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

2016-04-20王荣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

王荣

摘要: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在最近几年逐步发展完善,通过对相关研究和相关水利工程的案例总结发现,我国的水利工程存在着相应的弊端,应该从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应用复杂特点入手,全面的进行水利工程系统优化设计研究,分析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引言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都是带动水利现代化发展和促进水利工程进步的重要发展途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是水利工程管理技术应用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综合集成产物,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设计是实现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性举措。

一、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意义

(一)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特点。水利工程管理其中一个最主要特点就是单向工程在整体工程中的个体组成特点突出,这一特点就要求了在实施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方案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实效发挥。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也会对水利工程管理造成关联性影响,于此同时,在进行整体工程布局时,应该准确把握整体的工程协调性。并且,水利工程事业也是属于公益性的工程事业,需要来自各个不同社会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地方政府政策扶持。所以在进行专业水利工程管理时,需要有充足的准备承担起较普通工程管理系统更为复杂的工程任务职责[1]。

(二)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现状。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起步较晚,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才逐步应用到国际化的发展标准,开始大批的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与此同时,国内也逐渐应用和制作出了符合我国本土应用发展现状的系统管理软件,实现了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在1991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步诱发了水利部门需求量的快速增大。因此,我国国内先后建立了针对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专门防洪减灾管理部门,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也逐步受到了极大的重视[2]。

(三)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不足。到目前为止,从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果研究的相关报告中发现,我国目前国内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和推广的国家高度的研究材料匮乏,没有相关信息化发展特色以及相关共同点的综合性研究材料。有关于对水利工程信息采集以及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总结以及工作漏洞的研究都存在不足,如果没有一个针对性强的可操作的计划战略方针作为发展指导,可能会严重导致信息化的发展滞后,在水利工程的管理相关部门也没有及时的进行基础核心数据以及行业运营规范的标注和落实。

二、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一)系统优化设计研究目的。基于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目的进行分析,主要的结论依然停留在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信息化内容的整合研究中,但是从信息化发展角度分析,应该对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更多的数据资源支持,实现业务实质和工程整体的应用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构建起整体系统的发展框架。充分实现现代化信息数据与传统国家水利工程的管理领域结合,实现现代化水利工程信息系统建设的完善和发展,从而最终推动我国的水利工程发展现代化步伐加快[3]。

(二)系统优化设计研究意义。基于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意义进行分析,这是时代发展背景下的信息化建设必然趋势。计算机网络信息是带动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速度加大的重要原因。各项信息系统管理技术都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提供了更多有益的重要民生数据信息。例如:利用卫星技术实现对水利工程整体运作的动态监控,获得最为及时可靠的信息资源,有效的拓展对水利工程的监督控制范围。这也是实现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和数字化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设计成果

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方式主要包括数据的采集和管理结构的分析,这也是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优化设计成果的具体体现。水利管理主要包含建设管理和信息化运行管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管理模式中对于数据的采集可以最为明显的突出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优势,电子信息技术和先进工程设计理念的结合可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程度提高。从管理结构角度分析,整体水利工程管理结构的完善也是网络平台水利工程动态信息交流速度提高的重要保证,可以实现综合信息的良好总结和结合性分析。水利工程需要构建起系统性强的结构来实现各个水利工程项目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代表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是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所在。

如,孪井滩扬黄灌溉工程是1990年国家水利部批准兴建的黄河上游高扬程生态农业开发项目。工程于1991年动工,93年11月完成水电主体工程建设并一次通电试水成功。1994年3月开始生态示范区配套工程项目建设、搬迁移民,11月工程投入试运行。水电主体工程设计扬水泵站4座,总扬程238米,净扬程208米。多年来,陆续实现了灌区支斗渠口水量自动计量、无线传输系统、支渠口闸门远程控制系统、泵站远程控制系统、斗渠口闸门远程控制系统。孪井滩扬黄灌溉工程系统现今所实现的水管理信息化系统是目前国内先进水平的水管理方法。工程系统主要由五部分组成:一是实现了灌区斗渠口水量自动计量、无线传输;二是实现了灌区支渠口闸门远程控制;三是实现了泵站远程控制;四是逐步实现灌区部分斗渠口闸门远程控制系统;五是实现了灌区的调配水管理。

结语

基于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分析,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在近些年都要很大提高,应该在良好的发展前景下推进水利工程信息化发展步伐,通过实践总结谋取水利信息化技术利用水平的创新飞跃。

参考文献:

[1]梁艳芳.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2:232-233.

[2]黄猛,高成军,朱军.沈阳市水利工程项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水利信息化,2013,04:68-72.

[3]庄丽亚.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6:132.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水利工程“营改增”解析
kruskal算法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古代水利工程寻访小记
水利工程应用BIM技术的思考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
水利工程的概预算及造价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