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
2016-04-22冯玉花
冯玉花
河南新郑市第二人民医院 新郑 451100
帕罗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
冯玉花
河南新郑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郑451100
【摘要】目的研究帕罗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5例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帕罗西汀组给予晨起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舍曲林组给予晨起口服舍曲林治疗,采用简易精神病量表(MMSE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抑郁障碍改善情况。结果舍曲林组降低HAMD评分、提高MMSE评分幅度明显高于帕罗西汀组,P<0.01;舍曲林组抗抑郁效果总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帕罗西汀组78.95%,P<0.05;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0%与舍曲林组5.26%%比较,P>0.05。结论晨起口服舍曲林在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障碍方面的近期效果优于帕罗西汀,安全可靠。
【关键词】帕罗西汀;舍曲林;脑卒中;抑郁障碍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之一,轻度抑郁患者可产生焦虑、食欲减退或厌世等念头,严重患者可出现自杀冲动,严重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和生存质量[1]。临床上治疗抑郁障碍的药物较多,但不同药物改善抑郁障碍的效果存在差异,且药物安全性尚存争议[2]。笔者采用帕罗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医院2012-01-2015-01收治的115例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住院患者,经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卒中[3],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判断为抑郁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且抑郁障碍维持超过2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帕罗西汀组和舍曲林组。帕罗西汀组57例,男31例,女26例;年龄45~76岁,平均(60.7±6.3)岁;抑郁障碍持续时间5~39 d,平均(16.9±3.5)d;入院HAMD评分18~28分,平均(23.6±2.5)分。舍曲林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45~77岁,平均(60.6±6.3)岁;抑郁障碍持续时间5~39 d,平均(16.8±3.5)d;入院HAMD评分18~28分,平均(23.5±2.5)分。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抑郁障碍持续时间和入院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帕罗西汀组给予晨起口服帕罗西汀(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533)治疗,起始剂量控制在10 mg/次,1次/d,维持治疗2周后增加至每次20 mg,1次/d次维持治疗;舍曲林组给予晨起口服舍曲林(天津华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1553)治疗,起始剂量50 mg/次,然后维持治疗2周后增加至100 mg/次,50 mg/次,1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采用简易精神病量表(MMSE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抑郁障碍改善情况。
1.3观察指标(1)抑郁障碍改善情况:采用MMSE评分、HAMD评分记录治疗前后改善抑郁障碍情况[4]。(2)抗抑郁综合效果:采用HAMD评分减分率记录抗抑郁疗效,HAMD评分减分率>80%者评价为临床治愈,HAMD评分减分率60%~80%者为临床显效;HAMD评分减分率25%~60%者为临床有效;HAMD评分减分率<25%者为临床无效。(3)药物安全性:记录治疗期间帕罗西汀与舍曲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抑郁障碍改善情况连续治疗8周后,2组治疗方案均可降低HAMD评分、提高MMSE评分,但舍曲林组降低HAMD评分、提高MMSE评分幅度明显高于帕罗西汀组,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改善抑郁障碍情况比较,见表1。
组别nHAMD评分MMSE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帕罗西汀组5724.32±5.2310.65±4.95△18.28±3.5520.18±3.76△舍曲林组5824.31±5.228.10±4.89△▲18.26±3.5724.71±3.78△▲
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1
2.2抗抑郁综合效果连续治疗8周后,舍曲林组抗抑郁效果总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帕罗西汀组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抗抑郁综合疗效比较,见表2。
2.3药物安全性连续治疗8周期间,帕罗西汀组发生食欲轻度减退1例,轻度失眠2例;舍曲林组发生轻度腹泻1例,轻微恶心1例和轻度失眠2例。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0%与舍曲林组5.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4 2,P=0.714 1>0.05)。
表2 2组治疗后抗抑郁综合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χ2=4.8098,▲P=0.0283<0.05
3讨论
原发性內源学者认为脑卒中后抑郁与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含量短时间下降等因素关系密切,是诱发脑卒中后抑郁的主要病理基础,而反应性机制学者认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综合因素导致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5]。但关于脑卒中后抑郁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医学界普遍认为抗抑郁治疗能够改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促进机体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帕罗西汀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进入机体后能够阻止5-羟色胺再吸收作用,然后将神经突触间隙内的5-羟色胺浓度提高[6],而与β-肾上腺素受体和多巴胺受体不存在亲和力,抗抑郁效果显著的同时,药物对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几乎不影响,药物安全可靠[7]。本研究显示帕罗西汀组能够降低HAMD评分、提高MMSE评分,抗抑郁综合疗效78.95%,且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90%,表明帕罗西汀在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障碍效果显著。盐酸摄取率也是一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能够进入机体中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再摄取的能力,提高5-羟色胺在神经突触间隙的浓度,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从而达到改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效果[8]。现代药理学证实[9]盐酸舍曲林能够将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在短时间内降低,纠正炎症细胞水平,强化药物改善抑郁障碍的能力。本研究显示舍曲林组降低HAMD评分、提高MMSE评分幅度明显高于帕罗西汀组,抗抑郁效果总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帕罗西汀组78.95%,组间药物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舍曲林组在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障碍的效果优于帕罗西汀组,且安全可靠,与单若莹[10]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晨起口服舍曲林在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障碍方面的近期效果优于帕罗西汀,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对舍曲林、帕罗西汀的作用机制继续探讨与研究。由于本样本较少,且随访时间不足,针对舍曲林、帕罗西汀治疗效果存在不同的问题探讨不足,尚需临床继续探讨与研究。
4参考文献
[1]蒋雷,兰艳丽.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2):115-116.
[2]刘军军,邵阿林.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3,45(22):2 777-2 778.
[3]中华神经科学会.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拟订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4]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杜,2001:67-95.
[5]吴江主编.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74-375.
[6]冯菲,张宁.帕罗西汀与丙米嗪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9):100-101.
[7]夏贺南,韩成甫.帕罗西汀缓解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2):2;4.
[8]张海东,李峰,马翊竑.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1):63-64.
[9]李小明,胡爱虹,顾群.帕罗西汀和盐酸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0):815-817.
[10]单若莹.帕罗西汀与舍曲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2):112-113.
(收稿2015-06-12)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6-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