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文化正迁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6-04-21刘伟凯龚丽
刘伟凯++龚丽
摘 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学习者的重要能力,母语文化的缺失会阻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研究了母语文化输入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深入探讨了母语文化导入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母语文化;作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2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西高校外语语言教学研究专项课题“母语文化正迁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13WX306)的研究成果。
一、引言
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国家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对中国的外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外语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语言能力的教育,而应该是关于语言能力、人文素质、综合文化修养、专业知识等全方位、多维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运用目的语进行有效的语言交际的能力,主要包括掌握语言形式规则和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的能力。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语言教学应该是文化教学。
母语文化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缺失严重阻碍了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保证目的语文化输入与母语文化输出之间的平衡, 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流,适当地导入中国文化,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在强调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之外,更要注重提高其中西文化的综合素养。
纵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历史,虽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地变化,但大多数研究都是理论及策略研究,从动态的角度研究母语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的文章寥寥无几。本文所要探讨的是从正迁移角度,研究母语文化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探讨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及变化情况。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及前期准备
笔者所在的大学是一所教育部重点建设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为主的高等院校,所执教的大学英语教学班级为来自非英语专业的2014级职教本科的学生,共48名学生,其中女生38名,男生10名。笔者尝试探讨母语文化迁移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所起的积极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地获取关于学生对母语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的了解程度,笔者在研究初期,从语言层面与非语言层面对母语文化正迁移的作用对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相关数据反映了在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输出的障碍和缺失的原因与程度。
该研究对象的班级为48人,发放调查问卷48份,反馈有效问卷48份。调查结果如下。
60%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堂上所学到的文化知识多是以英美文化为主。77%的学生认为他们偶尔会有意识地学习中国文化,只有9%的学生一定会有意识地学习中国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中,20%的学生经常介绍中国文化,而选择偶尔介绍中国文化的学生有50%。有80%的学生认为学习和传播中国文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阻碍他们介绍中国文化的主要心理因素是觉得自身英语语言能力有限及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深入。70%的学生认为由于自己缺乏相对应的英语词汇,所以他们很难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
之后,笔者对该班级进行了一次以笔试为主的英语测试,测试的题量是50题,总分是100分,采取的题型为选择题。该测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水平,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交际中最基本、最简单的英语常识。
这次测试的结果是:60分以下的学生为7人,60~70分为21人,70~80分学生人数为11人,80分以上的有9人。成绩呈现正态分布。从结果看,85%的学生基本掌握了英语交际中的基本知识。
以上前期准备让我们对受试学生的基本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研究内容
笔者希望通过本实验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母语文化的输入是否能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2)母语文化对跨文化交际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3. 实验的设计及步骤
(1)笔者在2014年10月开学初, 让学生在课堂上填写了调查问卷,并完成了一次英语测试,完成了实验的前期准备。
(2)笔者每周对48名受试学生进行一堂课(40分钟)的母语文化的英语输入学习,为期10周。学习内容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涉及中国传统节日、食物及习俗等多个方面。通过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学习相关的中国文化,以讨论及小组对话的方式进行。
(3)笔者在2014年12月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使用李克特量表,采用等级测量方法。问卷数据输入电脑后,运用SPSS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与未接受母语文化的英语输入学习的数据进行比较,观察其对母语文化学习观念及态度的变化。
(4)为了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补充说明,笔者从受试学生中随机挑选出3名学生和特意挑选3名未接受母语文化学习的学生,对他们以进行个案研究。以问答的形式记录交流中的母语文化元素。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探讨母语文化的输入是否能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Aguilar指出,跨文化能力指人们用本族语言,运用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指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们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Fantini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定义为四个维度,包括知识、态度、技能和意识,并且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沟通策略、培养文化意识而不断进步和提高。受试学生通过学习母语文化知识及技能,在态度和意识上比没有学习过的学生有明显的积极改变。
在探索性分析中,培训组和未培训组的Cronbachs alpha 值分别为0.695和0.672,笔者认为调查问卷的信度较好,测试的可靠性高。参加了母语文化的英语输入学习的学生称为培训组,未参与的48名学生为未培训组。
从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培训组的极小值、极大值以及均值等都明显高于非培训组。这说明,对母语文化知识学习及其影响上,培训组所得分数高于未培训组。培训组比未培训组对母语文化知识学习持有更积极的态度,并且更加肯定母语文化对英语学习的积极影响。培训组一致同意很有必要学习母语文化知识,并且同意母语文化知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认同母语文化对跨文化交际的积极作用。
这些数据回答了笔者提出的问题:“母语文化的输入是否能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问卷调查的数据证明母语文化知识的输入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的知识、态度、技能和意识的改变都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2. 探讨母语文化对跨文化交际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了了解母语文化对跨文化交际促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笔者随机抽选了培训组的3名学生和未培训组的3名学生,对这6名学生做个案对比调查,使用定性研究方法,以问答的形式记录了这3名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母语文化元素。
通过统计,我们发现了两组人员在 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从语言层面,培训组交流中母语文化元素占交流中的29%,而未培训组却只有9%,两组存在明显的差异。培训组的词汇更加丰富,更加关注母语文化与英语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对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交流中,培训组的语法能力、语篇能力更强。非培训组语言能力不如培训组,体现在谈到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时,这些人无法用英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无法真正实现有效的双向跨文化交际。
从非语言层面,我们同样也发现,培训组的交际能力更强,这体现在交际时如何开始、继续、调整,培训组让交际活动顺利地进行,而非培训组的交际技巧不如培训组,体现在身份认同与合作对话技巧上。
四、结语
1.该项研究结果的意义
母语文化是某个个体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基础。这个个体只有在对母语文化深入全面地了解后,才能够建立起自己的可供辨认的文化身份,才不会淹没在目的语文化中,而丧失主体性。如果不是两个独立的文化主体在进行交际,事实上也根本谈不上跨文化交际。只有对母语文化有深入了解的独立交际者,才可能在客观的基础上,去比较两种文化在价值观、社会准则、文化礼仪准则方面的差异,才能够建立互信、互谅、互容的交际关系,才能够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解。提高对母语文化的认识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提高交际双方对彼此间文化差异理解能力的重要保证。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戴尔·希姆斯提出,希姆斯将文化交际能力分为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认为交际者不仅应该掌握某种语言的形式规则,还应掌握这一语言实际使用的社会规则。
本项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母语文化的输入能够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文化交际过程中,母语文化正迁移确实存在。母语文化的输入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和意识,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因此,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母语文化知识的传授,重视交际文化的输入,使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融为一体,使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则有机结合,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语言能力。
2.该项目的不足之处
该项目的不足之处包括以下方面。
(1)参与培训的学生人数有限,男女生人数不成正比,且都是职教本科类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较差,因此代表性不够广泛。
(2)定性调查由于设计不够周密,因此所提供数据不能进一步分析各个内在因素。
(3)在本次研究中,未能研究可控因素的变化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件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 (6).
[3]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4]秦晓晴.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2012,(2).
[6]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