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VFP教学中的几点有效方法

2016-04-19韩志飞

新课程·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综合运用实践创新任务驱动

韩志飞

摘 要:数据库应用技术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其学习难度大,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高,但是一旦学好,对将来的工作与实践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尝试采用五种方法来实现教学实践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问题情境;任务驱动;实践创新;综合运用

在职业中学中,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数据库应用技术—VFP》是一门程序编写语言,难度较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具备一定的算法,从而实现利用编程来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有效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学习效率,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一些尝试性探讨,总结了VFP教学的几点有效方法,权作“抛砖引玉”。

一、打好基础法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学好VFP,并能读程序,编写高质量的程序,必须要求学生牢固掌握VFP语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学好语言基础

VFP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在学生二年级时开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经具备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具体实例、模型来解决基本概念: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数据结构、基本语言和思想方法等。这些基础是最基本的知识内容,是今后学习程序设计的基础,直接影响以后学习的效果。教好学生学习VFP,就应踏踏实实地学习本语言的特点:常量、变量、数据类型等基础知识。如,对函数的学习,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函数的格式、功能、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表达式要切记与数学和其他计算机语言表达式的区别。

2.熟练掌握命令

在VFP中涉及的命令很多,主要体现在数据库、表、查询(SQL)等上,尤其是表中的命令相当重要。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牢记命令格式,分门别类,归纳总结。

3.熟练掌握基本结构

在VFP中涉及的结构化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它们是一环与一环嵌套的结构,如果某一环节学得不扎实,认识模糊不清,就会直接影响编程语言认知结构的形成。如果前面知识学得不好,继续学习下去,也只能是机械地学习,势必影响今后的综合应用。例如,在学习了循环结构,学生往往对循环体及循环条件比较模糊。为了能使学生有效理解,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分解画出流程图的方法进行教学。判断条件,当条件为真时,执行循环体,直到为假退出循环,从而牢固地掌握它们。

二、问题情境法

VFP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深度上有一个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例如,在学习VFP查询设计时,结合超市购物的一个小软件,分析如何进货、入库和售货,从而理解查询的本质,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学习表单为例,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分析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设计成一个小任务,每个任务都包含着新、旧知识,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教师再将知识点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例如,学习表单,教师不要直接介绍表单的新建,向表单中添加控件,表单中控件的属性。而是举贴近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来引出学习任务,并让学生思考如何来实现,如去银行自动取款机上取钱,必须先输入密码,输入的密码是用“*”来表示的,假如密码正确,就可以进入取款的程序,否则就要求重新输入密码。教师提出此现象,并给学生布置今天的学习任务:要通过制作银行取款机上的用户界面程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先思考来“吊”学生胃口,这样就能调动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2.根据提出的问题,及时讲授新知识

问题提出后,就需要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新授课内容由教师讲授:表单的建立、表单中添加控件的方法、表单中控件的属性、如何来修改表单的属性,这些基础知识由教师传授,而具体的实现步骤由学生来完成。

四、实践创新法

对于一门操作性相当强的学科,要真正学好VFP离不开上机实践和社会调查。在上机实践中,我坚持着眼于全课程,强化上机实践课程设计,制订了完整的教学大纲,规范实践教学内容。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全课程的主要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特别是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训练。在社会调查中,注重“存疑”,设置“空白”,扩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自己去思索,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综合运用法

学生学习了VFP的基础知识,对于参加高考和就业来说还远远不够,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编程能力进行强化训练,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总体知识体系结构,达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我利用了一些模拟软件和学生等级考试二级系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系统、全面地复习,从而让学生在知识点上得以全面的掌握和提高。通过学生独立和小组合作编程解决实际问题,能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综合全面提高,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把握参加高考和就业,甚至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可以从事软件开发工作。

参考文献:

彭敏,周敏.关于VFP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06(05).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综合运用实践创新任务驱动
运用有效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感
论国有企业薪酬与绩效考核综合运用的策略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运用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