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中情境教学策略探讨

2016-04-19卢海燕

关键词:情境教学新课程小学数学

卢海燕

【摘要】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进行阐释,提出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教学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20-01

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已经越来越深,难度越来越大,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单靠传统的黑板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升学的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情境教学方法必须引起重视。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出贴近生活,新奇有趣,有助于理解和消化知识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培养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及知识对生活的帮助,感受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真正发挥情境教学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的长久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一)情境教学的内容应体现问题性

我们所创设的情境应该有一定的预知能力,即在创设情境之初就要考虑到哪些情境能够很好的展示教学内容中的问题,把问题体现在情境中,利用情境来解决问题。比如关于扩大分数认识的一节课,对于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来说,在讲课之初他就会意识到学生会把分母本来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误认为是整体的个数,这在以往的教学中曾多次遇到,所以就要针对这一问题创设有利于解决该问题的情境,或者改变整体的个数让它与份数有所区别,或者暂时不展示整体的个数,让大家在对分母表示的意义达成充分的共识之后再引导大家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明知学生会在这里出现对知识的误解却还要将他们引入误区。对问题的预知能力,这对老师来说是个很高的要求,它要求老师有充分的教学经验和足够多的平时积累,也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只有多思考、多比较、多尝试才能将这种预知能力在需要的时候发挥出来,从而达到课堂的良好效果。我们作为知识的传递者,一定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切忌为了达到课堂的表面成效而有意的回避问题,如果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会阻碍学生对于更深层知识的理解与获取,并且误区一旦在最初形成是很难再进行纠正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发现问题、预知问题并利用教学情境体现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境要有连贯性

这里所指的连贯性是针对一节课而言,在一节数学课上我们不可能只创设一个情境,我们必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引入多个阐明问题的情境,这时,切忌引入的情境过于凌乱,热闹有余,实用不足。在听过的很多公开课上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准备了很多的工具,摆了满满一桌子,这也充分体现了老师对这节课的重视和准备的充分,但是他却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的思维会有一个惯性,在他们已经习惯了其中一个情境的时候是很难被打断去完成老师另一个情景所布置的任务的。于是一节课就是老师不停要求学生做这做那,稍微快一点、头脑灵活一点的学生勉强能够跟上老师的节奏,而其余大部分学生都在为了配合老师手忙脚乱的摆弄自己的工具,甚至有的学生因为干脆跟不上老师也不明白老师的意图何在竟然开始走神,老师让准备的工具正好成为了他们走神的好玩具,一节课显得杂乱无章,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老师走到东大家就茫然的跟到东,老师走到西大家也尾随到西,根本谈不上思维的发展与创新的培养。整堂课虽然热闹但是没有思维的碰撞与升华,可以说这样的数学课时效性很差。而成功的课堂情境应该是像剥洋葱一样,实质内容应该层层展现,本质问题应该被个个击破,学生的思维会随着情境的开展而层层提高,当最后直指核心问题时,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应该达到顶点,这节课所要阐述的内容呼之欲出。这就要求老师设置的情境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要有自己的连贯性,这样它所体现的问题才能有连贯性,那么学生的思维才不会被一个个跳跃的环境所打断,才能体现出知识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才能保证整堂课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这样更有利于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建议

(一)重视情境的体验性

体验即亲身经历,实地体会,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且更加容易理解和再次运用,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主张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获得经验,强调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些都说明着情境与体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脱离了体验的情境则只是无趣的场,带不来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与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情境的体验性,可以让“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等知识内化在学生的头脑中,由迷糊到清晰,帮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的作用,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充分发挥“民间数学”的价值

“民间数学”是人们在历史积淀中、在日常经验中形成的数学文化,是来源于生活的数学,在教学中有着更重的情境性,虽然不同于学校数学但存在着一定的科学性和价值,是学习数学知识一宝贵资源。对学生而言,课外数学知识面拓展得益于民间数学,其也有利于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的发展,本身也蕴含着数学思想,例如“石头、剪刀、布”包含着公平性与概率的知识;对教师而言,将民间数学与学校数学知识相结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优化知识的呈现方式,同时更加流畅的创造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熟悉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情境设置要有适切性

情境设置要有适切性,是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情境的创设要切合当今教育实际,内容要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过难或过易都不适合。情境教学中举例的适切性表现在:一、情境举例的变化维度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影响,由于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喜欢将概念一一对应,如在教减法时,教师若陈述:减法就是……如:6-3=3,但是部分小朋友会误认为减法中减数和差是一样的,出现概念错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生活举例的多维性,最基本做到将同知识的不同举例做出陈述。二、情境举例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要达到的成效,对相同的知识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案,但都要以教学目标为方向,新手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铭记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跨越自身与学生知识储备之间的鸿沟,备课时清晰认识教学目标。

情境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就有了具体、形象的与教育理论相匹配的教育事实,通过从“境”入手,以“理”入心,实现教理与教例统一,使抽象的数学变得有趣可爱起来,但在实际运用中教师要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注意情境教学创设的体验性、适切性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等,真正的发挥情境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段欣欣.小学数学情景教学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

[2]李金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探析[J].小作家选刊,2012(6).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新课程小学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