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的现代本体论追寻与自由教育的现实困境考问

2016-04-19张莉丽彭森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现实困境自由

张莉丽 彭森

【摘要】人是自由的存在物,自由也是教育的内在特征,现代西方哲学对于自由的认识从理性主义所关注的人类共同本性以及普遍的自由转向个人的独特生命和个人自由。这些理论反映了人类社会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自由及自由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自由 自由教育 现实困境

【基金项目】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年度资助经费专项课题,课题名称:高职体育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项目编号:ZJC2013025。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15-02

人是自由的存在物,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性活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要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塑造人的心灵,就必须保证教育的自由,实施自由教育。

一、现代西方哲学关于自由的探索

自由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许多思想家都把自由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加以研究。

尼采的“强力意志论”和超人哲学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哲学。强力意志倡导一种积极进取、勇于在艰苦条件下抗争的精神,“超人”哲学则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生命中的强者,他的强大意志可以粉碎一切无故加在人身上的枷锁,从而使自己返回到自身,获得自由。是生命的喷发,是自我的肯定和超越。

海德格尔认为自由是把自己看作是对可能性的选择,这种可能性不以人以外的任何外在条件为转移,也不是出于人的主观愿望,而它是人作为此在的一种原始的规定性,而这也意味着自由是此在的先天规定性。人注定了是自由的,注定了必须自由选择。

弗洛姆认为,人是一种自由的存在物,自由是解脱束缚,摆脱由本能决定其行为的一种状况。弗洛姆主张争取积极参与的自由,是指个人自我得以实现,即他的智力、感情和感观方面的潜力得以发挥这种意义上的积极自由。它要求人能自由地支配自己,自由地实现自己的个性和潜能,自由地全面发挥个人的理性和情感。

现代哲学关于自由的理论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所主张的通过个体自由能动的参与和选择,自由地实现自己的个性和潜能,自由地全面发挥个人的理性和情感并勇于承担责任的观点,对于我们认识自由及自由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二、当前我国教育的自由困境及危害

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会受到一定的束缚和限制。正如卢梭所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反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隶。”适当的束缚和限制是必要的,但如果限制过多必然影响自由教育,不利于教育工作的主动性以及学生自由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

(一)自由教育的现实困境

1.学生自由的缺失。我国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地点是学校和家庭。从学生的在校时间来看,我国半数多中小学生在校时间超标,据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显示,54.9%的城市小学生、57.9%的农村小学生,56.9%的城市初中生、65.6%的农村初中生每天在校的时间超标。学生在校期间整天坐在教室里,活动时间很少。近15%中小学生课间活动时间“不活动”,在课间休息时,每节课间都出来活动的学生有22.7%,大部分课间出来活动的32.2%,有时出来的29.4%,很少出来的12.4%,从不出来的2.4%。学生感到学习负担过重是课间不出来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学生在家的时间来看。学生的作业时间较多,娱乐、体育活动和睡眠时间不足。我国中小学生作业时间超标人数过半,调查显示无论是平日还是周末,中小学生在写作业时间上的超标比例均超过一半。平时作业时间超标比例城乡分别为69.2%和 61.2%,周末作业时间超标比例城乡分别为76.0%和79.8%。

活动地点少,学校开放性差。许多学校大门永远是紧闭的,家长禁止入内,上学时间学生不准出校门,放学后不准在学校逗留。双休日学校资源(电脑房、阅览室、篮球场等)更不开放,导致学生在节假日无处可去。

还有些学校热衷于实行“封闭式教学”、“军事化管理”并作为学校特点加以宣传。在封闭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对校外活动更是担惊受怕。我们不禁要问,难道教育一定要在限制学生自由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吗?

2.教师自由的缺失。教学方面,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得按要求进行,如必须有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内容、练习新内容、布置作业五环节,缺一不可;时间要控制好,组织教学几分钟,提问几分钟;板书少了不好看,多了写不下,也不能擦黑板等。诚然,这些都是教师的本职工作,理应做好,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对教师管理的过多过死,许多规定不够合理,有些工作本身的意义不大,以致教师的教学由于这些规定而缺少了必要的灵活性。

3.单一的评价体系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发展。长期以来,学校只关注升学率,忽视学生身心发展。只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而忽视音乐、体育、美术等“副科”。国家统计局“中小学学生学习生活状况专项调查”显示,体育或音乐、美术课被改上其他课程的情况为:“经常占用”和“有时占用”合计超过25%,初三年级为40%。而且为数不多的自习课也经常被占用,学生整天被迫埋头于题海当中,个人兴趣和爱好不得不为考试让路,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只会考试的机器,成为片面发展的人。

(二)不自由的教育之危害

教育理论中有这样一条规律:对学生管理、限制越多,学生的责任就越少,其学习的热情和创造性就越少。

1.不利于主体性的培养。尼采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自由的前提下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才能具有主体意识。不自由的教育不可能拥有具有主体的教育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2.不利于创造性的培养。尼采认为,创造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与实现。创新首先作为一种观念性的活动,必须发挥个体的积极创造欲望,充分自由地表达自身的意识倾向。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如果不让学生呼吸自由的空气是不可想象的。教师和学生都是在身心不自由的情况下进行教育和接受教育,自由的思想从何而来?那突然一现的创造灵感从何而来?

3.不利于个性的培养。如果没有自由,就没有个性,因为个性的发展是以自由为土壤的。如果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受制于他人,一个人的发展受到过多的限制,那么他注定是一个毫无个性的人。我们的教育过多地强调了统一性,统一性就是缺少自由的表现,学生与生俱来的独特性和天性受到了无情的抹杀。

4.不利于责任感的培养。自由是与责任联系在一起的,享有一定的自由相应地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萨特认为自由是选择的自由,如果你是自由的你就必须做出选择,你有决策权,而做出选择的同时,相应的责任也就出现了。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之所以逃避自由,从根本上说是为了逃避责任,因为,不自由意味着自己不是一个独立的人,把自己依附于他人,责任自然由他人来承担了。

5.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英国学者弥尔在《论自由》一书中认为,自由是社会进步的惟一可靠而永久的源泉,人类若不力主精神自由,就不能期待什么新的进步。不自由的教育犹如一潭死水,了无生机和活力,这本身不利于教育自身的发展。教师和学生没有主体性、创造性和个性,培养出来的人都是没有责任感的人,都是唯唯喏喏听命于他人的人,长此以往势必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关于自由教育的几点建议

教育自由的缺失对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不利的,对我们的教育发展是起阻碍作用的。要实现人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教育自身必须开创一片自由的天空。

(一)让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我国的教育过程中,人的自由问题,一直以来是一个不为人们注意的问题,中国传统美德讲究温文而雅式的内敛而反对个性张扬式的外放。儿童从小就被要求要听话、顺从,活泼、好动则被视为调皮和捣乱,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人们都在不知不觉地压制孩子的自由和个性,让他们听话,让他们与大家保持一致。在人们的观念中,遵章守纪,听从上级领导指挥是人的美德之所在,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听从命令,而不愿意动脑思考问题。这表面上看似支持上级工作,实际上是在逃避自由,放弃自我。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丧失了自我,又怎能有主体性和创造性呢?而且,这种对自由的逃避已经成为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人们并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对,更不会为了自由而积极努力。

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该从改变人的自由观念入手,让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让自由成为每个人不断追求和努力的方向;让自由成为每个人可以用生命为之捍卫的尊严。这样每个人都会为了自由而奋斗,从逃避自由到追求自由,并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二)树立自由教育理念

要树立自由的教育理念,通过自由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自由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制定都要从学生全面发展和能够享受独特个体发展的角度出发,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活动和自由思想的空间。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部分事务和部分管理工作中来,学校要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融合来自不同阵营的各种声音,让学生学会对公众事务做出自己的判断,并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做好积极的准备。

(三)增加教育的自由度,给教育一定的自由空间

对于教师而言,在教育活动中,由于缺少一定的自由空间,上级给教师规定的过多过细,教师处处受限制,样样有指标,教师只能按规定去做,每天按部就班,时间一长,身心麻木,更谈不上工作的创造性了。近几年来,我国教师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他们有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由于缺少一定的自由,导致他们畏首畏尾,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要给教师一定的自由空间,除了学校大的规章制度和原则性的规定以外,教师应有一定的自主权。

对于学生同样如此,教育对学生限制的太多,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学生喜欢做的不让做,不喜欢做的,教师和家长逼着做。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家长管得也累,都以为学生年龄小,怕学生出事,什么事情都由大人给做主,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和自由。因此在日常生活和教育过程当中,应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由意识。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并不是让他们在任何事情上任意行事,至少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许多事情,应该有自己的主意。教师和家长的责任不是替他们做主,而是鼓励学生在一些事情上自己做出选择,让他们懂得一旦做出选择就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向他们提出建议并加以引导。

参考文献:

[1]萨特著,陈宣良等译:《存在与虚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99页。

[2][美]埃里希·弗洛姆著:《逃避自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4-15页。

[3]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9页。

[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编:《中国未成年人数据手册》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1-72页。

[5]周国平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2页。

猜你喜欢

现实困境自由
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