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内胚窦瘤合并成熟性畸胎瘤一例
2016-04-22王夏婉高剑波
王夏婉,高剑波
卵巢内胚窦瘤合并成熟性畸胎瘤一例
王夏婉,高剑波
【关键词】卵巢肿瘤;内胚窦瘤;畸胎瘤
作者单位:450052 郑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病例资料 患者,女,38岁。20余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尿频,无腹痛、阴道出血等不适。专科检查:宫体及附件触诊不清,腹壁膨隆,腹盆腔内可触及一巨大包块,平脐,活动度可,有压痛。实验室检查:CA125 575.00 U/m L,AFP>1210 ng/m L。
CT检查:腹盆腔内可见一巨大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影,以囊性成分为主,内可见分隔影,大小约150 mm×107 mm× 154 mm,与右侧附件关系密切,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内可见迂曲血管影,静脉期实性成分及分隔呈明显持续强化。在该肿块左侧约L3-L4椎体平面另可见一类圆形肿块影,大小约71 mm×43 mm×31 mm,内可见脂肪密度及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双侧附件未见明确显示。腹盆腔内可见大量液体影(图1~4)。CT诊断:①腹盆腔巨大占位,考虑附件区上皮源性肿瘤或生殖源性肿瘤;②腹盆腔大量积液。
手术及病理:术中可见腹盆腔一巨大囊实性包块,大小约20 cm×15 cm,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探查包块来源于右侧卵巢。左侧卵巢另可见一大小约8 cm×5 cm的肿物,表面光滑。术后病理:右卵巢肿物大小约16 cm×15 cm×10 cm,表面光滑,切面灰红灰黄,质软,局部呈囊性。免疫组化:AFP(+),ki-67(80%+)。左卵巢肿物大小约7 cm×5 cm×4 cm,切开呈囊性,内充满灰黄油脂样物及毛发。诊断:①右侧卵巢内胚窦瘤(图5);②左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图6)。
讨论 卵巢内胚窦瘤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生殖细胞肿瘤,以20岁以下的女性和儿童较为多见[1]。一般单侧发病,以右侧多见,直径>10 cm,常以腹胀、腹痛、腹部包块就诊。血清AFP升高可作为诊断内胚窦瘤的特征性指标之一。CT扫描表现为单发的圆形或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影,边界较清,增强扫描早期可见多发迂曲增粗的小血管影,延迟扫描强化程度增高,范围扩大。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是卵巢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约占卵巢原发肿瘤的10%~20%[2]。该肿瘤结构复杂,常含有油脂、毛发、骨骼等结构。CT扫描表现为单发的囊实性混杂密度肿块影,内可见脂肪密度影及钙化灶,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文献报道,一侧卵巢内胚窦瘤伴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偶有发生[3-4],但二者分别发生于两侧卵巢只见过一篇报道[2]。本例患者为中青年女性,血清AFP>1210 ng/m L,结合此项实验室检查,应该能够做出具体诊断。总之,很多肿瘤的CT征象与病理学表现都存在着必然联系,且常存在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在临床工作中,应将CT征象与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起来,全面分析,综合做出诊断。
参考文献:
[1]吴小伟,聂苗苗,席继辉,等.卵巢卵黄囊瘤的CT、MR表现与病理对照[J].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杂志(电子版),2015,4(1):592-596.
[2]刘少欣,陈鹏.卵巢畸胎瘤合并内胚窦瘤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8):672.
[3]曹淑丽.小儿生殖系统内胚窦瘤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31(7):1175-1177.
[4]张静,李雯,梁颜笑.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合并内胚窦瘤一例[J].癌症,2002,21(6):704.
收稿日期:(2016-01-11)
通讯作者:高剑波,E-mail:cjr.gaojianbo@vip.163.com
作者简介:王夏婉(1991-),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腹部肿瘤影像学研究。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16.03.021
【中图分类号】R814.42;R737.31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0-0313(2016)03-02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