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执行就是要结果

2016-04-20王宝霞

大观 2016年3期
关键词:工具性语文课能力

王宝霞

摘要:本文围绕语文的工具性简要展开论述了几个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一、语言的形式与内容问题;二、语文课上教师应教给学生什么的问题;三、语文教师应具有的首要素养是什么。这几个问题都是诸多学者过去常常提到的,但本文除针对这些问题作浅要的个人看法外,还着重在这三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最终落脚于语文的工具性。

关键词:语文课;能力;工具性

当今有许多关于语文课上学生该学什么,老师该教什么的论断,以及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问题,但我个人认为学生学习语文,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即语文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者之间更应侧重于其工具性。因为没有工具性就谈不上人文性,而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也就成为我们教师终身不懈追求的任务和目标。

“听、说、读”是口头语言,“写”是书面语言,由此看来,不管哪一种能力都可归纳为语言能力,即如何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语言的问题就贯穿于我们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所有各科都是通过语言来学习语言的,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作品是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统一,任何言语内容都不能脱离一定的语言形式,任何有效的语言形式也都不可能不表现一定的语言内容,两者互为依存,不可分割。但两者又不互相等同,语言形式是语言作品外部的方面,直接诉诸人们的感觉、知觉,属于物质的范畴;而语言内容则是一个语言作品内部的方面,是人们的认识和情感,但它只能存在于一定的语言形式之中。所谓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必然基于确切的把握具体独特的语言形式。”而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根据情境和需要尽可能完美地组织语言形式的能力。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虽然不可分割的统一与语言作品之中,但学习者却可以有不同的侧重。“我以为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所教的是教材的语言内容,而语文学科则以教材的语言形式教学内容;换言之,其他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语文学科则重在教材‘怎么说,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当然这种观点已被广大教学研究者普遍接受,王尚文先生在其《语言·言语·言语形式》里最早谈到这个问题,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中最早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探究成果。

那么,语文课上老师具体该交给学生什么,语文课上老师面对一篇课文该讲些什么?

时下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尤其在公开课上,语文课无一例外地要用到多媒体,当然,多媒体教学有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等等诸多优点,毋需多论。但不管怎么说:黑板仍然应该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媒体。所以在上《苏州园林》时,有老师运用多媒体不断展示一张张的园林图片,看得人眼花缭乱,但讲完后问学生:作者是如何表现苏州园林的美的呀?学生一个个就呆若木鸡了。再比如“上《威尼斯》老师就大谈威尼斯的美丽风光,学生就像是进行一次视觉的旅游观光,上《本命年的回忆》大讲风俗文化,搞一些花哨的“活动”,这都是违背了语文讲授内容与形式的原则,千万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旅游课,上成政治课,上成美术课。

以上是语文课上语言的形式与内容问题引发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问题,既然语文课上传授给学生的是语言的形式,那么我们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形式呢?这就是我要谈的有关课堂教学的语言的第二个问题是: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具备的首要素养是语言表达能力。

长久以来,我都在考虑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能把一篇平淡的课文讲得有滋有味,而有的人却把一篇精彩的课文讲得味同嚼蜡。这之间的差距原因的根本所在是什么呢?我以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后者不具备前者那样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位老师讲到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毕淑敏是一位感情特别细腻的女作家,文如其人,这篇文章正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件琐碎的小事儿来表现生活的幸福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爱。文中列举了大量的方方面面的例子,这位老师在讲课中希望通过这些例子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其中的爱和幸福,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实在有些欠缺,用他那没有任何特色,没有任何深度,没有任何激情的,如白开水般的话来表达,那些点点滴滴、丝丝入微的“幸福”又感受不到了。所以,表达能力欠缺的语文老师上课所说的话不但对课文起不到补充与深化的作用,还会使原文意思淡化。

有位学者说“哪一位老师上语文课能把孩子的情绪调动起来,能把孩子的体验过程拉长,能让他和作品里的情绪发生共鸣、沟通,那么这位老师就是一位了不起的语文老师。”我很赞同这个说法。没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就不会受收到预期的课堂效果。当然,强调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说忽视语文的工具性而偏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其实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更好地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因为,老师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使学生始终跟随老师的思路走,老师与学生之间才能达到更好的交流,从而使学生通过形式的掌握达到内容的掌握以及情感道德的升华,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的技巧与方法。这正是语言工具性的集中体现。

语文的工具性表现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反过来,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又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正是这一工具性要求语文的课堂教学内容既要重语言的形式又要重语言的内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更好地教会学生去掌握方法和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当然要顾及其人文性。只不过人文性要通过工具性来体现。但如果重人文轻工具的话,语文课就不成其为语文课了。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以上我们所讨论的几个问题都是老生常谈,但我想通过再次的讨论来肯定它们,肯定它们的一些观点看法,肯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语言形式与内容的讨论验证了语文的工具性;教师提高语言素养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学生为了更好地掌握语文的工具性就得通过不断地训练。说到底连结三个问题的纽带就是“工具性”。因为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它是思想交流的课,文化荟萃的课,知识灌输的课,审美体验的课,实践训练的课,但它更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课。

【参考文献】

[1]朱宗顺.现代学校教育导论[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08)

[2] 王家伦,韩星婴.语文教学散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12)

[3]王家伦.作文就是说话[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08)

[4]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新编[M].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02)

猜你喜欢

工具性语文课能力
语文课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向量的巧用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浅谈“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