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读议写”案例谈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
2016-04-19李子欢
李子欢
【摘要】当前我国英语教育缺乏对人文教育的重视,本文以人文教育理念为指导,介绍了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读议写”课程体系,该体系加入了人文教育元素,从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进,适应了当前我国对英语综合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英语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读议写”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24-02
一、引言
人文教育是指通过向学生传授人文学科的知识,使其提高自身人际交往能力,认识世界、适应社会。英语按照学理的划分是属于人文学科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教育中的人文内涵越来越少。因此,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已经是我国外语教育需要改进的主要问题。
二、英语教育的发展及英语专业的人文特性
(一) 第一阶段英语教育——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基础教育
英语一般被人们视为一种工具,提到英语首先会想到其实用性而非学科性。高职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其中规定教学课程的百分之八十是体现英语专业的实用性及工具性的。按照这种教育形式教育出来的英语专业的高职院校生,英语基础听说读写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与其他人文学科专业的学生(比如法律、经济专业学生)相比,仅仅体现了英语应用方面的优势,而在知识结构、思维创新和深度方面都有一定差距。这与英语专业培养中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关系。
(二)第二阶段英语教育——以职业为导向复合型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企越来越多,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外语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新的局势,国家对英语教育制定了新的培养计划,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对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界定:“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在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部门从事相应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此为对英语专业培养目标首次将复合型人才作为正式内容进行确认的文件。
(三)英语专业的人文性
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教育部早在1998年就颁布过关于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文件,文件中指出我国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应该重点加强学生的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教育,对文科学生要同时加强自然学科的教育,提高全体高职院校生的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
三、人文主义教育观与“读仪写”课程设置
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中,人文主义思想具有重要作用。英语专业应该遵循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突破职业为导向或者基础技能为主的培养模式。按照这个理念,高职院校构建了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形式。
(一)人文教育观及“读议写”课程体系设置
对于高体制化的高等教育来说,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英语课程的设置进行了系统性的改革,对于基础阶段的技能训练课程,如口语与听力等课程进行了相应的压缩,在高年级的课程教学中加入了人文性的课程。
其次,根据输出驱动假设的基本理论,合并了写作与阅读课程。原因是由于这两门课程的重点在于训练语言基础技能,而缺乏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同时,通过配置教学资源,构建了一套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英语授课为主的兼容性“读议写”课程体系。
(二) 体验教学模式
“读议写”课程教学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写作上,将读与写相结合;同时强调学习者认知与读写的相互作用。老师要根据学习目标给学生布置锻炼相应读写能力的学习任务,在学生的读写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之后,在课堂上要运用换位或者情境教学方式,使学生深入情境体验知识,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积极发问。要经常组织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讨论与分析,使其在“议”的过程中体验事实、合作,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感受思想的萌生、形成与沟通交流的过程。当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了最大程度的体验并丰富了认识之后,通过“写”的形式强化相应知识,使学生构建基于自身理解的人文意识,并在体验课堂上进行交流。
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与老师一起探索知识,使学生主动的吸纳知识并基于自己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角,老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组织和辅导作用。这种体验式教学使得学生们在打好英语语言学习技能的基础上,培育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健全了学生的人格,激发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与创新热情。
四、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英语学习。高职院校的“读议写”课程教学体系包含了人文教育,希望将英语教育从传统的技能训练向学科教育转变,在语言的技能训练中加入了人文专业的课程,在人文知识的课程中也融入了英语学习的元素,努力将人文教育与英语语言学习相结合。这种创新不但适应当前对综合性英语人才的需求,也适应了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白莹. 外语自主学习研究述评[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