本只关注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问题,但人员密集场所由于人群密度高,极易发生其他安全事故,因此人员密集场所的其他安全问题同样需要兼顾。此外,各项政策规定中对于公共聚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的分类均包括宾馆、饭店等旅馆、餐饮场所等旅游场所,政策的颁发部门同样涉及旅游局。人员密集场所大多涉及旅游场所,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也由旅游局承担。因此,极有必要将人员密集场所中的“游客高聚集场所”单独作为研究议题提出。

(二)现实诉求

近年来,我国出游人数激增,著名景区往往会出现游客“井喷”现象。尤其是“黄金周”“小长假”这样的节假日以及大型活动期间等特殊时期,大量游客涌入景区,往往高度聚集于特定场所,形成高密度游客群体。这类游客群体往往难控难疏,风险隐患众多。如2013年九寨沟发生的游客滞留事件,大量游客拥堵在游客中心集中,瞬间形成高密集游客群体,由于游客群失控,便出现了“攻陷”游客中心的事件。2014年上海外滩跨年活动中,大量人群涌入外滩,密度极高的游客群体最终失控,发生踩踏事故。此外,虽然《旅游法》要求各景区核定最大容量,但各景区往往出现“超载”现象。大量的游客涌入景区,极有可能在景区关键节点形成密集人群,发生安全事故。如近年来的“十一”黄金周,鼓浪屿景区每天登岛人数均超过10万。由于登岛码头客运能力有限,大量游客在码头聚集,形成高密集游客群体。2015年青岛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极地馆内聚集大量游客,游客在排队进场时,两组家庭在馆内发生摩擦扭打,导致现场秩序混乱,人流四散。

景区“超载”或者恰遇“黄金周”等特殊时期,容易发生“井喷”现象,形成难控难疏的高密集游客群。此外,即便是景区没有“超载”和遇上特殊时期,在游客中心、景区售票点、景区入口处、缆车站点等景区关键节点同样容易形成游客聚集的高密度游客群。高密集游客群往往难控难疏,易发生安全事故,如2014年上海外滩的踩踏事件、2010年柬埔寨送水节踩踏事件。因此,加强对“游客高聚集场所”的安全研究有助于构建风险防范与安全防控体系,对实践中的安全管理提供借鉴与启示。

(三)理论需要

随着我国出游人数的激增,学术界对由此引发的“拥挤”“踩踏”等学术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游客高度聚集场所是“拥挤”“踩踏”等安全问题的重要发生地,而高度聚集的游客可能会发生排队拥挤甚至是导致践踏事故[4]。因此,开展对游客高聚集场所的研究对延伸和深化拥挤、踩踏等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游客拥挤问题的相关研究多数以游客高聚集场所为研究案例地,以高密集游客群体为研究对象。Shelby & Vaske[5-7]等学者将拥挤定义为一个区域内特定密度水平的消极评价;Absher & Lee[8]以户外游憩区为例进行研究发现,在高密度情况下游客就会产生拥挤感知;程平平等[9]在对国内外旅游拥挤研究进展梳理时发现旅游拥挤研究多数以高密度游憩区域为案例区域。游客在不同类型的高聚集场所相应的拥挤感知是否存在差异?游客高聚集场所是否一定会产生拥挤感知?这些疑问都建立在对游客高聚集场所深入剖析的基础之上。

踩踏事故往往发生在人群密集区域,旅游领域的踩踏事故往往发生在游客高度聚集的场所,如2014年上海外滩的拥挤踩踏事故、2004年北京密云元宵踩踏事故。由此可见,高密度客流是造成踩踏事故的首要条件。游客高聚集场所客流量大,风险隐患众多,致灾因素明显,因游客超载而引发的投诉和意外事件经常发生[10]。此外,如果游客高聚集场所的高密度人群一旦发生无序混乱,易造成人群恐慌,拥挤不堪,并发生大面积集体踩踏事故[11]。避免游客踩踏事件以及因聚集游客而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首要就是对游客高聚集场所进行研究。

二、游客高聚集场所的概念与特征

(一)游客高聚集场所的概念

1.游客高聚集场所的概念界定

游客高聚集场所,从字面意义解读,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游客高度聚集的场所。但在字面理解的同时也会产生三个疑问:其一,聚集多少游客量才能达到“高度聚集”?其二,游客单位密度多大才可称为“高密度”?其三,何种场所容易形成游客的高度聚集?

表1 公共聚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的界定与类型

国内外目前尚未对游客高聚集场所进行明确界定,但关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在国内外的一些政策、规章制度以及学术研究中已经出现。因此,在界定游客高聚集场所时可以借鉴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并利用列举的方式界定其范围。此外,在界定游客高聚集场所时需要考虑两大因素:一是游客的聚集程度,即空间范围内的游客密度和游客数量;二是场所类型。

本研究对国内外公共聚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的相关政策法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具体如表1所示。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研究成果的归纳分析发现,50人是衡量人员密集场所的一项重要指标,可以将其作为衡量聚集数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由于人群的流动性,即使是高于50人的场所也不一定是人员高度密集的点,因此确定人员密集场所除了要考虑场所人员的总数之外,还应考虑人员的分布和流动[13]。人员的分布和流动可以通过人群密度来具体表示。Polus等人将人群密度在1.25~2.0人/m2的人群划分为很密集人群[15];寇丽萍则将人群密度大于 2人/m2的公共场所定义为人员密集场所;张英烈则认为人群密度在1.19~1.73人/m2的人群归为高密度人群[16]。因此,可以将2.0人/m2作为划分高密度人群的重要标准。

游客高聚集一方面是指聚集游客数量大,一方面是指单位面积内游客密度高。基于此,本研究将游客高聚集场所定义为局部聚集游客数大于50人且游客密度大于2.0人/m2的场所,这类场所通常包括旅游集会场所、旅游大型活动场所、景区售票点、游客中心、缆车上下车站点、旅游购物点、景区交通枢纽、景区关键节点等。

2.游客高聚集场所的概念辨析

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关于人员密集场所概念的明确界定仅见于寇丽萍[13]的相关研究中。本研究重点将提出的游客高聚集场所与寇丽萍界定的人员密集场所概念辨析(如表2所示)。值得注意的是,游客高聚集场所与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紧密联系的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游客高聚集场所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但人员密集场所并不一定属于游客高聚集场所。两者之间的具体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界定标准。人员密集场所是指聚集人数在50人以上或者人群密度在2.0人/m2的场所;本研究提出的游客高聚集场所不仅强调聚集的人数,更强调聚集人数的密度,即局部聚集游客人数在50人以上,且游客密度在2.0人/m2的场所才能成为游客高聚集场所。二是场所类型。人员密集场所主要包括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学校等;游客高聚集场所主要包括旅游集会场所、旅游大型活动场所、景区售票点、游客中心、缆车上下车站点、旅游购物点、景区交通枢纽、景区关键节点等。人员密集场所更多指公众场所,而游客高聚集场所则指向更加明确,即游客经常出现的场所。

表2 游客高聚集场所与人员密集场所辨析

(二)游客高聚集场所的特征

游客高聚集场所的内涵决定了游客高聚集场所的特征。游客高聚集场所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一种特殊类型,除了具备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特性之外,还有其自身的一些特征。了解游客高聚集场所的特征对进一步开展游客高聚集场所的相关安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人员密集场所的特征和游客高聚集场所的定义将游客高聚集场所特征归纳为以下三大方面。

1.游客密度高

游客高聚集场所是指局部空间内聚集大量游客的场所。大量游客在局部空间内聚集,往往形成密集游客群。不管从游客高聚集场所定义的游客密度还是以往研究成果中对密集人群密度的界定来看,游客高聚集场所内形成的密集游客群体绝对属于高密度群体。

2.游客数量大

从国内外各类规范对人员密集场所的人数界定以及游客高聚集场所的人数界定来看,游客高聚集场所内的游客数量往往较大,且在50人以上。而现实情况中聚集的游客量往往远远超出50人,如2012年华山景区因缆车运载能力不足,导致上万名游客滞留;2013年九寨沟景区因运载能力不足,导致数千游客滞留;2015年福建屏南白水洋景区举办“万人泼水节”活动,主办方对外声称免票,导致上万游客拥堵在游客中心和售票点。

3.风险系数高

游客高聚集场所内聚集着大量的游客,当人群到达一定数量后,秩序就会消失[17],因此,高聚集的游客群体通常难控难疏。由于高度聚集的游客在局部空间内形成复杂环境,管理难度大,风险隐患多,风险系数极高。游客高聚集场所的高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风险隐患的多样性。游客高聚集场所由于游客聚集众多且密度过高,人群无序,信息失真,一句谣言、一次不慎摔倒、游客间的轻微摩擦都可能成为游客高聚集场所安全事故的原因。2015年青岛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极地馆内旅游秩序失衡的原因便是两组家庭在馆内发生摩擦扭打。(2)安全事故的连带性。发生突发事件后,人群往往陷于极度恐慌之中,并且会产生非理性的行为[18]。如发生火灾事故后,人群往往失去理性判断,四处逃散,容易引发踩踏事件。(3)事故后果的灾难性。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意外,一般都会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19]。在游客高聚集场所中,由于单位面积的游客密集极高,游客的个人行为往往受到周围游客的约束或者外部环境的约束。因此,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伤亡。2010年柬埔寨送水节期间发生踩踏事件,至少造成378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三、游客高聚集场所的风险分析

识别游客高聚集场所可能遭受的风险类型与风险的引致因素有助于游客高聚集场所的风险防范。因此,本研究从游客高聚集场所的风险类型及其引致因素两方面进行风险分析,具体风险类型与诱发因素如图1所示。

图1 游客高聚集场所的风险类型与诱发因素

(一)游客高聚集场所的风险类型

游客高聚集场所既可以是开放的室外景区也可以是相对封闭的室内区域,因此游客高聚集场所可能遭受自然灾害风险、公共卫生风险、事故灾难风险和社会安全风险等风险。

1.自然灾害风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逐步恶化,由此引发的灾害事件逐渐增多。近年来,随着出游人次不断增加,热门旅游景区往往成为游客高聚集场所,相对而言,户外景区更易遭受自然灾害风险的侵袭。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水灾、旱灾、冰雹、沙尘暴、泥石流、流沙、雷电、海啸、飓风等[20]。其中,水灾、大风、雷电、冰雪等气象灾害是游客高聚集场所常见的自然灾害。如2013年底,云南昆明突降大雪,1 400人被困雪中近20小时,游客只能徒步到村庄寻找食物。

2.公共卫生风险

由于游客高聚集场所游客密度大,人与人接触频繁,公共卫生风险极易发生。其中,传染性疾病、集体中毒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我国共发生涉旅传染病疫情8起[21]。由于游客高聚集场所空气流通性较差,人员接触频繁,疾病容易传播。集体中毒事件起因各异,突发性强,虽然其致死率一般比较低,但波及面往往十分广泛,涉及人员众多。游客食物中毒是游客高聚集场所最常见的集体中毒类型。如2012年,三亚141名游客在酒店共同用餐后出现食物中毒现象。

3.事故灾难风险

国家旅游局1993年发布的《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试行办法》(国家旅游局在2010年11月30日公布的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时,将其列为“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明确指出造成海外旅游者人身重伤、死亡的事故;涉外旅游住宿、交通、游览、餐饮、娱乐、购物场所的重大火灾及其他恶性事故;造成其他经济损失严重的事故均属于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游客高聚集场聚集游客众多,密集大,管控十分困难,极易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较为常见的事故灾难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群体性踩踏事件。由于高度聚集的游客群难于管理、难控难疏,且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一旦触动风险源,踩踏事故便极易发生。如2014年底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2)火灾事故。游客高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群死群伤。如2011年5月,吉林一家如家酒店发生火灾,造成10人死亡,40多人受伤。(3)其他事故。群体性踩踏事件、火灾事故等发生后往往会引发一些其他事故,如由群体性踩踏事件引起的游客群体骚乱;如由火灾事故引起的爆炸、建筑物坍塌等。

4.社会安全风险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6]。游客高聚集场所面临的社会安全风险主要是指恐怖袭击风险。游客高聚集场所游客数量大,一旦发生袭击事件将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这使得游客高聚集场所往往成为恐怖袭击的对象,如2015年8月17日,泰国曼谷市中心旅游景点四面佛附近发生炸弹袭击事件,至少造成22人死亡,123人受伤。

(二)游客高聚集场所风险的诱发因素

游客高聚集场所的风险事故是多种诱发因素耦合的结果。本研究依据归因理论、系统安全理论将从游客高聚集场所风险的诱发因素归纳为人员因素、环境因素、设施设备因素以及管理因素。

1.人员因素

游客高聚集场所风险的诱发多数是源于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游客高聚集场所中的人员可以分为管理者、工作人员以及游客。其一,管理者因素。管理者忽视、轻视游客高聚集场所风险,风险评估不足,风险管理的投入较低,风险应对不足,应对机制建设不完善都可能是风险重要的诱发要素。其二,工作人员因素。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风险察觉能力低及工作人员的不安全操作等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其三,游客因素。游客对场所的熟悉程度低、风险认知水平低、风险防范意识差、突发情况下的游客群集行为等都可能成为风险的诱发因素。

2.环境因素

游客高聚集场所风的诱发因素不仅要考虑场所自身的因素,还要顾及周围环境蕴含的诱发因素。周围环境主要包括周边交通状况、周边建筑情况等。如2009年2月9日晚,韩国昌宁郡火旺山举行正月十五传统的“烧蒲苇”活动,火旺山风向突然发生逆转,聚集在现场的近1.5万人为躲避迅速蔓延的山火发生混乱,引发踩踏事件。

3.设施设备因素

设施设备是游客高聚集场所各项旅游活动项目正常运营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大量游客的聚集与消费,场所内的设施设备往往处于高负荷状态,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此外,一些游客高聚集场所的支持性设备又构成了潜在的风险源,如电线电缆、照明灯具、扬声器等设备。2011年2月27日,巴西狂欢节预演时突然高压电线起火断裂,造成17人死亡,50多人受伤。

4.管理因素

多游客高聚集场所的风险管理不善通常也是引发风险的重要诱因。其主要表现为信息传递不及时、人群管理不到位、人群疏散不及时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不到位等。如2014年上海外滩的踩踏事件,由于更改地点的信息传达不到位、预见性不足,最终无法形成对密集人群的有效管理才导致了踩踏事件。

四、游客高聚集场所的研究议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旅游业日益繁荣。伴随着出游人数的增加,旅游场所聚集的游客日益增多,许多旅游场所和空间形成高度聚集的游客群。这类场所由于聚集的游客数量巨大,人群密度过高,游客群难控难疏,风险隐患众多,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游客高聚集场所”这一研究视角,并综合现有人员密集场所的相关研究与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研究议题(如图2所示):

图2 游客高聚集场所的相关研究议题

1.游客高聚集场所与安全事故的相关性。搜集国内外游客高聚集场所安全事故案例,将案例分解编码,分析安全事故的类型、时空特征、原因和后果,总结其经验教训,并深入探究安全事故类型、事故发生原因等因素与游客高聚集场所类型、特征的非线性典型相关性。

2.高聚集场所的游客行为反应与风险隐患的相关性。不同状态下的游客行为反应不同,同一状态下的不同阶段游客行为反应也存在差异,与游客行为对应的风险也存在差异。因此深入研究不同状态、不同阶段游客行为规律及其风险,探究风险的影响因子,对构建游客高聚集场所的风险防范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3.游客高聚集场所的安全事故发生机理与规律。探求游客高聚集场所风险隐患与安全事故的相关性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风险防范措施。以事故发生阶段和时空演化为视角,挖掘游客高聚集场所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理,并探究“发酵”型、“山洪”型以及“山火”型等不同类型安全事故的发生规律。

4.构建游客高聚集场所安全防控体系。依据游客高聚集场所的类型与特征、游客行为与风险隐患的相关性、安全事故与游客聚集场所的相关性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理和规律,结合“人、机、环境、管理”等四大要素构建以应急预案、机制、体制、法制为基础的游客高聚集场所安全防控体系。

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仅仅提出了“游客高聚集场所”这一研究概念与研究视角,旨在强调其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其他学者的共同参与与讨论,以此丰富与拓展旅游安全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 Castree, N.Geographical Knowledges, Universities, and Academic Freedo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06,38 (7), 1189-1192.

[2] Gibson Graham J. Diverse economies: Performative practices for ‘other worlds’[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8,32(5):613-632.

[3] 王瑜,吕慧.基于时空耦合的游览性公共区域客流聚集风险分析[C].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Symposium of Risk Analysis and Risk Management in Western China,2013.

[4] 任竞斐,郑伟民.景区旅游高峰期游客旅游路线动态实时调度仿真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8):42-45.

[5] Shelby B, Vaske J J, Harris R. User standards for ecological impacts at wilderness campsites[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88,20(1):245-256.

[6] Shelby B, Vaske J J. Using normative data to develop evaluative standards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A comment on three recent papers[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91,23(1):173-187.

[7] Shelby B, Vaske J J, Donnel M. Norms, standards and natural resources[J]. Leisure Sciences, 1996,18(1):103-123.

[8] Absher J D, Lee R G. Density as an incomplete cause ofcrowding in backcountry settings [J]. Leisure Sciences, 1981, 4(3): 231-247.

[9] 程平平,杨效忠,彭敏.国内外旅游拥挤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旅游学刊,2015,30(3):106-115.

[10] 张影莎,苏勤,胡兴报.基于排队论的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容量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1):66-72.

[11] 吕景胜,郭晓来.重大节假日热点景区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6):86-90.

[12] 张清林,任常,兴李晋.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评估分析[C].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2007:357-362.

[13] 寇丽萍.人员密集场所脆弱性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3):45-50.

[14] 蒋骅.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4,28(8):140-143.

[15] Polus A, Schofer J L, Ushpiz A. Pedestrian flow and level of service[J]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1983, 109(1): 46-56.

[16] 张英烈.人群密度估计研究及其在医院中的应用[D].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

[17] 陈亮,孙永生.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防治策略研究——基于密集人群管理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15,(4):12-15.

[18] 王振.城市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理论及应用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7.

[19] 冯志斌,佟瑞鹏.安全社区创建中人员密集场所事故易发性分析[J].安全,2009,(10):26-29.

[20] 寇丽萍.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理论与标准化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8.

[21] 郑向敏,谢朝武.旅游安全蓝皮书:中国旅游安全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责任编校:朱德东)

Tourists Crowded Places: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Risk and Research Topics

YIN Jie1, ZHENG Xiang-min1, DONG Bin-bin1,2, JIAO Nian-tao1,3

(1.HuaqiaoUniversity,CollegeofTourism,FujianQuanzhou362021,China; 2.LimingVocationalUniversity,

SchoolofCivilEngineering,FujianQuanzhou362021,China; 3.Qiangdao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ofHotelManagement,SchoolofTourismandHotelManagement,ShandongQingdao266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mass tourism,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tourists, and it is easy to be a highly crowded tourists group. It is obvious that the crowded are difficult to be controlled and evacuated, as a result, more and more accidents occurred in tourists crowded places.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tourists crowded places has become an urgent and important task of 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 Based on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description of crowded people and public densely-gathered people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laws and regulations, by combining the existed achievements, by using the definition of the crowded people place, 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ncept of tourists crowded places, discusses the feature of highly-crowded tourists places, based on this, analyzes the risk types of the highly-crowded tourists places and risk-inducing factor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related research topics for highly-crowded tourists place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crowded places of people.

Key words:tourists highly-crowded places;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safety; tourist; beauty spot management; highly-crowded place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0598(2016)02- 0034- 08

[作者简介]殷杰(1991—),男,江苏无锡人;华侨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安全研究。郑向敏(1954—),男,福建永春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旅游安全、饭店管理等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15BGL119);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WMYC20151036)

[收稿日期]2015-12-05

doi:12.3969/j.issn.1672- 0598.2016.02.005

猜你喜欢

游客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社会心理承载力分析
平遥推光漆器商业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业增长最快的板块 生态旅游:真绿还是漂绿?
基于游客视角下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营销研究
转型升级势在必为——湖北旅游业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