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取

2016-04-19梁爱武

新课程·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校本课程

梁爱武

摘 要:音乐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陶冶学生情操,为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学科。所以,为了展现音乐课程的价值,也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做好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取。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以及学生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音乐;校本课程;组织和选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开发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音乐校本课程常常被忽略,开设的音乐选修课只会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自学,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其价值。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也为了确保音乐课程价值实现最大化,作为一线音乐教师,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价值,并从多方面入手,来组织和选取校本课程的内容,为学生的健全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如何做好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取进行论述,以促使学生在音乐价值方面的展示,在实现音乐课程教学目标最大化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一、何谓校本课程

所谓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完成国家规定的基本课程之外,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以及学校的资源,开发出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音乐课程。简单地说,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决定并由教师开发出来的课程,目的就是要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为什么要开展校本课程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仅仅靠教材已经满足不了了,而且也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护。所以,在课程改革下,我们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充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进而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大幅度提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说明为什么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开展校本课程。

1.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音乐课程的存在价值就是要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感受到音乐的价值,同时,也促使音乐真正成为学生健康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通过利用当地的文化、学校选修课的相关内容等来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中看到音乐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对学生的健全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2.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是音乐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教材是国家统一的,即便是涉及到我们当地的音乐文化也是有限的,所以,开展校本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展现我们当地民族文化的价值,目的就是要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开展校本课程的价值,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对学生的健全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有效开展校本课程,充分发挥选修教材的价值,以为学生综合而全面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三、如何做好音乐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取

1.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取中,我们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组织和选取恰当的校本课程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课堂参与度,进而展现校本课程的价值。

例如,在上选修课《枉凝眉》时,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提高音乐的学习效率,在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取中,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相关的“红楼梦”片段,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视频展示中找到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随着音乐的响起走进“大观园”,走进宝玉、黛玉的世界,进而感受旋律的古朴和典雅,同时,也能展现校本课程的价值,使学生以积极地态度走进音乐课堂。接着,为了充分展现校本课程的价值,在结束这首歌曲的教学之后,我还引导学生学习这首具有中国风的情歌《许我一个红楼梦》,并将两首歌进行对比,通过鉴赏来真正体会《枉凝眉》中所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进而在全面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音乐无处不在,引导学生学会在影视剧音乐中体会音乐包含的思想情感,进而为学生良好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2.从当地的文化入手

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展现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在传承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而且,民族文化的纳入也是校本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作为一线音乐教师,我们要从当地的文化入手,将我们广西的民歌带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同时,也使学生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开发中,我将我们广西壮族的民歌带入了课堂,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歌曲中感受到音乐的存在价值,进而促使音乐成为我们情感表达的手段之一。所以,在教学时,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一来是因为这首歌被大部分学生所熟悉,二来能够让学生对民歌的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传承意识。接着,我引导学生学习了“黑衣壮民歌”,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感受黑衣壮丰富的民歌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就在我们身边,感受音乐的存在价值,进而使学生在感受黑衣壮民歌或高亢嘹亮、悠长深远,或抒情委婉、低沉古朴,犹如天籁之音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壮族的风情。当然,将我们当地的文化作为校本教学内容,并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欣赏中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

3.从终身发展方面入手

为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音乐教学的价值体现,也是学生健全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在内容的组织和选取中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音乐的意识。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呢?在我看来,就是让学生喜欢自己喜欢的音乐。众所周知,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手,都有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也就是说,有人喜欢周杰伦,就有人喜欢林俊杰。不同的学生喜欢的音乐不同,不同年龄段的同一个人喜欢的音乐也不同。所以,在校本课程组织和选取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听好音乐,并在音乐中找到能够给自己“指引”方向的音乐,进而使音乐真正成为我们一生的朋友。

四、在校本内容组织和选取时需注意的问题

作为一线音乐教师,我们要想确保校本课程内容的价值实现最大化,除了组织和选取恰当的内容外,还要注意一些问题,以确保所选取的内容价值得以真正释放。比如:在内容的组织和选取中,我们需要注意内容选择的有效性,即:一些教师为了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选择的内容根本不适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如:一些教师将太多的爱情歌曲带入了课堂教学。又如:教师在校本课程内容组织中并没有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利于校本课程价值的实现,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下,音乐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好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进而在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蒋一禾,朱华琴.高中音乐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对策[J].艺术教育,2011(04).

编辑 杜嫣然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校本课程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育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