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关系发展中的地缘制约因素分析
2016-04-19许刚雁
许刚雁
内容摘要:中国蒙古国合作近几年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又时常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本文从东北亚区域国际背景的视角,分析梳理干扰中蒙关系健康、持久发展的地缘制约因素。
关键词:中蒙合作 东北亚 蒙古国 关系
引言
在与中国接壤的国家中,中蒙两国的边境线是最长的,同时蒙古国又是位于中俄两国之间的一个高原内陆国家。随着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中蒙两国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经贸往来日渐密切,在蒙古国对外贸易中,中蒙贸易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蒙古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北方安全也离不开与蒙古的合作。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蒙古国对我国的安全影响巨大,蒙古既可以是我国北方安全的屏障,成为中俄之间的缓冲地带,也可以成为外来威胁的基地。中蒙两国只有加强包括经贸合作在内的全方位合作,才会使两国有更广阔、更安全的发展空间。
但现实中中蒙双边关系的发展,除了中蒙双边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制约,既有两国双边因素,又有同周边相邻国家的关系,还有与不相邻国家的关系,甚至与世界上几个重要的大国都有着密切关系,但不管何种关系,都离不开地缘因素的制约。所以,中蒙之间的合作既是两个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合作,又不仅仅是两个国家间的问题,本文试从中蒙两国关系发展中的地缘制约因素方面进行分析。
阻碍中蒙关系发展的蒙古国因素
第一,蒙古国对中国的戒备心态,成为中蒙关系发展的第一个障碍。中国与蒙古国有很深远的历史渊源。两国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国家,1921年蒙古建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与蒙古的主体民族蒙古族同宗同源,在文化、宗教、习俗上都很接近。但蒙古国由于在冷战时期完全受前苏联控制,与中国的关系也因中苏关系的恶化而一度停滞。所以,冷战时期的蒙古国外交关系单一,同西方国家也几乎没有交往,也未曾引起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过多关注。
冷战结束后,中蒙俄三国关系改善,战略关系稳定,三国交汇疆域不再是彼此的威胁。从政治层面来讲,三国政治关系发展较为顺畅,三国都积极参与区域内的各项多边活动。但随着中蒙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西方“中国威胁论”的蛊惑之下,中蒙两国间的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蒙古对中国的戒心越来越重,无论蒙古官方还是民间都忌讳承认历史上与中国的天然联系,极力回避这段历史,企图割裂与中国的联系。特别是中蒙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使部分蒙古人更对中国心存疑虑,担心中国会“颠覆”蒙古国的独立地位。甚至在蒙古国还出现了“泛蒙古主义”思潮,一些蒙古人同台独分子、达赖集团勾结,企图煽动民族分裂,在我国制造动乱,这些都成为危及我国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的不利因素。
第二,蒙古国多元平衡的“多支点”外交政策,为中蒙关系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变数。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蒙古国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上摆脱了苏联的控制,形成了真空地带。虽然蒙古国本身在国际社会中不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它位于东北亚区域之内,又是完全被中俄两个大国包围的内陆国家,所以,地缘政治地位非常重要,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缓冲地带。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亚洲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随着区域合作的展开,蒙古越来越成为多国博弈的敏感地区,成为热点问题、敏感问题的聚焦点。中蒙、俄蒙关系的继承和发展,使蒙古国感受到夹缝中求生存的窘境。而美、日等大国瞄准机会,积极介入东北亚地区事务的态度,又为蒙古国找到了平衡中蒙、蒙俄关系的契机。在这样的背景下,蒙古国开始寻找“第三邻国”,以用来制衡中俄两个邻国,并逐渐构筑、制定了等距离、不结盟、全方位的“多支点”外交政策。即将其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放在发展与中、俄睦邻友好关系的同时,也积极发展同美、日、德甚至印度、韩国等东西方国家的关系,特别是蒙古出于自身安全方面的考虑,将美国视为“第三邻国”,制定了所谓“第三邻国”政策。这一政策很明显是蒙古借助美国的力量,建立相互制约的国际多边安全架构,以牵制中俄为目标的防御性战略。
在全方位的“多支点”外交政策的指导下,蒙古与美日等国建立起广泛的军事、政治、经济联系,甚至与我国台湾地区都有经贸往来,蒙古国这种积极的、舍近求远、争取美日支援的外交政策,反映出蒙古对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彷徨,表面上看它是为平衡中俄,实际上更主要的是基于蒙古国心中的“历史疙瘩”,企图通过“多支点”外交战略,刻意与邻国保持一定距离,其实质是对中国的防范和戒备心理。这些无疑阻碍了中蒙关系的顺利发展,使我国北部边疆的安全环境出现了新的变数。
第三,蒙古国的地缘重要性及资源丰富的吸引力,使更多国家插手蒙古国资源市场,进一步影响到中蒙双边关系和双边贸易。借东北亚成为世界上又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热点地区的时机,蒙古国凭借其特殊地缘位置,及身处中、俄、美、日等大国争夺利益的“漩涡”中心的契机,在世界上的地位大大提升。其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带有了更为深远和广阔的国际背景。再加上蒙古国拥有着大量未被开发的矿产资源,特别是储量丰富的石油、煤炭、铁矿石、锌、铀等矿藏,更是吸引了当今世界上更多国家为解决对资源的迫切需要,争相开展与蒙古国的经贸活动。包括俄、美、日在内的世界大国、经济强国纷纷进入蒙古国资源市场。再加上蒙古国不断开放贸易投资政策,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蒙古国市场和矿产资源的竞争中来。蒙古国的国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中蒙双边贸易合作也因此受到影响。
阻碍中蒙关系发展的大国因素
(一)蒙美关系
美国虽然不在东北亚区域内,但却是一个把全球问题当作己任的国家,任何地区的事物都少不了美国的参与。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把中、俄看作是它现在和未来的最大威胁。而蒙古国所处的位置,正是对于中国和俄罗斯有重要军事影响的地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美国借助蒙古国经济困难和国家改制的机会,通过对蒙古提供资金和技术等经济援助,以及参与军事演习等多方面的活动,千方百计地涉足蒙古的各项事务。美国借助于蒙古这个平台,通过拓展在东北亚地区的发展空间,不仅扩大了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还达到了制约中国,钳制俄罗斯的目的。美国的影响进入蒙古国,不能不说是其战略上取得的重大成功。
第一,军事上,不断加强的蒙美军事合作,将成为美国对中国实行遏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通过进入蒙古,试图利用蒙古地处中俄两个大国之间有利的地缘战略位置,将蒙古纳入其军事同盟,以达到控制东北亚战略要地的目的。
第二,经济上,美国虽然不是东北亚区域内的国家,但通过加强对蒙古的援助与合作,美国已成为继中国、俄罗斯、加拿大之后蒙古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利用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国际金融组织中的话语权,以及其在蒙古的直接投资,完全可以实现美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达到牵制中、俄两国的各自发展与合作的目的。甚至可以借此在欧亚大陆上与日本遥相呼应,帮助日本在亚洲发挥更大作用。蒙美之间关系的发展趋势值得进一步关注。
第三,美国通过进入“亚洲的心腹地带”蒙古,可以更便捷地在更深的层面上监控和影响中亚地区的局势发展。通过渗透蒙古,不仅可以通过对蒙古的民主改造,使之成为中亚的政治民主榜样,还可以以蒙古为桥梁加强美国与中亚的联系,进一步为其全球安全战略提供保证。同时美国还会像一个“楔子”一样,影响到欧盟与东北亚的贸易往来,甚至对欧亚陆路上的四条大通道的建设和运行产生影响。
从蒙古角度来看,蒙古是中俄之间的军事缓冲带,这种夹缝中求生存的处境,使蒙古国把美国看作是自己最重要的“第三邻国”,并以此战略为依托,达到制衡中国和俄罗斯两个邻国的军事力量的目的,力图做到使自己保持一个中立国的姿态,免除后顾之忧。
(二)蒙俄关系
对蒙古来说,俄罗斯是蒙古在亚洲地区最重要的邻国,其地位是其他任何国家无法取代的。蒙古地处中俄之间,虽然已摆脱了附庸国地位,但不论是前苏联时期,还是在今天的俄罗斯时代,蒙古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始终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蒙古发展加强与俄罗斯的传统关系,除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外,更重要的还是地缘政治方面的考虑。蒙古希望通过借助俄国的力量,减轻被中国“吞并”的担心和忧虑。在中俄这个天平上,蒙古这个砝码始终会偏向俄罗斯一方,并且在今后捍卫国家独立和经济建设方面,仍然会更多地积极寻求俄罗斯的支持和帮助。
从俄罗斯方面来说,这个横跨欧亚的大国,其位于亚洲的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远离欧洲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这里有俄罗斯连贯欧亚的交通大动脉“西伯利亚铁路”和乌拉尔重工业基地,这些战略目标的安全所面临的潜在压力,主要来自于日本和中国。而俄罗斯在亚洲地区的主要邻国,面积广大、国力羸弱的蒙古,凭借双方长达三千多公里的边界线,完全可以成为俄罗斯的安全屏障。正是蒙古国的屏蔽,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中国和日本对俄罗斯的战略影响力。所以,从俄罗斯的自身防御要求看,蒙古对它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俄罗斯非常重视蒙古这块具有战略意义的土地,也一直在积极努力地发展对蒙关系。正如俄罗斯媒体所言:“蒙古是中俄两个大国的邻居,战略地位突出。而中国发展太快,作为曾与蒙古有着特殊关系的俄罗斯,不应失去这个屏障和昔日盟友,可把蒙古作为牵制中国的一张牌”。
(三)蒙日关系
日本是蒙古最大的经济援助国,蒙古与日本的交往更多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把日本看作是对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第三睦邻国”。而从日本的角度来说,日本除了由于本土资源贫乏,垂涎蒙古的丰富资源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野心。所以,日本一方面积极争取在蒙古经济上的主动权,努力介入开发蒙古丰富的矿产资源。通过发展与蒙古的经贸关系,日本不仅可以获得一个广阔市场和资源供应国,而且由于蒙古地处亚洲大陆腹地,靠近中亚,远接欧洲,日本因此还可以获得一个进一步向中亚、欧洲进行经贸扩张的内陆中转站。另一方面,从国际关系角度来看,日本发展对蒙关系也是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试图寻求蒙古在东北亚和国际事务中对日本的支持,提高其在亚洲事务中的作用。同时,日本通过加强与蒙古的关系,从而配合美国在欧亚大陆对中俄进行战略牵制,以防止中俄两国过于强大,抑制中俄间可能建立的深层次 “战略性协作伙伴关系”。
在政治上,蒙古与日本两国友好交流互动不断,在很多具体的国际问题上明确表示了对日本的支持。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入常问题上,蒙古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明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朝核问题上,蒙古与日本的观点也保持一致。苏联解体后,日本已经意识到亚太地区权利的真空,借助自己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将影响力渗透到蒙古是日本棋局中走出的重要一步,这样就等于在中国和俄罗斯的后院钉入了一个楔子,能够有利地牵制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战略大国,为将来同中俄的交往中奠定更为广阔和灵活的空间。日本的目的同美国一样,用日本极右势力的话说,就是“把蒙古变成一把指向中俄两国腹地的匕首”。
所以,从地缘政治学的观点来看,虽然蒙古本身不会构成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但一旦被外国势力介入,把它变成其它大国针对中国的桥头堡和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的“前沿阵地”,那将不仅对中蒙经贸合作产生阻碍作用,还会对中国的北方安全造成巨大隐患。因此,中蒙合作不仅仅只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它还是牵涉到众多国家在内,甚至成为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利益总格局的重要一环。
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机遇的推动下,蒙古国在新型东北亚关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如今两国经济的发展结构互补性强,多年来双方通过边境地区的沿边开放带,以通商、互访、旅游、祭祀等方式保持着密切联系。以此为基础,中蒙两国以健康的民族关系和地缘文化为保障,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才能不断深化。双方只有精诚合作,才能实现中蒙两国经济的互利共赢。一个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蒙古,对中蒙地缘战略的和谐、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这既符合中蒙两国共同的战略利益,也能更好地挖掘地缘经济利益,实现中蒙两国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