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为建造马奇诺防线到底花费了多少钱?
2016-04-19翁伟力
翁伟力
一
作为一项规模浩大的国防战备工程,马奇诺防线的建造成本可谓很高。
仅仅在初始设计时,就包含了约100公里长的隧道,需要用到约1200万平方米的土方、约15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约15万吨钢材,还有配套建设的约450千米的公路和铁路。再加上之后陆陆续续修建的一系列要塞,到了1940年战争爆发时,马奇诺防线上已经建成了55个大尺寸加强防御工事(其中有22个位于东北部边境线,23个位于南部边境线)、68个小尺寸加强防御工事(其中有35个位于东北部边境线),约150个炮塔分段及约1500个“大钟”。除了这些工程建筑所消耗的成本之外,在整个马奇诺防线上还配备有约344门各种型号各种口径的火炮,以及其他各型枪支和各种配套武器弹药。
对于各个加强防御工事的平均成本,现在已经难以进行精确有效的计算,因为根据不同来源统计出来的加强防御工事的数量出入相当之大。根据当年的数据进行估算,马奇诺防线上最大的一批大尺寸加强防御工事的成本约在1亿到1.3亿法郎之间,但是,也有一些规模特别庞大的加强防御工事成本远远超过了这一数字,例如,哈肯博格要塞的造价约为1.72亿法郎,而霍克沃德要塞的造价也超过了1.5亿法郎。当然,由于一些工事的建设实际上已经省去了,所以这样的造价已经是被降低了。例如,如果在霍克沃德要塞或者其他一些地方的“堡垒”按原计划建成,成本又将提高。而其他一批相对而言规模较小的大尺寸加强防御工事的成本则在5000万至9000万法郎之间。规模较小的小尺寸加强防御工事的成本相对也较低,大约在800万至2400万法郎之间。相比起这些初始时规划的要塞,后来新建的那一批要塞的成本相对较低,一个大尺寸加强防御工事的成本大约在3600万法郎左右,而一个小尺寸加强防御工事的成本则在600万至2000万法郎之间。
上述的成本只是从宏观上进行的统计估算,具体到各个地方的要塞,情况又会有所不同。比如说,由于地形等因素,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要塞规模明显要小于东北部边境线上的要塞,因而其成本大约也只有后者的一半。其中,在阿尔卑斯山脉地区最大的蒙泰格罗索要塞的成本约为4040万法郎,而包含了整个马奇诺防线上最大的炮台分段的圣艾格尼丝要塞的成本则仅有1680万法郎。在建造阿尔卑斯山脉地区马奇诺防线要塞时,一部分经费是从建造地中海沿岸马奇诺防线要塞的经费中调用的,这是因为由于海拔高度和气候的影响,施工只能在一年中很少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尽管如此,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大尺寸加强防御工事的平均成本也只有约2000万法郎。除了这些加强防御工事,间隔炮台和观察哨的造价大约在140万至220万法郎之间。
而在成本分摊方面,马奇诺防线的东南方向边境线上的要塞建设只分到了总建造预算的大约10%,尽管这一地带拥有同东北部边境线几乎相同数量的大尺寸加强防御工事,但是考虑到两者加强防御工事规模之间的差异,而且在阿尔卑斯山脉地区各种障碍物带的建设也并不需要,这样的分摊比例还是有其一定道理的。
尽管在建造中已经尽可能地简化了设计以降低成本,到防线建造完成时,一共花费了约50亿法郎,几乎是1930年预估计时的两倍。而相比起来,法国在突尼斯南部梅德宁和加贝斯之间修建的旨在防备德国或意大利入侵北非殖民地的马雷斯防线的成本仅有不到2000万法郎。
法国政府由于恶化的经济原因对本国货币进行了多次贬值,因而对防线实际价值的估计就成为了一个难题,但是,根据上面的种种估算,马奇诺防线的建造成本确实相当高昂。不过,脱离了具体情境的孤立数据的说服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妨再进行一系列的对比。而这次,我们同样以齐格菲防线作为范例。到了1938年时,齐格菲防线其实尚未完全竣工,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时刻,德国也已经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二
在原材料方面,仅仅为了修建数量众多的掩体和暗堡,就要消耗大约35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而为了生产这些混凝土,截至1938年11月28日,共动用约700万吨的砂石、50万吨石屑及132万吨水泥。由于边境地区的采石场难以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建造时不得不又从巴伐利亚州、图林根州甚至遥远的斯德丁调运了大量石料。除了这些以外,由于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而很多要塞建造的地域水源匮乏,因而水需要从水源地被运输到建造地域,而为了运输水,几乎每个德国城市都提供了大量的水箱。除了所需要的原料外,在生产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搅拌机也是必不可少的,当时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德国全国约40%的搅拌量在250升以上的混凝土搅拌机都被调用。除此之外,为了在岩石质地形进行施工和挖通坑道,还需要大量的空气压缩机和动力钻。而根据统计,当时用于齐格菲防线施工的空气压缩机数量几乎占到了当时德国全国保有量的60%。但是,即便是在进行了如此大规模的调用之后,工程设备数量依然难以满足施工需要。混凝土的用量相当巨大,齐格菲防线上的钢材料消耗量也非常可观。作为加固结构所用的钢筋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装甲炮塔、装甲隔舱门和其他装甲板的原材料,钢铁的用量需要非常大的钢铁产量作为支撑。在1938年7月13日,德军第二集团军司令部公布了用于齐格菲防线上根据陆军规划所建造的约11860个地堡掩体的钢材料的具体数据(齐格菲防线上的一部分地堡由德国空军修建),其中,仅修建地堡就需要大约47.2万吨钢材,其中有20.8万吨钢筋,还有约13.5万吨钢梁。而除了这些钢材以外,还有约17万吨钢材被用作修建铁丝网、钢筋混凝土质反坦克障碍物(即俗称的“龙齿”),还有各种通信线路。这样加起来,消耗钢材总量将达到惊人的64.2万吨。由于产能不够,截至数据发布时,仅有约5万吨钢材被生产完毕,即使希特勒严令加紧施工,要想满足需求钢材的生产也最早要到当年10月才能完成。
希特勒在1938年秋天又一次提出对齐格菲防线进行加固,因此就需要继续建设由约1064个地堡组成的已经长达46公里的“龙齿”反坦克阵地。“元首”动动嘴,下属跑断腿,根据估计,如果要完成这些建设,至少还需要约10万吨的钢材,由于建造优先级的关系,这些钢材将在1939年的第一季度被提供。也许有些出人意料,除了混凝土和钢筋外,齐格菲防线的建设对于木材的需求也十分巨大。或许与钢筋混凝土相比,木材的坚固程度显得相对不足,但是,在搭建脚手架和窗板时,木材依然可以派上大用场。截至1938年11月28日,在整个齐格菲防线的建造过程中已经使用了约30万立方米的木材,除此之外,还有超过200万根木桩被用于构建障碍物和支撑铁丝网。由于对木材的需求量过于巨大,当地的林地难以满足需求,因而又从奥地利调运来大量的木材。之后,到了1939年,虽然对木材的需求已经大量降低,但是仍然有约15万立方米的木材和约12万根木桩的需求,它们大多被插在地下,用作反坦克障碍物。
即使原材料都被生产出来了,如此大量的骨料、钢材、木材的运输调度依然是一个困扰着德国交通运输系统的大问题。为此,德国人决定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在长距离大宗运输方面,德国境内的运河网络和德意志帝国铁路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可以大体满足需求。例如,砂石的运输大多借助于莱茵河上的驳船,沿疏浚的河道从雷斯到杜伊斯堡。然后,在“托特组织”的统一组织下,再由铁路将其运往目的地附近的车站。到了施工高峰的1938年夏天,平均每天铁路运力都在4500节车皮的规模,这也给当时整个德国的铁路网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而当这些货物被运到车站之后,卡车则继续驳载,直到将其送往最终的目的地现场。截至1938年秋天,共有约7500辆卡车直接受“托特组织”的调遣进行运输行动。
既然建造所耗费的原材料如此之多,可想而知,整个防线的造价也就堪称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建造齐格菲防线,当时德国几乎暂停了所有的大型城市建筑的建造。在1938年7月9日,“西部要塞督察组”正式提交了一份关于齐格菲防线上11888个地堡掩体的初始造价估算。按照这份估算,如果不包括装甲部分,整个防线的造价将会达到约5.2亿帝国马克。而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其他配套设施,比如说防线上的通信网络系统的扩展造价大约为3200万帝国马克,各种前沿障碍物(例如“龙齿”)需要6400万帝国马克,而为建造防线的施工工人修建的大约190个营地则还需1950万帝国马克。上述的造价都是根据各个地堡掩体设施的单价进行计算的,但是,就像第三帝国的很多采购计划案那样,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份估算实在是太过乐观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根据这份估算,一个11型掩体的造价约为55793帝国马克(同时期普通德国家庭房屋造价约为10000至11000帝国马克),但是,这个数字甚至没有将施工工人的劳务成本计算在内。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的准备和浇筑工作都需要大约7到8天的时间,因为工程需要进行380立方米的混凝土浇筑量,这样算下来,完成所有的浇筑工作就需要2660至3040个人/天的工作量。考虑到休假等因素,一个工人平均一年只能工作约180天,这样一来,1个掩体1年的建设就需要15至17名工人,按照每名工人每年最低净收入4200帝国马克计算,那么一来,工人人工支出就有约63000至71400帝国马克。如果再将材料(根据1938年时的物价进行估算,每立方米的混凝土成本约为300帝国马克,仅此一项就将增加约114000帝国马克的成本)、运输及管理等成本再包含进去,再加上1938年规划中增加的地堡掩体的造价,整个齐格菲防线的成本将突破10亿帝国马克。按照1936年1月时的汇率,2.48帝国马克约折合1美元,这样一来,整个齐格菲防线的造价折合成美元大约为4亿美元。(由于之后几十年的通货膨胀等原因,1936年时的美元价值要远远高于现在)这是在任何一个年代都难以忽视的一笔天文数字。
实际上德国方面修建齐格菲防线的开支并不亚于马奇诺防线,而在某些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使用混凝土的总量约为马奇诺防线的2.4倍,使用钢材的总量约为马奇诺防线的2.3倍。当然,如果这样的数字还不具足够的说服力,我们不妨再举一些其他的例子。
三
“一战”后,法国海军在乔治·莱格和弗朗索瓦·达尔朗海军上将的领导下,海军的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1932年之前,法国海军没有新增加1艘战列舰,但是究其原因,与其说是因为马奇诺防线占据了太多的国防预算,倒不如说是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1921年,作为当时海军主要强国之一的法国参加了华盛顿会议,根据后来签署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法国海军仅获得战列舰5艘175000吨、航空母舰60000吨的配额。为此,法国不得不放弃了数艘船台上的“诺曼底”级战列舰。不仅仅是法国,各个海军强国的一批新锐主力舰船都没有逃脱被拆解甚至直接取消计划的命运。
而到了1932年之后,法国海军开始新建2艘巡洋舰——“敦刻尔克”号和“斯特拉斯堡”号,这几乎引发了一场法德之间的军备竞赛。而在此之后,法国又开建了更加强大的战列舰——“黎塞留”号和“让·巴尔”号。1936年之后,法国海军匆匆下了3艘“黎塞留”级改进型“阿尔萨斯”级战列舰及“霞飞”级航母等一系列的合同,到“二战”爆发前夕,法国海军已经一跃成为世界第四大海军力量。海军向来是一个国家武装力量中庞大的“吞金巨兽”,既然法国在建造马奇诺防线的同时还有能力组建起这样的一支大舰队,那么,有关于“马奇诺防线占据太多国防预算”的说法的可靠性也就非常值得商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