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写作中的“转化”技巧初探

2016-04-19龙潇

关键词:转化

【摘要】众所周知,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学生作文时,对作文素材的理解和使用往往深陷于单一化、片面化、扁平化这三个泥潭。如提到屈原就只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文学家,纵身一跃跳入了汨罗江。说到文天祥,大家的心目中只想得起他在《过零丁洋》里那脍炙人口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这样的作文难免内涵匮乏、思想肤浅、缺乏新意。那么,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旨在探究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并且尝试着去解决此问题。

【关键词】转化意识 转化层次 片段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59-02

笔者以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在作文时缺乏转换意识所致。转化意识,简单来说,就是能将写作素材的内涵与现实生活的内化进行有机的结合。如果应用得当,定可妙笔生花。关于这一点,有学者曾经提出了“读写循环”的一个策略:“在教师的指导之下, 通过精读教材中的文章(或教师选择的代表性文章), 让学生掌握读出文章深层含义的规律性并带着这种规律性大量阅读教材之外的文章, 同时学会阅读出他人文章的写作构思并迁移到自己的写作当中, 然后创写一篇自己的文章。”[1]

借着这种思路,现以一篇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里提到的小诗《箜篌引》作为写作素材举例如下:

作文主题:①尊重;②山;③苦趣

写作要求:三个不同主题都要用《箜篌引》这个素材来写。

(一)

作文素材思想转化的第一个层次是,使作文的主题与要使用的素材产生直接关系。如上述三个题目里的“尊重”可以这样运用:

“尊重”片段写作

尊重,应源自个人心底里虔诚的呐喊,源于心悦诚服的悦纳。散文大家梁实秋与鲁迅先生曾进行过著名的笔战。他在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因公车上书、戊戌变法而一举成名的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演讲时,现场给听众背诵了《箜篌引》这首小诗:“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意思很简单:一个人想要去渡河,另一个人在后面劝阻,可那人执意要过河,最终渡河人被河水淹死了,这让人怎么办呢?尽管这首诗浅显易懂、不言自明,但梁启超先生在朗诵时却泪满衣襟、饱含深情,这究竟是为哪般呢?是因为他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叫做谭嗣同的人,一个为中国维新变法流血牺牲的人。更确切地说, 是为了他的战友。谭嗣同就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悲情“渡河者”,梁启超正是渡河者身后的“劝告着”。当戊戌变法失败后,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舍生取义,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佳话。而那时的梁启超却选择了逃亡日本。再次读到《箜篌引》,再次想到谭嗣同,梁启超的心里其实满是尊重,他从心底里为这位英雄呐喊,为自己的战友所诚服。这是为国家民族而流血牺牲的大情怀、大气魄!

(二)

作文素材转化的第二个层次为,使作文的主题与将要使用的素材产生关联,当然这时的联系往往是间接的,需要运用比喻、象征等写作手法将这层间接联系挖掘出来。

上述三个题目里的“山”看似与《箜篌引》风马牛不相及,实则不然:

“山”片段写作

山,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文化源泉。从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到毛泽东的“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承载了太多太多我们无法割舍的文化内涵,所以,显得厚重与深沉。

记得散文大家梁实秋先生,也就是曾和鲁迅先生有过著名笔战的那位学者,在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里,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因公车上书、戊戌变法而为世人所熟知的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演讲时,现场给听众背诵了《箜篌引》这首小诗:“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说的事情很简单,就是一个人想要去渡河,另一个人在后面劝阻,劝阻他不要过去。可是那人却执意不听,最终落得个渡河而死的下场,这让人怎么办呢?

箜篌这种乐器酷似如今的竖琴,它早已是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到徐陵《玉台新咏》中所选的《孔雀东南飞》,再到梁启超先生所引用的白发狂夫的《箜篌引》,所有这些都让箜篌积淀了厚重与深沉的文化因素!梁启超先生在这种厚重与深沉的环境氛围里,其实想到的不仅仅是这首诗歌,更多的是诗歌背后他的战友谭嗣同,面对戊戌变法的失败,谭嗣同用自己的鲜血告诉了梁启超中国前行的方向,这些流下的血在梁启超先生的眼里日益聚集,凝结成厚重与深沉的积淀。在谭嗣同的鼓舞下,梁启超先生不断积累、升华。甚至把名字改成了“饮冰室主人”始终心忧天下,为后世留下了如《少年中国说》之类的许许多多厚重而深沉并且振聋发聩的文章。

(三)

以上,我就作文素材思想的转化举了两例。可是还不够,因为这两个技法无论如何高端都难以使之与“苦趣”这个作文题产生任何瓜葛。仅从字面上看,这个主题的写作至少要包含两个要点:一是苦,二是趣。当然,“苦”并不难写,只要将我在示例一、二中的技法稍作变通就可信手拈来。难就难在如何让“箜篌引”这个小材料体现“趣”。如果硬要学生从这则材料中看出它与“趣”联系,那可真太为难他们了。所以,这里有必要提及作文素材思想转化的另一个更加高端的技巧:

作文素材思想转化的第三个层次。在作文主题和需要使用的素材之间既没有直接联系,又没有间接联系时,我们需要跳出素材本身,追本溯源。只有找到这个素材本身所处的上下文语境,才能诱发柳暗花明般的顿悟。

在着手“苦趣”这个主题的写作之前,我们先跳出《箜篌引》这一素材本身,通过c查阅资料,我们不难知道这一事实:梁启超的演讲,就是体验中国韵文里头的情感。他体验到了这种情感,他有情感地把这种情感演讲出来。中国韵文里头的情感,还有梁启超演绎中国韵文里头情感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听众,吸引了众多听众之“铁”。[2]

梁启超先生的这次演讲主题,如他演讲稿中所言,是要表明:“向来写情感的,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像吃橄榄的那点回甘味儿,为我们中国文学家所最乐道。但是另有一类情感,是要忽然奔迸一泻无余的。”分析到了这里,我们就不难在《箜篌引》这一素材和“趣味”的“趣”之间建立起些许联系了。

其实,在《奔迸的表情法》演讲中,《箜篌引》只是为了表达情感奔迸的一个小例子而已。在这个例子之前、之后梁启超先生还例举了大量的例子,比如中学生都学过的《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前文中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只用了两句话便把荆轲对于国家、对于朋友的万斛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后文中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也在很短的文字里使英雄末路的儿女情长喷薄而出。

至此,梁先生演讲的目的已不言而喻,他是要通过举例子来表达中国韵文里所运用的那些“奔迸的表情法”。我们在学习这些文章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像梁启超先生那样将所有诗歌用这么一种清晰明了的思路给总结出来,而往往在文言文教学中给学生留下枯燥的概念。

“苦趣”片段写作

苦趣、苦趣,意思就是苦涩中有趣味,趣味中又包含着苦涩。套用上文的模式,我们可以这样写;记得散文大家梁实秋先生,也就是曾经和鲁迅先生有过著名笔战的那位学者。他在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因公车上书、戊戌变法而一举成名的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演讲时,现场给听众背诵了《箜篌引》一诗,他饱含深情、泪满衣襟,这是为何呢?是因为他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叫做谭嗣同的人,一个为中国维新变法流血牺牲的人。更确切的说, 是他的战友。当戊戌变法失败后,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舍生取义,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佳话。再次读到《箜篌引》,这时,梁启超的心里满是苦涩,他想起了戊戌变法以来的种种辛苦。多少人因为这次变法而流血牺牲,自己的战友在千钧一发之际选择了舍身取义,他本人却选择逃亡日本。有时候,选择生存可能要比选择死亡更加需要勇气,因为死亡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而生存却要承受一辈子的心里煎熬与心里苦闷,我想这时候包括梁实秋先生在内的所有听众都从他的讲述中感受到了这种苦闷与苦涩吧。

可是,这只是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梁启超先生把自己心中的这种苦涩转化成了他对于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韵文的深度钻研。梁实秋先生所听的这次讲座是这个大主题下的小主题——《奔迸的表情法》。这次演讲主题,如他演讲稿中所言:“向来写情感的,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像吃橄榄的那点回甘味儿,为我们中国文学家所最乐道。但是另有一类情感,是要忽然奔迸一泻无余的。” 我们在学习这些文章时,很少有人能像梁启超先生这般能将所有诗歌用这么一种清晰明了的思路给总结出来,而往往在文言文教学中给学生留下枯燥的概念。但经过梁启超先生这么一梳理,加上他本身的博闻强识与风神潇洒、抑扬顿挫与心忧天下,难道还不能让现场包括梁实秋先生在内的所有听众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趣味吗?事实证明,梁启超先生这次演讲之后,很多听众都对以中国韵文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梁启超先生的演讲,苦涩中有趣味,趣味中又包含着苦涩。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像《木兰辞》最后一句所言:“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作文教学中转化素材思想的三点思考。若能深谙其意、闻一知十,并身体力行、诉诸以笔,相信假以时日,定会有所脾益,走出本文开始提到的那三个作文误区。

参考文献:

[1]李方安.作文教学中的语言转化[M].基础教育,2009(6).

[2]徐江.体验“生命之奥”:情感的魅力——解读《记梁任公先生 的一次演讲》[M].语文教学通讯,2011.

作者简介:

龙潇,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一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曾在《光明网》《试题调研》《吉中春秋》《边城报》等报纸杂志发表文章。2015年7月已通过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个人教育类专著《名人讲座 成长良药》。

猜你喜欢

转化
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策略
大学生外在压力的转化研究
引例浅谈导数应用中的转化策略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