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新思路
2016-04-19蔡火光
蔡火光
【摘要】随着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要有自己的特点,需要结合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情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设有利于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兴趣,更有利于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本文对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 体育课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12-01
强健的体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中职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自觉锻炼的意识不强,思想相对懒散,所以必须重视体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展示个性和特长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为更快的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下面浅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中职学校体育课改革的重要性
根据当地的体育教学状况,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让大部分学生在体育技能,强身健体,学习兴趣上有较好的收获。特别是我们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线技术人员,对学生的身体机能、力量、协调有着比较重要的要求。因此,为全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合理设置适合中职学生专业特点的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的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中职学生入学后,专业方向基本确定,专业学习的特点客观上对其身体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体育教育的内容也应随之改变,如果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任然按照普通教育进行,那样会缺乏针对性,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中职学校有针对性的开设体育课的教育内容刻不容缓。
二、体育课需要为学校的专业设置服务
中职教育专业构成多样性,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的工作性质,从跨出校门开始,就受到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的挑战,因此学生需要掌握符合专业特点的身体要求和锻炼方法,比如我校建筑、汽修、机械专业,走上岗位后大部分学生要到建筑工地,车间工作,对上下肢力量,耐力、协调的要求比较高;学前教育专业要走上教师的岗位对形象气质、柔韧协调有着较高的要求;财会、计算机工作性质处于长期伏案工作,缺少运动,处于亚健康状态,对腰腹肌、颈椎、腰椎的伤害比较明显。我们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工作特点,制定体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体育锻炼方法,开设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三、体育课教育计划和内容的制定
中职学校有着自身的专业特点,所以要给学生提供合适的锻炼方式,比如建筑、汽修、机械的学生,以男生为主,专业特点对上下肢、手臂力量、柔韧的要求比较高,以开设篮球、足球、武术、单杠为主,中间多穿插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好强的心理特点;学前教育专业基本上是女生从事教师岗位,长期面对小朋友和学生家长,对形象气质、柔韧、协调的要求比较高,应开设体育舞蹈、健美操、体育游戏为主。财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男女各有,工作性质以长期处于伏案状态,对腰椎、颈椎、肩、的伤害比较大,往往这类人在室内工作,缺少运动,处于亚健康状态,应开设太极拳、健身操、羽毛球、乒乓球为主,对修身养性,针对性锻炼的效果比较好。根据省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完全要学生凭借兴趣爱好自己选择,肯定会给课程的开设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内容时,需要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玩中学,学中乐”这一理念,让学生在不影响学习兴趣的情况下选择真正适合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身体素质。
四、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应试教育过程中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初中阶段需要中考其中体育有着一定的分数比例,所以学生是为了分数而运动,一旦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就释放了压力,对传统的跑、跳、投产生了抵触心理,就会变得懒散,不喜欢运动,甚至是厌恶这些枯燥的锻炼方式。所以,现实中,我们面对的是优越条件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好奇心、攀比心、面子重的学生,尤其是中职学生相对素质较差,学习主动心不足,学习态度有待提高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利用好课堂教育,展现魅力,调动现阶段青少年的这一方面心理特点,针对性的开始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身体好,而是要把锻炼的方式方法传授给他们,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五、学校和教师的支持
开展体育课选择性教育是传统体育一项根本性的改革,必须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和体育教师的全力配合,学校需要制定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完善场地器材等相应设备,为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硬件基础。学校更需要为体育教师创造培训机会,外出交流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总之,中职学校体育课选择性教学改革是现实需要,我认为根据职业学校专业特点来开展体育教学内容是新时期中职学校体育课的关键所在,现阶段学生一直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解决和完善体育课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黄璐.从中职学校特点探究中职体育教学改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