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鼓需重锤
2016-04-20王志凌昆熙
王志凌 昆熙
八音之中,鼓是群音的首领,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鼓也是最接地气的乐器,在中国民间的众多民俗活动中,鼓不可或缺,或欢乐,或吉祥,或太平……鼓声阵阵,带着美好的寓意,源远流长。
百年声不绝
在福建柘荣富溪镇霞利洋村中,彭氏传统手工制鼓技艺已在此传承逾百年。见到第四代传承人彭招波老人时,他正忙着为浙江泰顺客人制作直径40厘米的太平鼓。
“制鼓看似容易,做起来难。”老人说,制鼓是个细致活,材料有讲究,制作工艺更是精益求精,“不然就砸了祖上的招牌”。他至今遵循着祖辈的“三不”遗训,即原材料不符合要求不用、天气时令不适合不动工、心情环境不合适不制。
30年以上树龄的杉木制作鼓身,成年黄牛的皮制成鼓面,而后边角穿孔,系上拉绳,蒙上鼓身,再经过反复拉伸、踩压,直至轻敲鼓面,传出来的声响洪亮、匀称,且传得远才算合格。另一鼓面,如法炮制。待上下两个鼓面完成后,裁去多余牛皮,打磨,鼓面上清油,鼓身上红漆。晾干后,是虔诚的封鼓仪式。择黄道吉日,净手焚香后,择一处固定在鼓身上的牛皮,用毛笔重重叠叠画上寓意吉祥太平的各种符号,并封上红布条,这样一个圆肚牛皮红鼓就宣告完工了。
“都是纯手工制作,用上三四十年没问题!”夸赞起自家的手艺,60岁的彭招波一脸自豪。从艺40多年,他制作了逾千面大红鼓,遍及闽东及浙江泰顺等地,经久耐用、享誉一方。只是,随着现代制鼓技术的出现,选材、工序的简便,再加上霞利洋村地处偏僻,彭氏传统制鼓日趋冷落。
鼓声传千里
其实,彭氏传统制鼓并非孤例,坊间的众多传统制鼓手艺都面临着这样的窘境。制鼓作坊不断关闭,许多制鼓厂也纷纷关门;制鼓艺人不断老去,又没有年轻力量加入;适合制鼓的木材越来越少……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即便在逆境中还是有很多传统手艺人在想方设法地传承。
河南偃师市马屯村制鼓已有百年,鼓种包括军鼓、花铃鼓、太平鼓、腰鼓、战鼓、板鼓、水鼓等几十种,包揽从原料加工到成品销售所有环节,可谓全产业链。全村制鼓作坊有200多家。最令他们骄傲的是,北京奥运会所用的鼓,大部分都是他们做的,不愧为“中国制鼓第一村”。
昔日卖鼓,要背上样品,走街串巷推销。如今,手艺传到年轻人手里。他们把村里的鼓挂上网,足不出户搞销售。现在,村里有150多家网络店铺,网上销售额占全村制鼓业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且把鼓卖到了日本、俄罗斯……除了精益求精地做好鼓,村民们还多了一项工作,就是将打包好的鼓送上快递车。
眼下,马屯村正积极创建阿里巴巴集团“淘宝村”,希望借此获得阿里巴巴集团在信贷、培训、宣传等方面的支持,加快制鼓业发展。
毕竟响鼓需重锤,如此民乐才不惧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