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教学的优势及不足
2016-04-19樊是
樊是
【摘要】网络教学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而产生的,并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介绍网络教学的优点,例如教育资源丰富、师生沟通便捷和学习效率高等,并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做对比,阐述了网络教学的不足之处,以期使人们正确认识新兴的网络教学模式。
【关键词】传统教学 网络教学 互补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10-01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已经广泛地步入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网络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对学生进行信息化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我国自199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68所普通高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允许上述68所试点高校在校内开展网络教学工作,对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学校将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后,国家予以承认。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网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学生们适应未来的信息化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量。
2.网络教学内涵
网络教学是远程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利用已经普及的电脑和网络等硬件设施,并依托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另一种补充形式,是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总体趋势,其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教学方式。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在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们会像往常一样备课,并按照约定时间给学生们上课,不同之处在于,上课的地点不再是固定的现实地点。网络教学对于学生们而言,免去了劳途奔波,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学习的方便性。网络教学的主要实现手段包括:视频广播、WEB教材、多媒体课件、BBS论坛、聊天室、e-mail等。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教学是实现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学习方式。
3.网络教学优势
网络以其灵活性和高度互动性成为实现双方交流的重要媒体,网络教学不但可以实现信息的便捷传递,还可以为学生们提供较大信息量,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网络教学模式下,学生完全可以在家里学习开设的课程,同时也不乏传统教学中的互动和交流。而学校也避免了开设学校场地、购买教学设施的财力,从而可以集中精力发展教育课程,实现网络课程的优质化。
3.1有利于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班级的几十个学生,而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化差异较大,这样的传统授课模式必然会导致教学效果的差异性。在网络教学模式下,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情况、学习能力等对所教授的课程进行设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做到对学生课程进行个性化设置。由于网络教学不受时空限制,且多媒体信息资源大大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沟通的便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接受能力和学习效率等灵活安排学习课程,真正实现了教育的个性化服务和因材施教模式。
3.2有利于师生间的信息交流
网络教学的高度互动性,大大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因为时间有限、学生人数较多等因素,而造成的教师不能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随着学校里网络教学的推广,教学资源的收集、制作、教学管理等工作将实现系统化,更加便于授课和学习,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盲目跟随老师安排,而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制定学习计划,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大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也不再局限于三尺讲台,其角色逐步转化为学生的亲密友人和指路人。
4.网络教学不足
网络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对教学环境要求低、师生间沟通便利、教育资源丰富和教学效率高等优势获得了人们的青睐,但网络教学也并非十全十美。与网络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有其明显的优势,例如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过程调控作用等,而这些是网络教学所不具备的。此外,网络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设备要求高,且对于学习者的自控能力要求较高,对于年龄较小、学习依赖性较大的学习者而言,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网络教学模式的发展进程中,不可盲目夸大其作用,而忽视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5.总结
无论哪种教学方式,不管是传统的模式,还是先进的模式,其最终目标都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网络教学只是一种选择方式,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其最终目标和教学性质与传统教学是一致的,因此不能盲目夸大网络教学的优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习者的年龄、个性、学习方式等特点,互补利用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的各自优点,以实现教育和人才的综合培养。
参考文献:
[1]管刚,焦树国,王闯.浅析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互补[J]. 中国集体经济. 2009(25): 177-177.
[2]张小巧, 郭根生. 浅析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关系[J]. 电化教育研究. 2007(2): 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