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三数学的解题教学方法与策略
2016-04-19范瑞红
范瑞红
【摘要】高三是整个高中最重要的阶段,数学作为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一门学科,学生面对多样化的数学题,怎样才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正确解答呢?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三数学 解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42-01
要想更好地提高高三数学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解题方法至关重要,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今后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培养和提升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要让学生们提高学习效率,并稳步提升其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就必须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将学习看作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是教师们的重要任务。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们一定要重视高三数学解题教学的方法。以便能够使学生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下面笔者就高三数学解题教学的方法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回归课本,变式例、习题,强调解题规范性
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是来源于教材且高于教材的,不论试题怎么变化都会依纲扣本,“本”当然指的就是课本。课本的试题大多都蕴涵着丰富、深刻的背景。高三数学解题教学要回归课本,注重落实基础,但回归课本不是简单的把课本上面的知识进行归纳,而是要在掌握课本基础知识上进行质的飞跃,因为只有根基牢固了,才可以学会变通。
2.创新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能力
当前数学命题的言辞非常新颖,但是无论如何,解题的知识点和方法永远都不会变,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因此,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审题,这是正确解题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题目所给和隐含的相关解题信息,全方位思考,善于进行知识点的联系和搭建。在解题之前,要仔细浏览题目,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和数据。教师在解题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难度大的题目,组织学生进行研究,然后予以指导,纠正误区。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高三数学的学习和复习难度比较大,学生能否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高考题型日益新颖,只有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性,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在掌握基本题型的同时,要丰富题目类型和加大练习量,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游刃有余地解决复杂多变的题目,在解题中要让学生善于去联想相关的一些知识点,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思考,灵活地运用各种解题方法和思路去解题,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更好地提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三数学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教师不能仅仅将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传授给学生,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灵活的思维能力。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讲题模式,不能一味的去讲题,要把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充分地引导出来,让学生们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可就某一典型题,教会学生大致的解题思路。一方面,碰到复杂难解的题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题目分解,逐步解决,环环相扣,最后综合起来正确解题;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联想,题目的外在形式可能多种多样,但实质的东西都是共通的,要善于发现其中的联系,寻找最佳解题思路。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不同的解题方法,更能极大地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将典型试题与教材例题相结合
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些高三教师偏重于让学生在课下多做一些试题,从而使学生可以在试题中找出一些规律,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高考试题的宗旨是以教材的基本内容为根本,在教材试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和提高。所以,在今后教学中,我们要把典型的试题和教材例题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们从对教材例题的分析中,不断学习解题的规律和技巧。
4.解题方法多样化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一题多解的能力。努力尝试一题多解,不仅能够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可谓一举两得。
如:复习“三角函数求值”问题时,可选择如下问题:已知6sin2a+ sina cosa -2cos2a=0, a∈[π/2,π),求sin(2a+π/3)的值。
引导学生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探究问题的解法:
方法1:先求a的函数值;
方法2:先求2a的函数值;
方法3:先求a+π/6的函数值。
上面三种方法是类似的,均可利用因式分解、弦化切、降次变换等技巧,将题目所给的三角函数式变换为关于某个变量的三角函数式,再通过灵活运用三角函数的性质,便可求出所求的值。
总之,对于高三数学的学习,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还应学习更多的解题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学好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李培颖.高三数学解题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J].数学通讯,2012(02).
[2]龙炬.有关高三数学解题教学分析[J].中学时代,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