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应用的新思路

2016-04-22吴新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

吴新萍

南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南阳 473000



人性化护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应用的新思路

吴新萍

南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南阳473000

【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03—2014-05我院收治的108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抗血小板、抗凝、扩容、扩血管等治疗手段,按照随机数字表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

TIA是一种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不伴随有急性梗死的突发性、短暂性、可逆性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目前临床上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突然、反复发作等特点,常给患者生存质量带来巨大影响。在TIA患者治疗过程中,恰当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对提高患者疗效可以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探索TIA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方案是当前护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1-2]。本研究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在TIA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03—2014-05我院收治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TIA的诊断标准[3];(2)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或人性化护理;(3)临床资料完整,相关检查完善。排除标准:(1)治疗过程中采用其他护理干预模式的患者;(2)随访丢失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4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52~74岁,平均(57.5±3.7)岁;病程1~29 d,平均(11±7)d;颈动脉系统病变33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22例。观察组54例,男24例,女30例;年龄50~74岁,平均(56.8±3.4)岁;病程1~35 d,平均(12±9)d;颈动脉系统病变27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27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抗血小板、抗凝、扩容、扩血管等治疗手段。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人性化护理主要方法是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融入如下理念:(1)人性化护理模式讲究的是以人为本,因此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TIA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具体需求,给予其足够的关怀和尊重。(2)TIA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患者常对治疗缺乏信心,并进一步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针对这一点,护理人员应积极给予心理疏导,耐心回答患者的各种疑问,使患者认为自身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并使患者对护理干预产生舒适、方便、满意的感觉。(3)在各种护理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同样也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情绪状态,对物品轻拿轻放,执行护理操作前给予患者相应的解释,以缓解TIA患者的恐惧、紧张情绪,促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4)嘱咐护理人员做好换位思考,考虑患者作为弱势群体的需求,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充分融合护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5]。(5)TIA患者的不良情绪可以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甚至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治疗配合性、生存质量。针对这一点,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适当的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等基本知识,告诉患者只要配合治疗、护理即可尽快改善症状等,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结果

2.1治疗前后2组HAMA评分等指标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组患者HAMA评分等指标比较 ±s)

2.22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2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n(%)]

表3 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n(%)]

3讨论

临床上既往研究认为TIA的复发风险较低,因此认为其危害较小。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认为TIA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极高,7 d内卒中风险率为4%~10%,90 d内卒中风险率为10%~20%[6-7],因此临床应积极给予治疗。在临床治疗TIA过程中,恰当的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科学家Jean Watson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其目的主要是使患者在社会、心理、精神等多个层面处于舒适而满足的状态,尽量降低甚至消除患者的不适感[8]。根据其目的可知,人性化护理侧重于给予患者人性化照顾、关怀,具体到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不仅仅熟练掌握技术操作,还应该熟练掌握“以人为本”的护理精髓。

人性化护理主要强调如下5个方面:(1)要求护理人员先掌握患者的护理需求以及心理需求,然后为患者营造人性化的住院环境,并将人性化融入整个护理过程。(2)积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耐心回答其各种疑问,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对其的重视,并对护理干预产生舒适感、方便感、满意感。(3)对患者执行护理操作前耐心给予解释,以缓解其恐惧、紧张情绪,进一步促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4)要求护理人员学会换位思考,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充分融合多学科知识。(5)给予患者适当的健康教育,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综上所述,TIA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是适合TIA的理想护理模式。

4参考文献

[1]吴艳华.临床护理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1):94-95.

[2]胡庆华.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抑郁焦虑症状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2):100-101.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国专家共识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2011年)[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5(2):100-105.

[4]朱琳.多样化护理宣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10-110.

[5]李百彦.心理护理对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4):268-270.

[6]朱惠萍,李常红,杜志华,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评估价值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2):1 273-1 276.

[7]林涌泉.蚓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并糖尿病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2):53-54.

[8]陈阿浮,曾翠萍.人性化护理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7):26-28.

(收稿2015-01-03)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5-0130-03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观察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