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自主管理教育的研究
2016-04-19赵红艳
赵红艳
【摘要】低年级小学生存在心理低龄化、学习习惯差、学习主动性极低的特点,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自主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关键词】低年级 自主管理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06-02
自主管理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班级管理实践,它的核心思想在于体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形成一种自主管理的意识,促进学生主动采取行为来控制个人的学习习惯和行为,继而形成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局面。学生自主管理是学校励志教育的体现,但并不是说自主管理是任由学生管理,老师的引导和监督也是不容忽视的。低年级小学生存在心理低龄化、学习习惯差、学习主动性极低的特点,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自主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一、以生为本,搭建学生自主管理平台
环境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至关重要,在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下,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该进一步的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形成自主管理意识的平台。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心理状态、学期,实际自主管理的能力,除开了学校必须实施的共性自主管理项目,例如中餐、出操、放学排队等,申报一些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又能彰显出班级管理特色的项目。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角色体验十分感兴趣,因此,可以再班级管理中设置自主申报班干部岗位,并采取轮流制、合作制。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申报岗位写出申报理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轮流合作班干部值日表,通过多人合作来管理班级一天的活动,并且通过让学生自己拟定相关岗位的职责,这样在他们进行一日值班的活动中,能够了解什么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
二、激励评价,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积极性
低年级小学生的自主管理往往需要教师进行激励评价来提升其积极性,一方面采用多维度的评价活动,通过自评、师评、生评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自主管理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度较低,通过相关的评价活动,并融入一定的自主管理行为的知识,采取情景教育的方式,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形成对某些行为或者习惯的自主管理的认知。
例如可以采取《课堂红绿灯》的活动,将交通小常识来融入到自主管理中来,将交通红绿灯分别对应了课堂上的错误行为、正确行为,教师准备一些道具卡片发给学生,例如课堂讲小话、课堂吃东西等,教师模拟交通灯在讲台上通过不断的调整“红绿灯”的卡片,让学生选择对应的卡片。在每一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的选择进激励性的评价,并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相互的行为评价,让学生们找出日常学习过程中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根据教师的引导获得正确的认知,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参与管理,自主管理,增强习惯养成意识。
三、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自主管理的全面性
家校合作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阵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许多学生在班级生活中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自我学习态度、行为习惯,但回家之后一切又打回原形,这种现象十分普遍,而深究原因,则是家庭对于学生自主管理的缺位。许多家长认为学生学习一天,十分劳累,因此回家后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置之不理。
针对低年级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较弱的现象,学校或者是班级都可以安排家长一月一次的家长学校学习,对家长进行培训,更新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自主管理的教育,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促进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
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新时代培养出全面发展综合性人才的必然要求。在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来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活动平台,并适当的进行激励评价或者是挫折教育,结合家庭教育,实现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全面的自主能力提升的管理。
小学生年龄小,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自律性的维持度很短暂的反弹现象,教师应该需要反复的进行提醒和干预管理,进一步的摸索出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措施。对于如何提升小学生低年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郭永玉.马斯洛晚年的超越性人格理论的形成与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4.
[2]蒋水清.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