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语言的社会化研究

2016-04-19邱晓岚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流行语社会化

摘 要:网络语言指的是产生于网络,后来成为社会广泛流行的语言,这种语言具有诙谐的特征。网络语言的产生开始源于一些人的创造发明,随着网络的传播,这种具有诙谐效果的语言迅速为大众所知,成为网络聊天中常被引用的语言。它的产生和蔓延都是时代进步和多元文化的影响。网络语言的社会化既有丰富语言的进步作用,也有冲击母语的危害。

关键词:网络语言;流行语;社会化

作者简介:邱晓岚,女,1962年10月出生,汉族,甘肃省陇南市人,大学本科学历,讲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汉语、陇南方言。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1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语言的出现历史短暂,但发展速度迅猛。它的出现主要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网络出现之后。发展的高峰时期还是本世纪初,网络普及之后。

网络语言有鲜明的特点,它由人们常用的字词组成,还有一部分是英语字母和数字,以及图形。主要特点是简洁化、符号化、图像化、新奇化和多媒体化。

网络语言的简洁化是将冗长的句子浓缩成词语、符号来表达,这样的效果比较适合快节奏的社会。

网络语言的符号化指的是在利用电脑和智能手机聊天时,语言系统中除了汉字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表情符号,点开它就能代表一句话。例如对一件好笑的事,点上一个龇牙的表情符号就代表对对方的语言感到好笑;还有表示气愤的滴血的菜刀表示很生气等。

网络语言的图像和符号表情相似,只是图像表现的更加生动,有些图像是在语言系统中固有的,还有一些是将电视剧的画面截下,用电视剧人物的表情来代表喜怒哀乐,有的还配上文字。

网络语言的新奇化,指的是那些图像、符号都是原来纸质文本上没有的,随着网络的出现,这些语言现象逐渐被人们了解熟悉并使用,它丰富了人们的语言交流,正成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网络语言的多媒体化,主要是指这种语言开始只限于QQ交流出现在电脑上,后来逐渐出现在手机上,电视屏幕上。不管如何变化,网路语言始终离不开网络媒体,它无法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交流和手写交流中。

二、网络语言从的产生和表现形式

网络语言的产生是一种群众性创造,它不是一种文化运动,而是一些网民无意中随手拈来的。

网络语言也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伴随着网络出现的一些专有名词,如软件、黑客、浏览器、虚拟空间这些与计算机和网络相关的名词;狭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在网络QQ聊天、微博上使用的语言。

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文字形式,但这种文字来源五花八门,有的是电影电视台词改编的,像“顶你个肺”最早出现在周星驰的电影中;还有的来源于方言,如“偶”代表“我”,最早是台湾的许纯美普通话不准说出来的,还有“额滴神”就是陕西方言“我的神”转变来的,还有台湾腔的“蜀黍”(叔叔),“麻麻”(妈妈),“酱紫”(这样子)“表”(不要)。

除了文字表现的之外,还有英语字母和数字谐音的形式,但这种英语字母大多数是汉语拼音的大写缩写,像“GG(哥哥),MM(妹妹)”,数字谐音有“1314”(一生一世)“886”(拜拜喽),“9494”(就是就是)。

还有一种就是表情符号和图形,有“害羞”“翻白眼”等一目了然的表情,以及截取的电视画面图形等。

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将俗语和诗句进行改动,来表示夸张和幽默,像“鸡皮疙瘩掉一地”来形容肉麻和做作,“鸡皮疙瘩”是用来形容听到肉麻话的不快感觉,加上“掉一地”就将这种感觉进行了夸张,变得更加形象。还有“雷的外焦里嫩”,是建立在“雷人”的基础上的,形容电视剧表演夸张过分,“雷的外焦里嫩”则是对不符合历史和生活实际的电视剧的评价。

还有是对俗语的故意误用,像“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就是对“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故意误用;还有“黑夜给了我一双黑眼睛,我却用它来翻白眼”是将顾城的诗句“黑夜给了我一双黑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做了幽默修改。

三、网络语言的社会化

网络语言的社会化指的是使用网络语言的人群和使用的范围、对母语的影响几个方面。

目前,我国的网络语言使用人群按年龄划分,一般在15岁——45岁之间使用者较多,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是网络使用者,高于这个年龄段的人一般对网络不熟悉,有的是因为不懂汉语拼音,还有的是年龄大,操作电脑有困难。超出这个年龄范围的老年人使用电脑的,大多数是教师一类的知识分子,他们在使用网络聊天时,还是习惯于用正宗的文字交流,除了偶尔使用一些网络语言外,也是文字为主,很少用英语大写字母和数字化代替。

按照职业划分,使用网络语言较多的还是大中学生较多,这些人在前几年被称作“新新人类”,指的就是他们在网络上大量使用符号和数字表情聊天,当年的“新新人类”如今已经成为年届三十的成年人,大多都不再纯粹使用数字表情,而是在文字中夹杂表情符号。

网络语言对于母语的影响具有双刃剑的效果,一方面,一些新兴的语言丰富了母语表达效果,这些网络语言大多是夸张,给人诙谐可笑的感觉,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些新网络语言出现,代替了曾经流行一时的语言,能够留下来的一般都有自己的特点。

每一个时代的发展都有时代的特点,在网络时代,网络语言就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只能顺应时代发展,对于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不能一棒子打死和否定,这才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乔建华. 汉语网络新词的认知阐释[D].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2]于学敬. 网络新词语的语用价值及教育对策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13.

[3]周霜艳.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网络语言[D].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流行语社会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大学流行语考察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巧借 流行语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