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企业家与传统企业家的人格特质差异分析

2016-04-21李论基万希李恩

商场现代化 2016年6期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人格特质

李论基+万希+李恩

摘 要:社会企业家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具有双重作用。通过回顾和整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从五个维度出发,对社会企业家与传统企业家的人格特质作出了对比分析,凸显社会企业家在创造社会价值方面的更大作用,本文结尾为发展中国社会企业家提供了简单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社会企业家;人格特质

众所周知,21世纪的到来催生了企业改革。而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便是企业家本身,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就是发觉、评估并利用机会,其使命在于不断追求利润,且这些利润最终变成企业家的个人财富。由此,学者将这类型企业家归为商业企业家。除此之外,有学者发现一些经营成功的企业家的使命并非是追求利润,而是将创造社会价值作为其使命。这些既通过经营企业,又不断创造社会价值的企业家,被称之为社会企业家。在经济学家尤努斯(Yunus)于2006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社会企业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社会企业家和他们创立的社会企业正致力于通过一些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一、企业家内涵

1.企业家定义

企业家一词的起源是法语,其含义是从事者,是指那些充满冒险精神,能够通过创新手段解决问题并推动经济发展的人。早在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ean Baptiste Say)在给企业家定义过程中就引入了“价值创造”这一元素,突出企业家不断创造经济价值。20世纪中期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在萨伊主张的基础上将企业家看作是“创新”的承担者,认为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是变革和创新,如融资创新、探索新的市场机会、企业成长等。20世纪后期,德鲁克(Peter Drucker)和史蒂文(Howard Stevenson)认为企业家是推动经济进步的催化剂和改革者,并各自给出定义,把企业家概念从经济领域的界定中分离出来。Drucker表示企业家并非要引起变革,而是要利用变革创造出来的机遇。Stevenson在继承德鲁克理论的基础上,将不受资源限制的应变力这一元素引入企业家概念。他认为追求机遇的企业家足智多谋的,他们不受当前资源的限制并一如既往地寻求新的机遇。

基于上述对于企业家概念的界定,不难发现企业家是在感知到机会时能够习惯性地进行创新和变革,从而创造出人们认可价值的人。

2.社会企业家定义

“社会企业家”是什么呢?学术界对社会企业家没有一个统一定义。威廉·德雷顿(William Drayton)是提出社会企业家的概念的先驱,他结合德鲁克和霍华德·史蒂文森(Howard Stevenson)所提出的企业家理论,并将这一理论运用到社会学领域,认为企业家的关注点除了是企业利润或经济的发展外,更应当关心社会的发展,能够依托企业家精神推动整个社会发展进步。通过查阅文献,本文总结了学界对社会企业家定义的几种代表性描述,如下表所示:

表 社会企业家的定义

以上虽然从不同视角对社会企业家作出了不同定义,但是社会企业家与传统企业家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这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分析。

二、社会企业家与传统企业家的人格特质分析

从以上对社会企业家的概念可知,社会企业家以非盈利性为目的,通过社会企业这一实体利用创新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价值。

那么社会企业家是怎么形成的呢?社会企业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企业家转变为社会企业家,另外就是来自社会部门。同样作为企业家,社会企业家与传统企业家有什么区别,即企业家精神表现有什么异同?很多研究表明传统企业家更加注重个人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这完全与社会企业家的行为相反。在人格与动机上,社会企业家与传统企业家是不同的,这导致他们经营企业的价值观和思维也是不同的。有学者认为成功的社会企业家和传统企业家拥有相同的人格特质,如主动承担风险,具有创新精神,充满对成就的需要,以及有解决社会问题的动机。然社会企业家相比传统企业家拥有更多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自从1950年McClelland开创特质理论以来,它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应用。企业家的人格特质是多种多样的,如成就的动机、内控力、动机和决心、创新的动力及倾向、承担风险、独立自主的需要等等。社会企业家与传统企业家在人格特质上肯定有差异,这样才会导致他们解决问题,创造的价值的方式不同。学术界公认的是,对于任何成功企业家来说,其应该具有的被广泛认可的企业家人格特质应包括五项:成就的需要、独立自主的需要、创新及革新的倾向、适度的风险承担水平、动机和决心。

以上五个特质是成为一个理想企业家的最普遍的特质。本文认为,社会企业家与传统企业家虽然有相同的人格特质,但是它们之间的表现的水平层次是有差异的,社会企业家在上述五项人格特质上均要高于传统企业家。

1.成就需要

“成就需要”被认为是成功企业家必备的人格特质,对于任何企业家来说,不管他们经营的企业类型是什么,这都被认为是一项基本特质。在“成就需要”这一人格特质上,社会企业家比传统企业家表现出更高的水平。这是因为社会企业家在他们企业中是为多个利益相关者实现目标,相比于传统企业家他们会拥有更多难以实现的愿望,以此来服务企业中的多个利益相关者。

2.风险承担

相对于比传统企业家而言,社会企业家要承担更多的风险。虽然社会企业家可能不会面临传统企业家一样的经济风险或不需要投入任何金融资本,但是他们往往承担很大的人身安全风险来追求自己的愿景。社会企业家不仅仅承担职业责任险和情绪上的风险,这与建立和培养企业是相联系的,而且他们这样做伴随着的是低工资及虚无缥缈的资本收益。要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经常忍受由离开待遇优厚的工作或将他们目前的企业转变为非营利性企业所造成的家庭财产安全不确定性。由此可知,社会企业家要想成功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3.独立自主的需要

Rachael Smith(2014)研究表明社会企业家相比传统企业家表现出更高的对独立自主需要的水平。这一研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与Ernst(2012)提出的社会企业家的亲社会特征有关,即社会企业家通常会帮助别人、感知社会责任、充满同情心和爱心。拥有亲社会特征意味着他们在决策的时候通常会寻求合作并达成一致意见,而不是不顾别人的意见我行我素。既然这样,为什么社会企业家比传统企业家还要表现出更高的独立自主需要的水平呢?这也许与社会企业家承担风险有关。如果社会企业家本身要承担很多风险的话,因承担风险是一种个人特质,跟传统企业家相比,这种特质表明他们更自信地充满独立精神且对他们的行动更负责任,从而他们会对独立自主需要持更高水平。

4.创新与革新倾向

社会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终极目的并非盈利或使利润最大化,而是通过某种创新的方法或途径整合已有社会资源,获取社会资本,挖掘并利用机会来实现社会价值,从而促使社会进步或满足社会的需求。Leadbeater(1997)研究表明相比传统企业家,社会企业家拥有更高的创新与革新水平。社会企业家要想获得成功,他们可能在利用资源方面比传统型企业家会受到严格的限制,如缺乏资金、法律条款的限制。如教育、环境、残疾补助等公共部门的问题解决受到严格的规定,这样需要足够的创意创新方法,而社会企业家的使命就在于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可以说是成功的社会企业家往往会意识到环境局限性,并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创新并促进组织各层级间的信息流动,如鼓励和奖励员工的创新行为,鼓励柔性的组织结构。Mort(2003)认为社会企业家在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上需极富创造性,同时Elkington&Hartigan(2008)认为社会企业家习惯性地创造新的市场。以上充分体现了社会企业家要想利用有限资源实现其目标和使命,必须拥有更高的创新水平。

5.动力和决心

社会企业家比传统企业家更有动力和决心。传统企业家注重短期利益,寻求财务回报,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社会企业家的意志坚定,在达成目标之前,满怀信心地从事家人或朋友不理解的事业。社会企业家在能力、知识层面可能并不如传统企业家,但他们的“动力”绝对高于后者。社会企业家有坚定的决心,拥有长远目标,而这一目标对他们具有深刻的意义。因此,他们会更有针对性地挖掘机会、排除障碍、评估成果;他们关注质量与效率,能履行自己对员工与业务伙伴的承诺;更重要的是,他们较重视长期的报酬和收益,而不看重眼前的利益。

三、发展我国社会企业家的建议

由于国内对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这些新兴概念认识较晚,这导致社会企业在中国发展缓慢。目前,中国的社会企业主要集中在上海、香港、澳门及台湾等经济开放地区,且分布不均匀,在很多偏远地区甚至没有社会企业。除此之外,国内的社会企业主要在养老、民办学校、职业教育、社会服务领域,开放性不够宽广。虽然社会企业家在中国发展缓慢,但是在中国慈善事业的迅速发展及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认同的同时,社会企业家及他们创办的社会企业必将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有必要为社会企业家创造有利的环境,促使社会企业家形成。

首先,建立社会企业家支持网络,成立社会企业中心,供社会企业家开展各项活动,培养社会企业家精神。通过打造声誉激励系统,为社会企业家建立社会信誉,从精神需求上满足他们,这必将为社会企业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制定支持性政策,为社会企业提供资金。政府部门应该扶持社会企业的发展,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给社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来促进社会企业家的形成,并且鼓励传统企业家向社会企业家转变,为他们提供有利的条件。

最后,创建有利的文化氛围及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宣传、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以及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企业家产生,他们将成为建设中国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社会企业家是解决社会问题,利用创新手段引领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改变社会,造福人类。本文分析了社会企业家与传统企业家在人格特质差异,这也导致了他们处理问题,经营企业的方式不同,进而导致结果也不同。对传统企业家和社会企业家之间内在个性差异的深入比较基础上,可以为社会企业家创建一套专门的方法来实施培训和教育计划。但本文仅从五个维度分析了两类企业家的不同,未来可进一步对文化差异、社会企业家和道德企业家的差异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杜晶晶. 社会企业家概念探析[J]. 理论与实践, 2009, 11: 39-41.

[2]Mort, G., Weerawardena, J., Carnegie, K.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toward conceptualis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2003, 8(1): 76-88.

[3]Shane, S., Venkataranman, S.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 25(1): 217-226.

[4]Shaw, E., Carter, 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theoretical antecedent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entrepreneurial processes and outcomes[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2007,14(3): 418-434.

[5]Zhao, H., Seibert, S.E. The big fi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entrepreneurial status, a meta-analytical review[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6, 91(2): 259-271.

猜你喜欢

企业家精神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广州大学学生人格特质对锻炼动机的影响
时代赋予企业家应有慈善情怀
基于企业家精神视角的农民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企业家精神和创始人关系文献综述
技术哲学语境下德鲁克制度创新思想及启示
论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关系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