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四题
2016-04-19相学东
相学东
延安行
延安——中国革命的摇篮。
巍巍的宝塔山,滚滚的延河水;枣园窑洞的灯光,南泥湾的军民大生产;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呦……是我童年的回忆,少年的神往。唱着这些革命歌曲升腾着理想,听着这些革命故事确立人生的志向,心底由衷地对毛主席无限景仰。那个时候我就一直向往着延安,生命中总想能去一趟毛主席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机会总会向有心人敞开。2010年的国庆节前夕,应陕西省户县农民画馆邀请,我们一行4人,前去参加“东丰农民画与户县农民画联展”。临行前,我特意向上级领导提请去延安的计划,领导答应了我的要求。
在户县画展结束后,10月3日中午,我们乘大巴抵达延安。下车后,延安的第一印象与想象中大相径庭。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延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正确路线方针的指引下,正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虽然仍是两山夹一沟的地形地貌,却已然是一副有规模的现代化城市的姿容。宝塔山上黄土高坡的弹痕、战壕、窑洞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林荫密布、花果满山。市区内高楼大厦林立,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一派繁荣的景象。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速度较快,人口稠密,用水量相对加大,延河已经呈干涸状,这不能不说是让人失兴的一件憾事。但是,当我们举目远眺宝塔山的宝塔时,仿佛依然闪烁着革命的光辉,给人信心、给人力量。
延安地处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的腹地,自古以来便是战略要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延安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延安”之名始于隋代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了。但是真正让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知道延安的却是在前四五十年代短短的13年间。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毛主席进驻陕北,延安从此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和大本营,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下午,按照导游的指点,我们首先参观了杨家岭,这是毛主席到达陕北后第二个住过的地方。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艰难地结束了长征。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延安城随之解放。1937年1月13日,党中央和毛主席先后进驻延安,首先在凤凰山麓居住,1938年1月迁入杨家岭阳坡的土窑洞中。毛主席居住的窑洞长约7米,宽约3米。一共两个小单元,中间是一条狭窄的通道。室内陈设简单,寝室仅一张床,上面挂着蚊帐;办公室是一桌一椅,全部是木制的,接待客人用的是一对破旧的皮沙发,其他就是一盏煤油灯、脸盆架之类的生活用品。看得出,毛主席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可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当年毛主席坐在煤油灯前,写下了《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战争与战略问题》《五四运动》《共产党人发刊词》《纪念白求恩》等指导中国革命和实践的鸿篇巨著。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朱德总司令与毛主席是邻居,他们居住的条件同样简陋,看到这些,我仿佛看到了三位革命领袖的身影,他们气宇轩昂、胸怀大志、谈笑自如,场面如梦如幻地展现;仿佛看到了毛主席双眉紧锁、激扬文字、信仰坚定、运筹帷幄的气度;仿佛看到了雄关漫道、旌旗招展、百万雄师、勇往直前的恢宏场景。我心潮澎湃,急切地抖动着双手掏出烟来摆在毛主席的床前,表达我的忠心和无限的景仰之意。
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杨家岭,我们参观的另一个地方是枣园。1943年10月,党中央和毛主席由杨家岭迁住枣园。枣园这个地方的地势平坦、宽广,当年的抗大就建在这里,现在改建成中央干部管理学院了。在枣园向阳坡的地方分别修建了中央礼堂,毛主席、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王稼祥等领导人的窑洞住所。毛主席住的窑洞相对有了一些改善,4个窑洞分别是寝室、办公室、会客室、厨房,条件仍十分简陋。在枣园的日子里,中国革命的时局发生了一些变化。针对时局的变化,毛主席写下了《论联合政府》《学习和时局》《为人民服务》《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光辉著作,并在中央礼堂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
根据革命和斗争形势的迫切需要,毛主席领导了全党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并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重庆谈判”。
1947年3月,解放战争由战略拉锯转为互相战略进攻阶段,蒋介石命令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企图攻占中国共产党的总后方和大本营,扭转被动的战局,延安失陷。党中央和毛主席转战陕北近一年多,1948年4月22日,彭德怀率第一野战军收复延安,延安重见光明。
1948年3月23日,党中央和毛主席从陕北吴堡川口东渡黄河,离开陕北赴西柏坡,继续领导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直至取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毛主席在延安的13年,对于认真总结、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自由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延安人民怀念他,全中国人民想念他。为了让全国人民永远记住那段历史和光辉的岁月,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缅怀先人,激励后人,巩固和发展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国家在延安王家坪八路军司令部旧址广场前建成了宏伟的《延安革命纪念馆》。在馆舍前的广场中央,耸立着毛主席的雄伟巨幅雕像,人们蜂拥而至,争相拍摄和伟人在一起的照片,那情景十分感人。
一个下午的红色游程结束了,我的心依然没有平静。也许是刚刚过了中秋节的缘故,延安夜晚的月亮还是那样的又圆又亮,我身披着延安月夜的光芒,漫步在延安的大街上,眼前仿佛看见了一位陕北的老汉,头上系着白羊肚的毛巾,手中挥舞着羊鞭,扯破了嗓子喊道:“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来个毛泽东。他为人们谋幸福呀,呼儿嘿呦,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那声音是从远古飘来,高亢、有力、深远,在延安宝塔山上的黄土高坡间久久回荡……
走进鲁迅的故里
一百多年前,一位负笈远行的少年,沿着古城幽长的青石板小街,走出了浙江省的绍兴。这位名叫周树人的少年,后来说了一句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今,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早就成为至理名言了,并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心田。在《狂人日记》中,他首次使用了笔名——鲁迅。后来,鲁迅的名字就深深地记在中国人心中了。
我读书的时候,在课本里读过鲁讯的《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当时学识尚浅,对鲁迅知之甚少。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开始读一些鲁迅的书籍,如《狂人日记》《药》《摩罗诗力说》《呐喊》《彷徨》《野草》《自嘲》等,对于鲁迅的文学风格、文学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早有夙愿到鲁迅的家乡绍兴去看看,亲身感受百草园、三味书屋、土谷祠、咸亨酒店等,那些锻造鲁迅思想灵魂的地方。今年因公差去杭州,此愿成行。
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490年,绍兴便是越国的首都,至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2500年的风云际会,薪火传承,为绍兴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事件与绍兴有关。越王勾践“十年教训,十年生聚”,最终兴越灭吴,使绍兴获得了“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污纳垢之地”的美誉。现绍兴人忆起这段往事,倍感骄傲和自豪。南宋朝廷曾建都于此,并以“绍祚中兴”之意,将当年的越州更名为绍兴。此后,虽朝代屡有更替,但绍兴之名沿用至今。辛亥革命时,绍兴曾作为酝酿暴动、策划革命的中心之一,涌现出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辛亥英烈。绍兴是江南著名的水城,石砌河道和乌篷小船,免去了肩挑手抬,绍兴人的生活变得轻松而富有诗情画意:水乡社戏、鉴水乌篷、咸亨酒韵、曲水流觞、花雕嫁女、南镇祭禹、茶馆听书、龙舟竞渡、水街集市和台门遗韵。这些最具绍兴特色的十大风情引人入胜,有的在鲁迅的文章中也有生动的描绘。当我来到绍兴时,已经是上午9点了,无暇再寻那些古风遗韵,便直奔鲁迅的故里。
鲁迅家世居绍兴府城内东昌坊口,旧属会稽县。沿着那条青石板街向里走,到了鲁迅故里东入口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堵巨大的花岗岩景墙。整堵景墙高4.5米(其中鲁迅胸像高近5米),长15米,上镌“鲁迅故里”四个大字,画面由鲁迅胸像及鲁迅故里典型风貌组成。景墙前还设置了一组青铜雕塑作品,都是鲁迅笔下的人物。目前,这堵景墙已成为绍兴鲁迅故里的标志,游客在景墙前纷纷驻足流连,拍照留念。转过景墙是绍兴鲁迅纪念馆,该馆成立于1973年。纪念馆陈列着鲁迅生平事迹的图片、鲁迅的书稿手迹和遗物等,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现已发展成对外教育的窗口和著名的人文景观。
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就在鲁迅纪念馆东首,它坐北朝南,前临东昌坊口,后通咸欢河,东接戴家台门,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鲁迅祖上原籍湖南道州。周家始祖是宋末元初的著名理学家《爱莲说》作者周敦颐。一世祖周易斋在明朝正德年间开始徙居绍兴城内竹园桥,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四百年前》一文中推测:周氏祖上或许是务农,但搬到绍兴城后,肯定是弃农经商了,家境也逐渐殷实起来。走过周家过桥台门、新台门,就到了鲁迅的故居了。鲁迅故居位于周家新台门西首,1881年9月25日,鲁迅就诞生在这里,并在此一直生活到l 8岁,度过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鲁迅故居临街那两扇黑黝黝的石库台门,原系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出入的地方。从黑色的台门进去,穿过小天井,是一间泥地的台门间,系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从台门斗侧门进去,是一曲尺形长廊,拐角处有一口水井,为鲁迅家当年饮水所用,长廊的尽头就是桂花明堂。明堂在当地俗称天井,此处种有桂花树,故名桂花名堂。桂花名堂是纳凉的好地方,每逢夏夜,小时鲁迅便躺在这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继祖母蒋氏一边轻轻地摇着芭蕉扇,一边给他讲故事,猜谜语。继祖母是个性情非常诙谐、幽默的人。她讲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十分吸引人,讲到精彩处,还故意卖关子,停顿一下,常常急得小鲁迅瞪大眼睛,迫切地催促她讲下去,像“猫是老虎的师傅”“水漫金山”等民间神话都是鲁迅听过的最难以忘怀的故事。过了桂花明堂,便来到了鲁迅的卧室。鲁迅18岁离开绍兴后,曾先后去南京、日本求学。1909年夏,29岁的鲁迅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书。辛亥革命期间,他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师,我们参观的卧室,就是当时他在绍兴任教期间的卧室兼书房。天井的北首,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东首前半间是客厅,俗称“小堂前”,是鲁迅家吃饭、会客的地方。鲁迅在绍兴任教时期,经常在这里接待来访的朋友和学生,与好友们喝酒聊天,酒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了也发笑。
小堂前除了桌椅外,还有一张皮躺椅,这是鲁迅父亲周伯宜在患病时用以休息的原物。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其实,百草园就是一个普通的菜园子,因为荒芜,杂草丛生,人们就雅称它为“百草园”。百草园虽荒凉,却是鲁迅童年时期的天堂,他在那里无忧无虑地玩耍。百草园那丰富自然的色彩,那可触可摸可倾听可交谈的自然生命,对平时看惯了高墙上四角天空的鲁迅来说,田野是美妙无比的乐园。随着年龄的增长,鲁迅被家人送到了三味书屋去读书,他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去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离开了百草园,我来到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在鲁迅故居东面约百米处,是寿家台门东首的一排平屋,它坐东朝西,北临小河,距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现在三味书屋的房子、桌椅、匾额、对联等大多是当年的原物,保存得十分完好。在当时,三味书屋是绍兴城内一所颇负盛名的私塾,鲁迅12岁开始在这里读书,前后长达5年的时间。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涯,使鲁迅受益匪浅。他在此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三味书屋约有35平方米,正中上方悬挂的“三味书屋”匾额,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根据寿氏后裔回忆,此匾额原名为“三余书屋”,是塾师寿境吾的祖父寿峰岚将“余”改为“味”。故匾额中的“味”字实为后人改写,并非梁氏手笔,但颇能以假乱真。“三味”的意思为:读经味如稻粮,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这就是鲁迅《阿Q正传》中所描绘的情景。来到土谷祠已经是下午1点多了。土谷祠即土庙,“土”指土地神,“谷”指五谷神。这土谷祠也只有一间门面宽,因为鲁迅笔下曾对这里做了较多的描绘,故而参观的人较多。土谷祠的门口,除了大门,还有一道木栅门,涂成赭红色,门口上面有宽宽的翻檐,下面是一根不高的石门槛。第一进为门屋,廊柱上有一副抱对:“风调雨顺五谷丰,国泰民安六畜兴”。中间是天井,两侧有围廊。第二进是大殿,陈设着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两尊坐像,神态慈祥亲切,正如两边抱对上所写的“公公做事公平,婆婆苦口婆心”,深得百姓喜爱。坐像上方悬挂红底金字大匾一块,上书“地载五福”四字。大殿前金柱上还有一副抱对:“福自天中凭正直,德由义集须公平”。看罢了土谷祠,我似乎读懂了鲁迅笔下的阿Q为什么在此寄宿。
不知不觉天空飘来了酒香,抬头望去,是咸亨酒店到了。“咸亨酒店”建于清光绪年间,它坐南朝北,单间门面。酒店由鲁迅的几个本家联合经营,鲁迅的族叔周仲翔主持店务,雇有一个伙计和学徒,卖酒兼卖酱油。店名取自《易经?坤卦》的“品物咸亨”句,“咸亨”的“咸”,是都、皆的意思,“亨”是亨通、通达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万事吉利、财运亨通。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旧时绍兴别的小酒店完全一样。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直柜台靠店堂里面一端放着一些瓷彩瓶,瓶中装着烧酒,上贴玫瑰烧、五加皮等字,因怕酒香飘逸,故用蓝布包着的小沙袋盖住瓶口。临街横柜台上置有栅栏,栏内摆着用以下酒的菜肴,当地俗称“过酒坯”,如茴香豆、鸡肫豆、花生、豆腐干、糟鸡、扎肉之类。当时,来咸亨酒店喝酒的顾客不多,唯一的长衫主顾是一个人称“孟夫子”的人。他是周家的邻居,屡屡考试落榜,穷愁潦倒,嗜酒如命。有一次,“孟夫子”溜到别人家书房里去偷书,被人抓获,他却辩解说“窃书不能算偷”,结果被打折了腿,只能用蒲包垫着坐在地上,靠双手支撑着挪动身子行走。鲁迅就是以“孟夫子”为生活原型,塑造“孔乙己”这一艺术形象的。
走出鲁迅的故里,徜徉在稽山镜水之间,展望风光旖旎的山水图景,我的思绪豁然开朗。鲁迅的故里不愧是中国文化的一块圣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仅有巍峨的寺塔、苍劲的石刻、轩昂的府第、雄伟的殿宇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就是一条深巷、一条小河、一座石桥,也令人感到应接不暇、美不胜收、兴趣盎然。绍兴的历史厚重而深邃,为鲁迅的文学风格、文化思想的形成和确立奠定了基础,使他终究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新旧文化转型时期的文化巨人。
回忆爷爷
清明节到了,每年的这个日子,我都要买点祭祀用的物品,到爷爷的坟头搞一次祭祀活动。这不是因为我信奉什么,而是通过这样一个小活动,能够让我常想起长眠于地下的爷爷,寄托哀思。
爷爷生于1903年,他的生命见证了清末、民国、日伪、新中国四个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社会大变革的峥嵘岁月。爷爷一生是农民,他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亲身经历了在中国社会各个历史不同时期,土地给农民带来的不同命运。
听父辈人讲,在我的家族中,我的太爷是有文化的人,曾经教过私塾。爷爷在兄弟排行是老四,因此,祖辈人都称他相老四。爷爷一天书也没念过,总共给地主扛了二十五年大活。所谓“扛大活”,就是当长工的意思。爷爷扛大活期间当过半拉子、放过猪、放过牛,成龄后给地主当打头的。打头的其实就是现在领头干活的,吃苦受累在前,能卖力气,不调皮捣蛋的那种。爷爷生性忠厚老诚,身体健壮,干起活来不要命,自然受地主们的赏识。
在爷爷身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年,爷爷给一家姓聂的地主扛活当打头的,姓聂的地主对他很满意,决定在年三十请他喝酒。爷爷喝酒是海量,不知不觉的有点喝高了。为了犒劳爷爷,姓聂的地主特意备了点冻豆腐、猪肉之类的年货,让爷爷临行时带着。爷爷高兴得二话没说,带上这些年货趁黑往家赶,准备在除夕之前赶回家过年。
当爷爷背着这些年货赶到离家还有三里多路程的时候,不料,一条饿急了的狼嗅着跟了上来,趁机双爪扒在爷爷的肩上,张开血盆大口向爷爷咬去。爷爷一惊,知道是个不祥之兆,他来不及再回头看肩上是个什么东西。灵机一动,说时迟,那时快,借势来了个下蹲,脖子一缩,用头部顶住狼的下颚,双手紧紧抓住狼的双爪,猛地挺直了身躯向前冲去。狼顿时被憋得喘不过气来,双爪又抽动不得,只能用后爪在爷爷的脊背上乱蹬。爷爷的棉衣、棉裤被狼蹬碎了,身上的肉被狼的后爪挠烂了,也不知流了多少血,他坚强地拖着狼,一步一步地向家的方向挪动着。不知道过了多长的时间……
除夕夜到了,邻居家都点燃了鞭炮开始迎财神了,爷爷还没到家。奶奶不得不到灶台点火煮饺子了。
突然,听到院子里“扑通”一声。奶奶高兴地以为是爷爷回来了,急忙提着灯笼出去迎接,眼前的情景把她吓呆了,只见一条死狼趴在爷爷身上,爷爷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她惊叫着呼喊全家人把爷爷抬回屋,爷爷病了大半年。
出现这件事后,爷爷成了十里八村的大英雄,人们每当提起相老四打死狼的故事都肃然起敬。英雄归英雄,日子还得一天一天地熬,爷爷仍干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活。由于奶奶体弱多病,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奶奶就去世了,爷爷是当爹又当娘地拉扯着父亲兄妹5人生活。
虽然家里分了房子和土地,父亲也学会了铁匠手艺,吃的、住的、穿的不像过去那么愁了,但是,相对比较,我们家的日子仍然过得很累。特别是爷爷,男人女人的活他一肩挑,累得他是身心疲惫,恰恰就在这个时候,二叔又不幸因病夭折,这对爷爷来说真是雪上加霜。
为了及时挽救这个破落的家庭,母亲在18岁的年龄就早早过门,并撑起了整个家的家务。母亲的到来,让我家的日子有了抬头之日,爷爷的心情也一天天地好起来了。特别是当母亲生了我之后,爷爷的生活又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一边干着庄稼活,一边哄孙子。母亲对爷爷很孝顺,家里有好吃好喝的都紧着爷爷,这让爷爷很知足,他从此生活有了乐趣,干活更有劲头了。
我的童年是在爷爷的脊背上度过的,那个时候爷爷不论是下地干活还是在家闲着,总是把我驮在脊背上,生怕放在地上被别人抱走。
记得有一次,爷爷开荒把我放在地头上玩,我吃的玉米面大饼子被邻居的黄狗给抢了去,哭着闹着要,爷爷一口气撵上黄狗,硬是从黄狗嘴里把大饼子夺了回来。
我小时候很淘气,有一年,爷爷带我去盖县姥姥家串门,我在院子玩时用木棍把邻居家的小猪给打掉腰子了,小猪疼得嗷嗷叫,这下可惹了大祸,邻居家说啥也让赔钱给小猪治病,姥姥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了,小猪的病不但没治好,反而越来越严重,爷爷不得不星夜赶路去姑姑家借钱,回来时天都大亮了。这件事爷爷没骂我一句,更不用说打了。当邻居们责怪下来,爷爷笑着说:“没关系,淘小子出好汉。”现在,这一幕再现我的眼前时,我感到非常的内疚。
爷爷对人生没有索求,只是从劳动中寻找快乐。在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的时候他扶过犁,铲过地,干什么像什么,从来不甘落后。记得有一年生产队铲地让他当贴票的,60多岁的年纪贴票跟在打头的后边一步不落,打头的铲地慢了,他就铲了人家的脚后跟,气得打头的火冒三丈,说啥也去找父亲断这个“官司”。
父亲没办法,就趁爷爷心情好的时候问他:“为什么总铲打头的脚后跟?”谁知爷爷却笑了笑说:“他铲地磨洋工,我是故意的。”父亲听了哭笑不得。爷爷当过生产队的饲养员,让他喂牛,他把喂马的活也抢着干了,喂马的饲养员赚了个清闲自在,闲着就往家偷马料,不料让爷爷逮个正着,并把他扭送到队长面前去告状。喂马的饲养员是队长的叔叔,让队长怎么办?气得父亲说啥也不让他再干这个活了。
爷爷当过蚕把头,曾连续三年得过县农业部门颁发的奖状。每一次去县里领奖状前,母亲都给爷爷穿上那套新衣服,带足路上吃的干粮、鸡蛋和一壶酒,他从来不坐公共汽车,早晨从横道河农村家里出发,晚上准到县城大车店住宿,90里地的路程对他来说是小意思。爷爷对县里发的奖状格外珍惜,每次捧回家都郑重地挂在墙上,来客人的时候他讲给人家听,那种感觉像得了个金元宝。
爷爷年轻时给八路军抬过担架,八路军战士送给他一个行军壶,爷爷专门用它装酒,一顿小半斤,天天如此。
爷爷的一生很平淡,是劳动者的一生。但是,他没有文化却能凭听评书的记忆,讲《三国演义》《水浒传》《大八义》和《小八义》。从头讲到尾,讲得身临其境。他不懂音律,却能用公车谱方法吹箫,他的萧吹得委婉动人,常常引来邻居们旁听。他没进过戏班,却会唱《空城计》《将相和》《萧何月下赶韩信》《杨家将》等十几出京戏,唱得是有板有眼,韵味十足。父亲的京戏也唱得很好,特别是在旦角的唱功方面有独到之处。有一次爷俩在院子里对戏,不料因为一句台词的对错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我参加工作后,经常回家去看看爷爷,陪他喝点酒,唠点知心嗑。躺在他身边睡上一夜,心里感到无比的舒坦和温暖。爷爷80多岁的高龄时还能下地干活,一天也不闲着。我看得出他真诚地热爱土地,他懂得土地对人的生命的分量,他把土地看得比金子还贵重。但遗憾的是,爷爷于1992年12月19日因病辞世。爷爷走了,永久地离开了我们。可是他那慈祥的面容,骨子里的那种精神,做人的品格经常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激励着我在人生的旅途中真诚到永远。
母亲是阳光
童年的时候不懂得什么是母爱,对于母爱有的只是一种依赖。由于我是生长在大跃进的特殊年代,吃不饱穿不暖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那个时候饿了找母亲,她总能想方设法让我吃上一顿饱饭;衣服破了找母亲,她总是千针万线地缝补,让我穿上不露肉的衣服。有的时候在外面打架或受了什么委屈,经母亲那么一哄、一开导顿时破涕为笑,舒服多了。母亲呵护孩子有很多方法,不论是什么方法,都是母亲在承受着生活的苦和痛,幸福从来不属于她自己。说起这些道理,是我到了青年时代,自己有了一块生活园地之后才渐渐感悟的。那个时候,我就深深怀有一种报答母亲的心愿。可是每当我为母亲尽点孝道的时候,她都心里不安地嘱咐我不准有下次。我懂母亲的心,她知道儿子挣钱少,需要自己养家糊口过日子。
母亲住在农村,一直生活得很辛苦。尽管这样,她从不向儿女们求助什么。在她的心里,最大的愿望是儿女们幸福了,这就是她的快乐。我的母亲是世界上千千万万最普通的母亲中的一位。她的人生没有过高的追求,没有耀眼的光环,有的只是勤劳、善良和本分。她18岁嫁给父亲,主持着全家老小三辈十余口人的家务,不论是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还是在生活充实的日子里,母亲的持家方式都是精打细算,勤俭度日。母亲的生活理念是过日子要细水长流,待人要保持长久。人家有的,自家没有不强求;自家有的,别人家没有尽心提供帮助。母亲的邻居关系处理得很好,村子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她都到场,能帮人场帮人场,能帮钱场帮钱场,从来不会袖手旁观,有时还会来个打抱不平。我的母亲柔肠古道,慈善为怀,在她所经过的沧桑岁月中,多少苦辣酸甜都咽在肚子里,吃亏受累的是她自己,愁肠断了衷肠不断,展现给我们的总是那一尊温容。
岁月无情,也许是在忙忙碌碌之中,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不惑的年龄。有一次,我与几位同龄朋友在一起喝酒聊天,无意中扯上了母亲的话题,让我感到吃惊的是,酒桌上的几位朋友大都失去了母亲。当我听到朋友们对失去母亲的那些痛苦的感言时,如一束电流冲击着我的身心。当时的那种感觉,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人间什么才是幸福。
关于母亲的话题,从古到今谈论了几千年。不论什么年代的文人墨客,谈论到母亲都是无限的景仰和崇拜,这不仅仅是因为“母亲”这个词儿所致,而是母亲的品格、母亲的情怀、母亲的天性是无与伦比的。她像大山一样的挺拔和高尚,她像大海一样的广阔和包容,她像阳光一样的灿烂和温暖。母亲是阳光,给我童年的温馨;母亲是阳光,助我人生的成长;母亲是阳光,让我人生的道路有方向。此时此刻,我理解了朋友们为失去母亲痛苦的心情,我更为自己的母亲还健在着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然而,我的母亲老了,近几年我渐渐地发现她老了。特别是经过骨股头坏死手术后,她走路总是不那么灵活,以前得过脑梗塞,治疗后仍存在语言障碍。为此,在工作之余,我经常去农村看望她。我不知道,我不在她身边的时候,她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当她看见我的时候却是表现得一身轻松,仿佛她从来就不是一位体弱多病的老人。母亲越是这样,我的心越是隐隐作痛,有母亲的我是幸福的。因为有她,干起工作来有依靠,逢节假日的时候有盼头,兄弟姐妹们有较多的团聚机会;因为有她,不论我在干什么,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关注着我,有一颗心在牵挂着我,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给我信心,给我智慧,我只有好好工作才不会让她失望。
每一次回家坐在母亲的身边,我都喜欢看她的脸,母亲的脸是生命的一面镜子,尽管她一天天地在变老,在她的脸上,我总能找到所需要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原动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是人间最珍贵的母爱。面对母亲我很惭愧,我的人生很平庸,而这些在母亲看来是幸福的,她从来不苛求儿女们为求大富大贵去奔命,只求儿女们平心做事,坦荡做人,清清白白地走好人生路。
母亲老了,她已经步入老年人的行列之中了。可是近期我突然发现她的一些变化,两条腿走路有了劲头,头发也染成了黑色。更让我不敢相信的是她爱穿漂亮衣服了,爱擦时尚的化妆品了,爱去赶集凑热闹了,逢人爱说爱笑了。在她的身上,找不到过去病魔缠身、老迈萎顿那种农村老太太的影子了,眼前完全是一位城里时尚的老者。我曾偷偷地问父亲,母亲为什么会这样?父亲笑呵呵地说:“赶上这么个好社会,啥病都能治好,她是越活越有劲头了。”听了父亲的这番话,我理解了生命的力量,更看到了我们日新月异新生活的力量。是啊!“赶上这样的好时候”,我怎能不庆幸母亲的健在呢?我衷心地愿借此文,祝愿全天下的母亲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