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
2016-04-20苏凯文巩合德
苏凯文 巩合德
摘要:面对环境的压力和经济建设的迫切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方针。生态文明建设对现今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遵循生态文明的指导,将实现自然环境的永续可持续发展,将得到经济建设和生态和谐的双赢。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有特殊优势,我国文化悠久,在历史中的传统文化中历来有生态文明思想,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整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关键词:传统文化;生态文明
20世纪中后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享受工业革命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环境灾难和资源压力引发的环境和生态危机引发了社会对生态问题的频繁关注和高度关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回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以黄河文明为源头的中国基础文明与生态文明在内核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1,2]。
二、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在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儒家生态文化的核心便是“德”,其思想指出,天育万物,自然广生、大生,生育了人类和万物,自然界中的其他存在都是人类的朋友,作为天地之子,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天地万物,维护自然生育万物的能力,由“仁者爱人”推导出“仁者爱物”的生态仁德。而这其中最为核心的便是“天人合一”思想,但并不排斥可持续的自然环境利用,只不过是有限度的利用[6,7]。儒家思想通过肯定“天地仁德”将仁爱之心融入伦理观众。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万物,“仁者爱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这在《中庸》中有所体现:“能进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0-12]。这种将生态文明理论融入伦理道德观中的思想,将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值人民心中,让人们自发的保护环境,通过实践达成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统一。
三、道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道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和一切的共性,它没有实体,却以生生不息的流转构成了整个世界的联系。道家认为尊重自然和生命是人发展的先决条件。这便是“万物一体”[8]。道家强调人应该以自然为最高行事准则,人类的行为要考虑到自然的承受力,要善待万物,追求自然的和谐,达到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具体来说便是,对世界的自然规律应该去顺应它,不随意改变。在认识、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并做到“知足知止”,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建立低欲望的荣辱观做到适可而止、符合规律,通过合理的荣辱观达成符合自然规律的发展[9]。在发展中以自然的承受力为极限,自发拘束破坏自然的行为,实现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四、佛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佛教的生态智慧核心在于参悟万物以获得自我的超脱,通过行善来实现“佛性”。佛家认为众生平等,万物皆有存在的权利。对于整个世界的看法,佛家讲究因果,相信万物皆存在联系,相互作用,彼此循环,是为“因果、报应”。这与马克思辩证主义有一点相似,认为世界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构成了一个互相作用的整体,世界在各种联系的作用下共同进步[13,14]。佛家倡导作为整个大众生中的一员,人类应该善待环境中的一切,这样才能“善恶有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个人价值观的向导上,佛家宣扬无欲无求、超脱自在。佛讲“境由心生”,要排除“贪嗔痴”。通过无欲无求的生活态度,节约苦行,顺应自然,慈悲为怀,善待众生。通过消耗的降低,达到环境的和谐。总的来说,佛家的生态文化通过净化人类的心灵,将人类的优越感破除,使人类和万物平等,通过“因果论”形成威慑劝人向善,最终让人以慈悲心对待众生,达到环境的和谐。
五、结语
自然环境是发展之本,是自然养育了人类和万物,抛开环境谈发展是短命的发展,抛开发展谈环境是不切实际的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便是动态的结合了发展和生态,以生态的角度发展,在发展的同时兼备生态,追求可持续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回溯历史,我们发现我国传统文化中已具有了高度的生态智慧,对生态的尊重已潜移默化地深值我们国人的心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在世界新一轮的生态文明发展中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俞可平.(2005).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04期,4-5.
[2]余谋昌.(2007).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长白学刊,第2期,138-140.
[3]王弘.(2011).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7,45-47.
[4]刘启营.(2008).从中国传统文化解读生态文明.前沿,08期.
[5]孙长来,&马倩.(2008).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和谐与当代中国的生態文明.世纪桥,第6期,13-14.
[6]杜超.(2008).生态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江西社会科学,05期,183-188.
[7]张文彦.(2008).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生态观与建设生态文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97-100.
[8]苏双平,&盖志毅.(2004).道家生态智慧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契合.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57-59.
[9]罗安宪.(2013).道家关于生态文明的智慧.探索与争鸣,08期,71-74.
[10]张立文.(2006).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科学对社会的影响,04期.
[11]牛文浩.(2013).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四川兵工学报,01期,29-32.
[12]闫祯.(2013).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基于东西方传统文化差异比较研究的视角.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2期,437-439.
[13]陈斐.(201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31-34.
[14]刘春元,&王鹏.(2010).佛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商业经济,14期,8-9.
作者简介:苏凯文(1993-),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自然地理方面研究。
巩合德(1978-),副教授,主要从事森林生态方面研究,由“昆明市保护地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