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朴素质感,激发内心共鸣

2016-04-20俞亚明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室内设计农村

摘要:随着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飞速跃进,很多富有地域特色的中国农村建筑被千篇一律的所谓现代简洁风格建筑所替代。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村民主要公共活动空间的农村文化礼堂,承担着凝聚村子向心力的重要作用,本文着眼文化礼堂的室内设计,使村民所熟知的农村“旧”材料在新的空间绽放新的历史使命,从而延续朴素的质感,激发村民内心的共鸣,形成新的归属感。

关键词:农村;文化礼堂;室内设计;旧材料;新应用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如火如荼,设计的思路没有跟上房子建造的速度,大部分的建筑设计走的是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造成全国各地新农村面貌的“撞脸”。文化礼堂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风格主要跟随住宅部分的建筑风格走现代主义风格的路线,这些相似的“脸”,要想取得更为出众的效果,要想取得村民的发自内心的共鸣,那就要通过“化妆”,也就是设计!

新农村建设推倒了那些村民人力建造的砖瓦木房,替之以冰冷的、千篇一律的钢筋混土建筑,砖、瓦、石材、青石板等世代传承、在村民记忆中根深蒂固的古朴质感在建筑上消失殆尽。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村民公共活动的场所,延续着村子的历史,凝聚着整个村子的力量,在室内设计中延用农村建筑常用的砖、瓦等材料,回顾儿时记忆中朴素的质感,延续村子的记忆,从情感上更加能够激发村民的内心共鸣,唤起村民的归属感。本文试图挖掘村民脑海中的记忆,利用那些能够引起村民内心情感共鸣的元素,在新的时代、用新的形式赋予古老“旧”材质新的生命力,创造有记忆、有情感的空间场所,为村民营造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村子。

一、清水混凝土——低调中朴素的奢华

水泥地,也就是普通混凝土在农村的普及使村民告别了一下雨就泥泞的路面,更便于清理,清浅的颜色使内部空间更加敞亮,使村民在生活便利性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在新的时代,混凝土在室内设计中改善了材质及施工及工艺,其朴素又具有独特装饰魅力的面貌受到了很多设计师的青睐,这就是清水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又称装饰混凝土,因其极具装饰效果而得名,它属于一次浇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作为饰面,因此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污染,只是在表面涂一层或两层透明的保护剂。“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最高级的审美就是自然,还原材质本来的面貌,体现的是“素面朝天”的品味,这是一种高贵的朴素,看似简单,其实比金碧辉煌更具艺术效果。

安藤忠雄在光之教堂(图1)中把原本厚重、表面粗糙的清水混凝土,转化成了一种细腻精致的纹理,以一种绵密、近乎均质的质感来呈现。比起越来越夸张的现代建筑,安藤的设计虽然够不上惊艳,但他精确筑造的混凝土结构中呈现出来的建筑气质,总能让人念念不忘。

在农村文化礼堂建筑室内设计中,清水混凝土延续了水泥的质感,保存了村民的思念,继承了村子的历史,却在装饰效果以及质感上有了质的飞跃。在农村文化礼堂礼教仪式类空间,清水混凝土能很好营造庄重、严肃、神秘的空间氛围;在展示空间,清水混凝土樸素的风格更能衬托展品,并且通过设计的引导能够形成高端、时尚、另类等风格的展示空间(图2);休闲类空间,组合其他材料以及家具,能够营造出时尚、活泼、温馨等各种空间氛围(图3);

二、红砖——重新绽放的魅力

“上世纪60年代末,每走大约八九里地,空旷之中,便见前方腾起一团‘大漠孤烟”[1],这是七八十年代台州的农村,生产红砖的砖窑随处可见。农村里用红砖来建造房子,富裕一点的会在外墙粉饰外墙漆甚至贴外墙砖,更有大批直接裸露着红砖的房子,这不仅是一种建筑材料,这更是几代人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红砖材料在农村文化礼堂设计中的使用,更能够引起几代人情感上的共鸣。

随着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红砖受到资源匮乏、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制约,红砖作为建筑主体材料的位置逐渐被混凝土砖等新型材料所取代。但是这个贯穿着整个人类发展历史的古老建筑材料并没有被人遗忘,它在人们心里的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在建筑材料和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红砖又重新焕发了生命力,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把目光投向砖,通过砖砌筑来创造建筑及室内隔断的立面,创造出了一批出色的砖砌艺术作品。

在农村文化礼堂室内设计中,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红砖墙、隔断等的设计:

第一,通过传统的砌筑方式形成隔断等,保留红砖的本色或者外刷白色乳胶漆,保留砖的肌理。(图4)

第二,使用艺术砌筑的方式,形成镂空、凹凸等特殊的隔断效果,同时可以预留展示空间的位置。(图5)

三、瓦——延续古老的质感

瓦,一般指粘土瓦,在中国瓦的生产比砖早,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制成,是重要的屋面防水材料,颜色以灰色为主,不仅隔热防雨而且美观整洁,耐用性高。瓦是农村古建屋顶必不可少建筑元素,它的存在就像村民们每天吃饭那么自然。新农村的改造过程中,新的屋面材料代替了像空气一样存在的黏土瓦,建筑高度的增加也使得屋面离人们的视线越来越远。传统的黏土瓦在大部分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中基本不使用了。

同样的,承载着村民们记忆的瓦在文化礼堂室内设计中,可以演绎出新的意义,功能上从屋面材料转为空间隔断。隔断的主要设计手法是通过各种不同的组合形式,组合成各种装饰性极强的图案,通过组合其他材质的边框,赋予传统的瓦以新的、时尚的视觉即视感。(图6)

四、竹——拥抱那乡土情怀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现代人与古贤苏轼对居住环境高品质的追求是不谋而合的,在现在景观设计中竹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岂知在农村的时候,不需要付出“食无肉”的代价,便可以轻易获得居有竹的空间。竹是很珍贵的,在季节到了,可以去挖春笋和冬笋;可以当建筑材料;可以做各种大大小小的竹制品,例如:竹篮、竹蒸笼、箩筐、竹筷、竹扫帚、竹凳、竹椅、竹躺椅等,还有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竹地板和竹家具。

随着设计思潮地域主义的流行,具备乡土情怀的竹材料受到了设计师们的青睐。竹强韧有弹性,超强的形态可塑性给设计师以启发,设计了很多非常有创意的作品。而竹在村民的印象中根深蒂固,竹的设计元素在农村文化礼堂室内设计中,能够顺应村民的生活习惯,延续乡村的自然风情。在设计应用上,竹元素主要以这几种形态出现:

第一,竹因其细长圆形的特点,在空间造型上可以围合任何形状,是空间隔断设计的良好材料。(图7)

第二,竹材料的多种不同加工方式,也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感受,经过加工的竹片同样能够组合成所需要的空间或制作成空间隔断。(图8)

第三,竹家具、灯具等设计,配合空间的设计,在农村文化礼堂室内设计中更加能体现空间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文。(图9)

农村文化礼堂是村民公共活动的场所,是村子历史的缩影,承载着村民的深情厚爱,凝聚着整个村子的力量,在其室内设计中延用农村民居建筑及室内家具等“旧”材料并加以改良,是尊重村民的记忆,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体现设计从情感上的以人为本、以历史为先。

参考文献:

[1]陈剑.砖与窑的前世今生[N].台州晚报,2015-5-16(9)

作者简介:俞亚明(1983.7-),女,汉族,浙江台州人,助教,设计艺术学硕士,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室内设计农村
陈奕含室内设计作品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室内设计作品
室内设计作品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住宅室内设计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作品三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