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平一(二年级)《体操棒、游戏》教案

2016-04-20吴芳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221150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体操动作情境

吴芳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221150)

一、指导思想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情境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目标。同时,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安全,从小养成安全、健康的运动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省编教材《科学预设艺术生成》一书,水平一(二年级)体操棒单元第5课时,本单元属于轻器械体操,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是一项深受低年级学生喜欢的教材。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棒操的基本动作方法,还能利用体操棒做多种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与游戏;本课发展了学生的上下肢协调配合及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灵敏性和平衡能力,规范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培养了学生的安全、合作与创新意识。本课重点是学生能模仿出简单、实用的挑棒、劈棒、刺棒等动作,为了使学生能轻松地掌握教学内容,本课以情境贯穿整堂课,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棒操教学中,教师采用标准形象的示范进行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欲望,为以后学习轻器械打下较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水平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活泼好动,有较强的模仿力与表现力,但同时也存在着精力不够集中、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依据低年级学生特点,本课以情境设计贯穿整堂课,用故事情节吸引学生,使其仿佛身临其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练”,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在严肃与活泼的课堂氛围中体验了合作与创新带来的乐趣,也激发了运动潜能,提高了运动能力。此外,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目标,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安全教育,规范了拿棒、放棒、练棒的方法,教育学生不能拿棒乱打、乱闹,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知道一切活动都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过程

本课以“西游记”情境为主线,将“西游记”贯穿整堂课,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课的开始部分,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先入为主,随着一声“俺老孙来也”并在熟悉的《西游记》主题曲伴奏下教师舞棍出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接着以孙悟空练本领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为背景,做平衡和反应练习。练好本领后,去西天取经,在路上要经历很多磨难,以“大闹龙宫、三打白骨精、大战牛魔王”三个故事情节为主,自编了三节棒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技术动作。在游戏时,仍以“取经的路上更艰难”为主题,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多种游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游戏,并表现出超强的创新意识,最终取到了“真经”。

水平段:水平一 人数:40人 授课教师:吴芳 课时:5/6

1.情境导入,引出三节棒操的动作。预备:两脚并立,右手持棍立于身体右侧,眼睛平视前方。(1)舞棒:两手在体前交叉握棒中间位置,使棒上下转动;(2)劈棒:左脚向前上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手握棒向前下劈,棒梢略高于肩,棒把紧贴左腰侧目视前方;挑棒:右手经体前滑把握住棒的把端,左手握于棒的中段,向前挑出,身体同时向右转成右弓步,目视前方;横打:双手持棒头上绕一圈,跳起向下打;(3)刺棒:向左迈一步成左弓步双手持棒向前刺,棒与手臂水平。挡:收左腿,两腿稍弯曲并立,双手持棒立于身体右侧,眼看右侧;顶:双手持棒左臂弯曲于胸前,右手托棒,同时右腿向右迈出成右弓步顶棒;2.组织学生分节学习棒操动作,引导学生模仿、体会动作;3.教师说出故事情节,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提示学生发力的动作配合发声“嘿、哈”;4.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学生做三节棒操动作,提示配合发声、动作形象;5.教师提出练习要求,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巡视指导;6.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师及时评价1.学生听教师讲故事情节(孙悟空练好本领护送师傅西天取经,途中遇到了东海龙王、白骨精、牛魔王),并跟随教师模仿三节棒操动作。第1节:大闹龙宫(舞棒);第2节:三打白骨精(劈棒、挑棒、横打);第3节:智斗牛魔王(刺、挡、顶);组织形式:4×8拍要求:跟随教师模仿动作4×8拍,共做4~5组劈棒3~4次挑棒2.学生集体随师分解学习棒操动作,掌握简单的挑棒、劈棒、横打、刺棒、挡、顶的动作方法;3.根据故事情节做出相应的动作,比一比谁模仿的最形象;2~3次15′~16′横打4~5次4.学生随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做出三节棒操动作;5.要求小组长带领本组学生进行练习,有遗忘及时请教教师;6.分小组展示、个别学生展示、集体展示刺棒2~3次基本部分挡顶1.情境延伸:孙悟空虽然打败了白骨精等妖怪,要想取得真经还得继续刻苦练习;2.播放音乐引导学生用体操棒快速摆出方格图形,比比谁最快;组织形式:3~5组1.认真听讲,明白有成绩不能骄傲,要继续努力;2.积极动脑,在规定时间内,分组动手用体操棒摆出方格图形,看哪组摆得最快;3.分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跳格子。要求学生注意安全,不要踩到棒,第1名学生跳到第3格后,下1名学生方可行进;要求:小组合作,动手摆出图形3.启发学生,单脚连续跳格子、双脚连续跳,提醒学生不要踩到体操棒,注意安全;2~3组单脚连续跳4.指导学生变换形式,进行用体操棒摆图形的跑跳练习;5.教师检验本领,看谁跑跳最快;6.教师颁奖,评选本领最强的小组4.分组听音乐先摆放图形,后进行跑跳的练习;5.分四组进行跑跳接力比赛;6.根据比赛名次领取奖品1~2组 10′~12′双脚连续跳跑跳练习跑跳接力结束部分 1.教师带领学生放松;2.总结本课,宣布下课;3.组织学生收送器材1.随音乐尽情放松;2.听教师总结,师生再见;3.收送器材 散点 4′~5′预习练习密度 35%~40%预计生理负荷图预计平均心率 130~135次/分钟场地器材 体操棒40根;录音机1台课后反思本课以情境教学为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比较喜欢,学习积极性较高,较轻松地掌握了三节棒操的动作。在练习中,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得到提升。通过练习,使学生觉得体操棒真的很“神奇”,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千变万化,对体操棒的认知有了较大的变化。

点评:

合理创设情境,促进目标生成

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围绕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沉浸在特定的情境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学习技术动作。

吴芳老师的《体操棒、游戏》(1~3节)课时计划,能围绕教学内容——棒,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西游记”,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再次分别创设了三个情境和一个拓展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注意力得以保持,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得以生成。

一、本课可借鉴之处

本课创设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整体设计思路鲜明,设计有节奏感,亮点突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情境设计体现一个“巧”字

“巧”字主要体现在西游记故事和本节课操的“舞棒”、“劈棒”、“挑棒”、“横打”、“刺”、“挡”、“顶”动作有高度的一致性,把“金箍棒”的动作和棒的动作有机联系起来,设计精巧。

情节中孙悟空的形象和所配的音乐,小学生喜闻乐见,易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初步学习和体验简单的动作方法后,在音乐的配合下,陶醉在身临其境的气氛中,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

本设计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2.教学流程设计突显一个“妙”字

本节课所授的动作多达7个,吴老师分别采取三个西游记中的“大闹龙宫”(舞棒)、“三打白骨精”(劈棒、挑棒、横打)、“智斗牛魔王”(刺棒、挡、顶)环节,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分别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避免了操类教学枯燥和练习形式单一的问题。

吴老师在基本内容的第二个环节,继续使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英雄形象进行进一步地拓展——孙悟空学本领。

吴老师利用体操棒让学生自主摆成方格图形,让学生进行跑跳组合的比赛。这样的设计,一是可以发挥体操棒的作用,达到一物多用的目的;二是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三是学生在跑跳中发展了下肢力量。本环节作为教学的主要部分,吴老师将《课标》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其学习——展示——拓展三个环节,紧密联系,有行云流水般的感觉,各个环节的过渡无痕、巧妙之外,显示的是吴老师对《课标》的熟稔,显示了其教学理念的先进和教学智慧的丰富,有信手捏来之感。

3.教师讲解过程坚持一个“精”字

体育教学对教师精讲多练的要求,从设计中学生的练习次数和练习节奏充分体现出来。

为做到精讲多练,吴老师主要从以下三个主要环节加以体现: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体会动作;教师说故事情节,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音乐伴奏下的棒操动作练习。

在学习过程中,吴老师基本上很少通过语言进行动作讲解,更多的是通过动作示范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这极大地解决了教师“讲”和学生“练”的问题,达到学生“玩中学”、“学中玩”、“玩中练”的教学意图。

学生在练习时间保障的情况下,身体素质得以发展,学习目标得以自然达成。

二、棒类教学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节课采取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解决了教和学的问题,也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内容的本质,并加以灵活运用。针对本节课,需要针对以下两点加强关注或强化。

1.注意安全教育的针对性

有效的安全措施不仅需要在教学前进行强化,而且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发现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有效学习。众所周知,低年级学生在有效注意时间内,自我情绪控制往往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本节课,吴老师在课的开始部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规范拿棒、放棒、练棒的程序,以免发生碰撞,但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棒类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仍需要关注。特别是在学生练习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距离需要在设计中有所体现。

在拓展游戏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需要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如,学生踩踏棒造成的滚动问题。教师可在游戏方法和游戏规则上进行创新。

2.加强教法指导的多样性

本节课,吴老师在教法指导上不够明显。针对教学中的7个动作,教师可在示范面、纠错方法、集体展示等环节中,通过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措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方法,以教法的多样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注重体验性学习,以趣味性的教学,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保持学习兴趣。本节课无论是教学情境的选择还是教学流程的设计,都不失为一篇佳作。

笔者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在认真学习本设计后,受益多多,启示多多。点评中不足之处,请吴老师和读者多多批评、指导!

猜你喜欢

体操动作情境
下一个动作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头脑体操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