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词语盘点活起来

2016-04-19许礼延

关键词:积累课堂效率

许礼延

【摘要】我发现词语盘点的教学一般都不是很重视,很多老师都忽略不教。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词语学会归纳、整理、运用,并立足于学语文、用语文的层面,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词语找到归宿,真正实现“盘点”的意义。

【关键词】词语盘点 课堂效率 积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54-02

人教版小学语文从四年级开始,重点词语不再以课本最后“词语表”的形式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将每组课文中的词语汇总陈列,称之为“词语盘点”。我们常常忽略了对词语盘点的教学,一般只采用“读、写、听”这样简单、枯燥的模式进行教学。试想一下,如果学生连词语都理解不了,又如何谈得上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呢?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首先得从学词语开始、从教词语盘点开始。在这几年中,我在开展“词语盘点”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归类盘点,授之以法

1、按词语内容归类

我们会发现人教版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都能反映同一个主题或内容,具体到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也会体现出这样的特点。那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词语的内容来分类积累。比如,我在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词语盘点”时,我就先让学生自读“词语盘点”,然后同桌之间讨论彼此的新发现,接着引导学生将词语归类,如有的同学发现有关于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闷闷不乐、兴高采烈……有关于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面呈菜色、骨瘦如柴……学生分类后,让学生说说这样分的理由,在说理由的过程中结合着理解这些词语。我发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分析、比较、归纳的思维习惯,有利于学生不断地总结方法,轻松地学习,为学生独立学习进行了能力奠基。

2、按词语结构归类

有些词语的组成结构是有规律的,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读词语,小组讨论,找出本单元词语在结构上的规律,老师再对学生进行指导分类、整理、记忆。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词语盘点”中,很多词语在结构上是类似的,有同偏旁的词语:莲蓬、寂寞、咀嚼……有ABB词语:圆滚滚、胖乎乎、蓝盈盈……有由近义字构成的词语:澄澈、羞愧……我就让学生照样子从词语盘点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对号入座,再根据这些词语的组成特点进行仿写。这样的词语学习,通过读、想、说、写的综合训练,将词语分类识记并进行积累,使新知识充分进入原有经验系统。

二、迁移运用,形式多样

如果仔细去探究每一组“词语盘点”,你会发现有很多值得学生积累、运用的词语。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经常为学生创造活学活用的条件,努力为学生创设运用词汇的语境,让学生把在课文中习得的词语迁移运用到生活中,把习得的大量词语转化为积极语言。

1、变式训练,有效理解

词语积累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运用。如果让学生在多种方法中理解词语,运用词语,那才是真正实现盘点的意义。

(1)找近(反)义词法

给一个词语找近义词和反义词实际上是对这个词语在词义、词性上的全面理解,倘若理解不到位,所选的近、反义词也会有偏差。如可以采用给词语找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形式进行,比如:帮忙——(帮助),悲伤——(悲痛),奇特——(奇妙)等就是利用近义去领会这些词语的意思。像精神抖擞——(垂头丧气),车水马龙——(门可罗雀),这些词语就通过学生思考反方向的意思来领会表达的内容,确保学生清楚明白词义,并会使用。

(2)搭配法

词语运用要做到准确,就要注意词语搭配,搭配得当,用词才准确。根据词语组成合适的词组,不仅是对词语的一次判断理解过程,更是一次尝试运用的过程。如:学习( )、发现( )、( )悲惨等。

(3)猜想法

据义猜想是指有些词语的含义比较难理解,可以引导学生用猜一猜的方法来学习。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一组的词语盘点时,我说其中一个词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思考是哪一个词。这样不仅复习了词语,而且对于这些词语的含义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复习。后来在听写词语时,我又一次用这种方法考验大家,结果,大部分同学能顺利过关。

2、相互考查,事半功倍

学生对考试没有多少好感的,但一旦把考试当成游戏,他们也会乐此不疲。比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词语盘点时,我采用了考一考的方法。我先让学生自学,看看其中哪些词最难。我叫了四个同学上来当小老师考大家,让他们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来默写。大家积极性很高,可第一次考试,只有一半人过关了,小老师得意非凡。第二次,基本过关,只有一位同学没过关。学生识记词语的水平明显进步了。可见,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学习效率真是事半功倍。

三、创设语境,活学活用

为了让学生能灵活运用词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运用词汇的语境。

(1)选择词语,概括内容。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我先出示本课的词语:乖巧、围裙、 硬币、裂缝、橱窗、甜蜜、圣诞树、饥饿,再让学生自由读这些词语,然后让学生选择一些词语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的学生就这样概括:小女孩的旧围裙里兜着火柴沿街叫卖,可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在饥饿与寒冷中,在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姐姐的甜蜜的幻觉中,她凄惨地死去了。这样学生不但会运用本课的词语,还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真是一举两得。

(2)联词组段,理解词语。有时,我还会采用联词组段的形式,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练习说话,比赛谁运用的词语多。这种改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大家兴味盎然,刚开始有的同学能用上三四个词语,说一个长句子。后来同学们都争先恐后,越说越多,几乎把整个盘点中的词都说完了。这样的形式往往能激起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理解运用词语。

总而言之,重视“词语盘点”,要使词语盘点有效化,我们就得把它渗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地理解词语的妙处与内涵,达到举一反三,最终达到运用的目的。让我们本着“用好教材”的理念,仔细地琢磨每一组“词语盘点”呈现的特点,运用规范科学的教学策略,让“盘点”真正发挥作用,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常汝吉《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1.7

[2]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

[3]薛法根.《推敲新课程课堂》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6.1

猜你喜欢

积累课堂效率
浅析如何进行高效率的初中英语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语言的积累
如何利用好课堂的四十五分钟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