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巴赫钢琴作品的典型特征

2016-04-19许光巧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钢琴作品巴赫特点

许光巧

摘 要 被誉为“近代音乐之父”“古典大师”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是西方音乐史巴洛克时期德国的一位音乐巨匠。他的作曲手法严谨、先进,为音乐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时期的过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从中可以看出巴洛克风格在巴赫身上的完美展现,以及复调音乐作品发展的方向。本文针对巴赫音乐的作曲技法、多元性的内容、体裁形式、深邃的思想性和人文性等创作特征和意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巴赫 钢琴作品 特点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1巴赫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国作曲家。巴赫的创作博大精深,据不完全统计,他的作品共有1000多部,有800多首属于严肃乐曲。其中包括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近300首的大合唱曲,至少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巴赫在进行音乐作品创作时,他萃取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并将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极为和谐地融为了一体,成为了西方音乐融合的开山大师,对后来整个德国音乐文化以及世界音乐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巴赫钢琴作品的特点

2.1十二平均律的运用

十二平均律也被称作“十二等程律”,它是指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八度的音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而且这些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在“十二平均律”中,音乐中的几个主要和弦音符,跟自然泛音序列中的其它几个音符只有极小差别甚至完全相符,其中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巴赫钢琴作品中就广泛使用了十二平均律,他的钢琴作品风格主要讲究不同旋律的对称性与平等性,乐曲大部分都是在平稳中进行的。例如,他创作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就被称为音乐里面的“旧约”,这主要是因为巴赫在平常的创作中非常强调逻辑性。在《平均律钢琴曲集》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音乐文献巨著中,巴赫在各个音阶的音级之间保持着同样的比例关系,并运用了纵向可动对位和横向可动对位的复调手法,把复调技术发展到了令人神往的艺术境地。

2.2注重旋律线条的指法

巴赫的钢琴作品主要以旋律线条流畅为重点,并以此来进行指法编排,因此在实际弹奏的过程中,演奏者经常会发现有一种指法不顺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于巴赫在创作过程中,过于重视旋律感而忽略了手法上的顺畅感而造成的。巴赫钢琴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就在于它是由几条声部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与进行,而每条声部都是不能忽视的,所以在弹奏过程中它的指法比较多变,甚至让演奏者感觉到别扭,例如,经常会有4指从5指上面绕过去,也有5指从4指下面插过去等。另外,被视为晚期巴洛克乐器的“风景”中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就有巴赫关于指法的更完整的运用。他推广了小指与拇指的用法,并主张以手指弯曲的姿态来进行演奏。此外,巴赫还将“连音触键法”和“手指调换法”用到了钢琴弹奏中来。

2.3注重钢琴作品的复调性

《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被认为是巴赫钢琴作品的巅峰之作,也被认为是一部充分体现巴赫音乐形象和巴洛克音乐风格的大百科全书。在这部作品中,巴赫高超的复调技巧和手法都得到了充分表现。巴赫的音乐绝大部分以严谨的复调写成,其音乐演奏方法大体上主要是通过掌握旋律线条、声音层次的变化和对比等方面展示的。巴赫的复调更大限度地发挥了旋律与旋律之间、音与音之间、横向与纵向的关系,并运用富有逻辑性和哲学性的手法,构成了其钢琴作品感情充沛、构思严密等特点。

3巴赫创作的典型人文创作和思想内涵

3.1巴赫钢琴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在文艺复兴后期生活的巴赫,受到了早期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在他的音乐创作中,特别注重人文关怀,同时又注重人的理性。作为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恰好反映了这一时期音乐的特点,他的音乐充满了装饰性元素、具有雄伟的风度,吸取了意大利和法国的先进音乐表达技法,充满了强烈的“以人为本”的思潮和人道精神的内涵。

3.2巴赫钢琴作品的宗教性和哲学性

巴赫处在一个宗教非常盛行的时期。当时,新教得到了发展,其既根植于圣经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又注重把人和人的个性放到突出的地位,这样的宗教也进一步加强了巴洛克音乐的浪漫主义倾向。堪称“宗教艺术家”的巴赫通过音乐将宗教融入音乐之中,将最博学的艺术家流行曲调融入其中,形成赞美诗等音乐。同时,受启蒙运动影响,巴赫又将宗教上的思想和科学上的唯物思想完美结合起来,致使他成为了能够吸收宗教思想、又能具有自由思想的音乐家。他的传世之作《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等,最带有宗教的色彩,又超越了宗教仪式音乐的局限,集中体现了巴赫作品的深刻思想。

4结语

巴赫是音乐的集大成者,他的钢琴作品将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紧密、和谐地联系在一起,打造了一部完美、详尽的音乐百科全书,富有时代内涵。在实际演奏巴赫的作品时,我们既要清楚巴赫钢琴作品的弹奏特点,又要理解巴赫作品的创作特点及人文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完美地感受和展现巴赫的钢琴作品魅力。

参考文献

[1] 张大胜.钢琴音乐研究[M].上海:光华出版社,1989.

[2]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3] 余志刚.音乐的大海巴赫[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 [匈]约瑟夫·加特.钢琴演奏技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5] 林华.我爱巴赫——巴赫钢琴弹奏导读[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 叶松荣.西方音乐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钢琴作品巴赫特点
巴赫
OEHLBACH(奥勒巴赫)MATRIX EVOLUTION
西方钢琴音乐作品的二元性探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西方近代音乐之父巴赫
论巴赫音乐的多重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