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双条杉天牛风险分析

2016-04-23王凤英于秀杰苏建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辽宁大连6000辽宁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辽宁沈阳0804大连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辽宁大连60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

王凤英,于秀杰,苏建明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辽宁大连 6000;.辽宁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辽宁沈阳 0804;.大连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辽宁大连 60)



辽宁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双条杉天牛风险分析

王凤英1,于秀杰2,苏建明3(1.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辽宁大连 116000;2.辽宁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辽宁沈阳 110804;3.大连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辽宁大连 116021)

摘要对辽宁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ulsky )]进行定性和定量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双条杉天牛在辽宁地区危害影响农林生产,其风险评估值(R)为2.10,属于重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建议将其列为辽宁省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性;双条杉天牛

Risk Analysis of Forest PestSemanotusbifasciatus(Motschulsky) in Liaoning District

WANG Feng-ying1, YU Xiu-jie2, SU Jian-ming3

(1. Forest Pest Quarantine Station in Jinzhou New Area, Dalian, Liaoning 116000; 2. Preven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of Liaoning Forest Pest, Shengyang, Liaoning 110804; 3. Preven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of Dalian Forest Pest, Dalian, Liaoning 116021)

Abstract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 of forest pestSemanotusbifasciatus(Motschulsky) was carried out in Liaoning District. Result showed thatS.bifasciatusaffected the agro-forestry production in Liaoning District. And its risk assessment value wasR=2.10. Therefore,S.bifasciatusbelonged to forest pest with severe risk. It was suggested thatS.bifasciatusshould be listed as the supplement forestry quarantine pest in Liaoning Province.

Key wordsForest pest; Quarantine;Semanotusbifasciatus(Motschulsky)

双条杉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天牛亚科,寄主为松柏类植物。该虫在北方地区主要为害柏类树木,是松柏科植物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幼虫主要为害直径超过4 cm的苗木及林木,主要有桧柏、龙柏、侧柏。近年观察发现该虫也为害爬地柏,并且还为害直径小于4 cm的苗木枝条,致使树势衰弱,针叶逐渐枯黄,常造成树干枝条风折,直至整株枯死。该虫危害部位多在2 m以下,略偏集中在根部和根颈部,严重时树冠全部枝条均受害。双条杉天牛多是隐藏在树干中危害,初孵幼虫在木栓层危害,之后进入木质部表面,形成弯曲不规则的扁平虫道,前蛀后填,虫道内布满黄白色木屑和虫粪,被害处仅排出极少量木屑,树干表面没有排粪孔,不易发现,所以防治困难。该虫危害具有暴发性和毁灭性,是危害柏类的毁灭性蛀干害虫,一旦发生,危害十分严重,传播扩散速度快,可使数十年生的桧柏树在较短时间内死亡[1-4]。该虫在辽宁省以1年发生1代为主,成虫在树干木质部蛹室内越冬,少数2年1代,以幼虫态滞育于木质部边材虫道内越冬[1-6],危害十分严重。鉴于此,笔者对辽宁省双条杉天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风险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开展双条杉天牛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风险评估

1.1分布和管理

1.1.1国内分布情况。该虫在国内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安徽、山东、湖南、江苏、广东、福建、北京、天津蓟县、内蒙包头等地,2004年吉林长春雕塑公园桧柏在外来调运苗木发现了该虫。1986年在辽宁大连首次发现该虫,之后相继在锦州、鞍山抚顺、阜新和朝阳喀左有发现,主要寄主是苗圃内外地引进的桧柏、龙柏、侧柏、爬地柏[1-3,5-6]。

1.1.2控制措施。

1.1.2.1加强检疫。双条杉天牛通过成虫飞行进行局部扩散,传播距离有限,但其成虫、卵、幼虫、蛹可通过苗木、木材运输进行远距离扩散,故应加强检疫[7-9]。

1.1.2.2防治方法。

(1)涂白预防。越冬成虫外出前,用涂白剂涂刷2 m以下树干,预防成虫产卵(涂白剂制作:生石灰、硫磺粉、食盐、水按照比例1∶1∶0.05∶4煮制而成)。成虫产卵后可在树干上涂抹50%的1605乳剂1 000倍稀释液,有一定杀卵效果[9-10]。

(2)饵木诱杀。饵木诱杀成虫。2月上中旬初伐除树势衰弱寄主树(桧柏等)枝干,月底将径粗超过3 cm的枝干截成70 cm左右的木段,3月中旬当日最高温度达14 ℃以上时,将木段用25%溴氰菊酯100倍稀释液浸泡后放在树势较弱和新植桧柏、龙柏等寄主树林间及其周围诱杀。林间设饵木引诱成虫可使受害率降低3.4%。利用双条杉天牛引诱剂能够引诱部分成虫,对古树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但大面积应用成本较高,并且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3,6,10-12]。

(3)刮皮涂药或注空灌药防治。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幼虫期可采用刮皮涂药毒杀法,用刀在天牛幼虫危害的树干基部不同方位剖开10~15 cm长的刀口2~3处,深达木质部,然后用棉签等蘸药原液3~4 mL,夹在切口处。药剂可选用氯胺磷、50%甲基氧化乐果乳剂,或在树干基部不同平面3点注孔1~2 cm,灌入3~5倍氧化乐果,外用泥浆封口[9-10,13]。

(4)喷药防治。对圃地初孵幼虫或幼龄幼虫采取树干喷药。此时幼虫以为害树皮为主,可采用50%甲基氧化乐果、20%杀死菊酯、20%甲氰菊酯、2.5%溴氰菊酯1 000~1 500倍稀释液,喷射树干,或重点喷射流脂处至树皮湿透为止,杀虫效果良好。

成虫羽化期树干喷洒1%绿色威雷Ⅱ号200倍稀释液杀灭成虫,有虫株率、虫口密度和受害死亡率较对照分别降低18.5%、2.5头/株和7.4%[10,13]。

(5)清除感虫植株。及时清除并处理感虫植株和枯死树木,以减少虫源。进行疏伐,伐除衰弱木、频死树木,减少成虫产卵场所。伐桩力求降到最低,最好连根清除。所有清理树木枝条要及时运出林地并做销毁处理[9]。

1.2扩散蔓延的可能性双条杉天牛远距自然传播几率不太大,但通过人为引种可远距离传播。辽宁地区及吉林长春发现的双条杉天牛绝大部分是外引苗木,所以要严把检疫关,切断人为传播。

1.2.1寄主植物及其分布。双条杉天牛在北方地区寄主植物为桧柏、龙柏、侧柏、爬地柏等柏类植物[2,4-5,12-13]。

1.2.2在全国的适生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分析。双条杉天牛适应性、抗逆性均较强。辽宁省于1986年在大连首次发现该虫,主要发生在苗圃地从外地引进的桧柏、龙柏等柏类植物上,辽宁省满足其生存繁殖所需条件。

1.2.3传播渠道。

1.2.3.1自然传播。双条杉天牛成虫具有飞翔能力,但飞翔能力不强,远距离自然传播可能性不大[14]。

1.2.3.2人为传播。双条杉天牛远距离传播是通过人为传播。特别是近些年随着绿化工作的开展,一些城市大量引进柏类树种,加快了其传播速度[10,15]。

1.3目前我国天敌分布情况及制约能力双条杉天牛天敌主要有啄木鸟,以及肿腿蜂科和茧蜂科天敌昆虫。病原真菌有虫霉属病菌。有记载安徽地区分布偏多,其他地区记载较少[16]。

1.4对经济和非经济方面的影响

1.4.1在国内的危害情况。1986年在辽宁大连首次发现,主要发生在苗圃地从外地引进的桧柏、龙柏、侧柏、爬地柏上。2008年天津的津蓟高速公路绿化带新栽植的桧柏有虫株率达85%,死亡率达70%。2004年吉林长春雕塑公园的624株桧柏上发现双条杉天牛,受害397株,受害株率达63.6%[10,13]。

1.4.2潜在的经济影响。一旦传入,将造成原有柏类树木逐渐感虫直至全部死亡。

1.4.3非经济方面的潜在影响。双条杉天牛危害柏类树木直接影响景观美化,将会造成一系列不良的社会和生态效应。

1.5检疫和铲除的难度加强检疫,防止虫源流入。虫源一旦传入,根治困难。销毁感虫植株是目前彻底铲除的唯一途径[7-8,13]。

1.6定量评估辽宁省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权重值见表1。

表1 辽宁省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

接下表

准则层的量化计算:

P1= 0.3×P11+0.7×P12=1.60

P3=0.4×P31+0.4×P32+0.2×P33=2.20

P4=Max(P41,P42,P43)=2.20

P5=(P51+P52+P53)/3=1.97

目标层的量化计算:

2风险管理

加强检疫,防止虫源传入。一旦发现传入,及时销毁感虫植株,最好连根清除。

3结论

通过风险分析,双条杉天牛的风险综合评价值为2.10,属于重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建议将其列为辽宁省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参考文献

[1] 王小军.双条杉天牛预测预报的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08(1):15-17.

[2] 姚玉领.侧柏生态防护林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对策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7(3):27-28.

[3] 周经玉,李承德,杨耀长.双条杉天牛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 2012(4):38-42.

[4] 于贺艳.辽西地区桧柏双条杉天牛防治实验[J].辽宁林业科技,2013(2):27-28.

[5] 刘仲仁,贺伟生,潘华,等.包头地区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1997(2):43-45.

[6] 顾玲.侧柏双条杉天牛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控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13(3):32-34.

[7] 牛广瀑.双条杉天牛空间分布规律及防治技术[J].中国森林病虫,2008(4):15-17.

[8] 郭斌.双条杉天牛检疫检验与除害处理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8(4):66.

[9] 李富学,孙新杰,魏文昌,等.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及综合治理[J].森林病虫通讯,1999(2):27-28.

[10] 张闯令,王凤英,崔娜.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J].辽宁农业科学,2008(4):58-59.

[11] 陶万强,郭一妹,禹菊香,等.双条杉天牛引诱剂林间引诱效果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09(1):39-41.

[12] 何邦令,牛广瀑,顾克锁,等.双条杉天牛的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2(3):10-13.

[13] 张绍青,王志海,张艳红,等.双条杉天牛在蓟县的发生与防治[J].天津农业科技,2009(4):33-34.

[14] 胡长效.我国双条杉天牛研究概况[J].河北果树研究,2003(4):389-394.

[15] 高苏岚,许志春,弓献词.双条杉天牛研究进展[J].中国森林病虫,2007(3):19-22.

[16] 徐光余,方先安,梁修山,等.双条杉天牛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27(4):368-373.

中图分类号S 7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6-134-03

收稿日期2016-02-14

作者简介王凤英(1964- ),女,辽宁大连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研究。

猜你喜欢

林业有害生物
贵州省核桃扁叶甲的风险分析
循化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及防治策略
天山东部国有林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思考
浅议“3S”技术在博州精河国有林管理局林业管理中的应用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络建设及管理方式的探索
民乐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与现状分析
临沂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及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植物检疫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