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散文教学研究
2016-04-19陈明霞
陈明霞
【摘要】小学语文,是对中国汉字、语言及文学基础的认识和学习。散文,则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题材。它富有深层的情境和形象,形神兼备,诗情画意,引人入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散文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教学的主导文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散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70-02
无论苏教版还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散文都是极为常见的题材,在整个小学阶段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比如《匆匆》、《山中访友》、《少年闰土》等,既有写景、叙事,也有抒情。对教者而言,散文教学是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审美体验,注重情境的生动化和感知度;对学者而言,要注重培养语感和美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然而,纵观小学语文散文教学,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识字、解词、分析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反复阅读,背诵。这种固定模式在语文教学界流行了好些年。而后,在很多学习参考书上,就看到这些“散文理论”正在形成一种统一性、答案性的解析。
由此看出,这种模式化知识灌输对于散文教学来说,不仅束缚了审美性,忽视了情感性,更抹杀了独特性。因此,对小学语文散文教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由表及里,由内到外的“语言”教学
通常,我们将散文称为“美文”,散文阅读称为“美文欣赏”。散文中文字的组合、变化,蕴藏着中国博大的语言文字系统。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类,散文语言精美,句式和谐,讲究由表及里,由内到外的情调和雅致。细细朗读,仅在语音表层就足以打动心灵,感受到汉语言抑扬顿挫、回环跌宕的美感。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散文,更多选用了平易质朴的篇目,言语上与普通语言差别不大但又有区别,更表现出散文语言本身的凝炼、含蓄和无限的语言空间张力,这种“言外之意”的张力,往往是散文语言最根本、最核心的用意所在。
对于上述这种具有“语言”独特性的散文教学,如能跳出“拼音、标点、词汇、句子、语法修辞以及表达方式”等模块化教学,转而强调语境的教学,将学生引至散文学习“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境界,到达更为宽广的散文文学空间。
二、从实到虚的“意境”教学
散文,属于抒情类文学作品,讲究情感意境。散文通常经由现实与想象形成一种文学形象,也就是对散文意境的开拓和挖掘。通常,一篇散文,读者直接依据语言信号的刺激而在头脑中引起具体表象,由此串联起来的就是实际的意识画面。而超出这实在之物,经由联想创造出的形象画面即为我们大脑意识中的虚拟境界,这是散文意境的奥妙之所在。读者不同,意境画卷也必千姿百态。
所以,如何感染学生的情绪、意识,把学生由实向虚引导,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意境,教学者的感情和催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抓住散文中的场景、人物、细节等,利用自身的感情勾连,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形成心物交融的意境美。这就是一种从实到虚的催化。当形象不断润泽饱满,这种意境体验就会更加真切生动,继而不断融合、补充,意境的空间不断地灵动地扩展开来,这就是散文的魅力和灵魂。
三、从思考到感悟的“精神”教学
学习散文,是层层剥开、慢慢渗入的过程,不是生剥硬拽。应当从文字逐步深入意境。在散文教学中,这即为“中心思想”,是散文的顶峰状态,引人入胜。“文章不是无情物”,在深入理解语意、散文形象和背景故事后,散文中的“思想倾向”就是学生散文学习从理性到感性的核心。所以,教学者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语言、意境的学习中,思考、领悟。以“形”悟“神”,揣摩散文这根“思想红线”,从而提升自我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散文欣赏能力。
在“语言”和“意境”的铺垫和渲染之下,对于散文从思考到感悟的“精神”收获绝大部分取决于学生的“直觉”与“灵悟”。不同的教学者,不同的点拨和传授方法,是“生灌硬输”还是“水到渠成”,在这一方面显得尤为明显。所以,在散文教学中,一方面是教学者的引导和非理性地情景带入,具备深刻的文章理解力,找到切入点调动兴趣,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实践;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自主阅读,敢于发表看法和联想。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散文教学中,语言,意境,精神是核心的三部曲。学习一篇散文,从咀嚼优美字眼,感受深邃意境,从而抵达内核,领悟精髓,这都需要教学者引导学生对作品不断感知、理解和体悟,突出“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美的教育和美的熏陶”。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思想和人生价值,强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感悟能力,从而学会运用在自身的写作中以及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翠红.浅谈小学语文散文教学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2,(8).
[2]汪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2.
[3]王小龙.把握本质实施高质量的小学散文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1).
[4]李海林,王荣生.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J].中学语文教学,2011(2):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