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原因与价值

2016-04-20王召锋

大观 2016年3期
关键词:农业发展

摘要: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它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农业合作化的客观原因,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对它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农业;合作化运动;原因;发展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行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适应当时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采取的有效的社会组织生产方式,对中国农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农业合作化运动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虽然这次社会运动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由于其独特性,仍然吸引着众多的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农业合作化的根本原因

寻致农业合作化进程过快原因的分析,则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学术界对于毛泽东加快农业合作化进程的原因,研究者们从政治、社会、历史、心理学等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分析,笔者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的角度作一分析,认为经济因素是毛泽东不断推动加快农业合作化这一历史进程的主要原因。经济是基础,经济发展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条件。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加速的原因,也必须到经济因素中去寻找,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农业合作化进程的加快,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从建国初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当时的领导人把解决农业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良方放到了农业合作化上;从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挥作用上看,农业合作化使得最不容易纳人计划经济体制的农业真正纳人了计划经济的轨道;从毛泽东几次三番力促农业合作化运动加速的具体事实来看,则是希望通过合作化加速我国农业的发展,为经济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经济因素是导致农业合作化运动加速进行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通过走合作化道路,使农业能够由分散的个体经济变为集体合作经济,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逐步摆脱贫困状况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也是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根本原因;农业必须适合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满足工业化对农产品、资金和市场的需要,加速了农业合作化的进程;希望通过合作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粮食产量,解决粮食紧缺的危机则成为合作化运动加速的直接诱因。事实证明,农业合作化在总体上符合我国过渡时期历史发展的特点,是成功的。但是在主观认识上,毛泽东把合作社看成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单一形式和增加粮食产量的唯一途径。认为只有尽快发展合作社才能大增产,合作社规模越大、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有优越性、生产效率就越高、粮食就越增产。这种思想,导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时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二、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客观评价

农业合作化运动是5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社会的深刻革命。中国共产党把我国几亿农民顺利引上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地实现了从小私有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转变。如何认识这一社会变革,是重要课题。历史的经验证明,我们只能在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前提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虽然实现农业合作化不一定需要以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为前提,但农业合作社的巩固和发展则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生产力条件的制约。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我们认为,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条件与目标、经验教训和历史地位,都必须联系我国生产力状况来考察。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重新审视农业合作化运动,才能对这一历史性事件作出客观的评价。

(一)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主人翁精神

旧中国由于长时间的受到战争的创伤,以致饥饿和贫穷笼罩了神州大地。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西方的政治家就曾经预言,没有一个中国政府能解决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了打破西方政策家们的预言,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重视粮食生产基本条件的改善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粮食产量跨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土地和大型农具及生产资料的大部分被地主占有,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粮食产量很低,饥饿和贫困成为制约新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严重障碍。据此,党和政府在农村全面推进了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了土地,再加上粮食市场制度改革和合理的价格政策,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迅速提高,粮食生产很快得到了恢复性的增长。

(二)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具有农村人口比重大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预期,认为耕地面积不宜少于16 亿亩。 1949年耕地面积14.68 亿亩,农村人口 4.47 亿人,每人平均耕地 3.28 亩。经过三年恢复和“一五”计划时期,1957 年耕地面积达到16.77 亿亩,农村人口 5.4亿人,每人平均耕地 3.11亩。 由 1949到 1957 年农村人口增加了1 亿人,耕地增加了2.1 亿亩,但每人平均耕地仍保持在3亩以上水平。 由于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在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生产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逐渐稳步提高,不仅保证了农民的基本生存需要,也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三)促进农业建设目标的完成

党和政府根据各个时期对粮食产供销需求,粮食生产总量目标,曾分别提出4000亿斤,7500亿斤,8000亿斤,10000亿斤的指标。解决粮食问题除了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外,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开始采用了一系列合理的方案。一是在种植结构方面,突出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用总播种面积的80%保证粮食生产,用20%面积安排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和其他作物(绿肥、蔬菜、饲料等作物);二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使粮食增产,;三是扩大粮食高产作物,特别是水稻、玉米、薯类三大作物面积。这三种粮食作物面积占40%,产量则占70%。据测算粮食产量中大约有1/3来自扩大面积,2/3来自提高单面。为了增产更多的粮食,国家在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制定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1956-1967年粮食目标是:黄河、秦岭、白龙江以北地区亩产粮食为400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为500斤,淮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地区为800斤,(均为粮食耕地亩产),这三类地区当时粮食耕地亩产水平分别为163.6斤,229.2斤,436.3斤,要达到纲要规定的400斤,500斤,800斤水平,全国粮食耕地约占12亿亩,平均亩产625斤,总产量则要达到7500亿斤左右。这个目标尽管未能如期实现,但推动大办粮食,提高产量有积极意义。

(四)奠定了农村的基层民主制度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过程中,建立了合作经济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合作经济是建立在劳动者个人产权私有基础上的约定共营经济。按照公认的合作制原则建立的合作社及其他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劳动者联合自助组织,自愿联合起来的人们之经济、社会、文化联合体,是其成员在联合领域内共同利益的代表机构。合作经济是可以包容不同类别的劳动者和投资者的联合体,并非某种单一的经济形态。合作社的本质特征及其与其他主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其经济的和社会的二重性。从经济性上说,合作社是属于社员所共有的新型企业,其功能是组织社员联合进入市场,通过为社员提供运销、加工、生产和生活服务,形成聚合的规模经济,节省交易费用,增强整体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率,增加社员收入,增进社员福祉。合作社不追求合作机构自身赚取最大利润,但要依靠联合共营在市场交易中获得赢利,帮助社员赚钱。联合共营的盈余按社员与合作社的惠顾交易量返还和股金分红。从社会性上说,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我教育、传播科学技术和精神文明的大学校,作为合作群体在某个领域共同利益的代表,发挥着联合制衡、争取社会公平,维护弱势者权益,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党中央提出通过互助合作的形式对我国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个基本方向是正确的。它的功绩在于把广大农民的个体经济改造成了集体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综观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全过程,尽管在方针、政策和办法方面,在党内曾出现意见分歧,未能完全统一,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党中央还是在基本上坚持了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和由半社会主义的初级社逐步过渡到全社会主义的高级社这一指导思想。总的来说,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孙功.1990年代以来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若干问题综述[J].兰州学刊,2006

[2]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3]佘君.近十年来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研究综述[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01)

[4]梅福林.论农业经济合作化与农业产业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1(06)

作者简介:王召锋(1989.11-),男,汉族,安徽淮北人,淮北师范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农业发展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张北“未来农业”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区域发展篇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