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法象药理推论人参大补元气功效的思考

2016-04-19杜庆湛欧阳秋伟陈浩龙徐由财严海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参

杜庆湛 欧阳秋伟 陈浩龙 徐由财 严海锋

【摘 要】 法象药理是中药学的核心理论,是用来探究药物作用和疗效机理的一种理论模式。古代医家对人参大补元气功效的论述,富有法象药理的精神,但求证不严密。由于传统藏象理论的整体性和模糊性,人参大补元气的功效难以由现代微观药理分析证实。所以,在把握宏观、整体、动态认知生命的法象思维模式下,与现代医学微观、局部、静态的逻辑思维相辅相成,并以临床实效作评定标准,不失为一种探索和研究中草药功效的可行思路。

【关键词】 法象药理;人参;大补元气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5-0054-01

法象即是道法自然,是古人在无法了解微观世界的前提下,秉持五行学说, 由物象到意象,进一步深入贯彻天人相应的理念。法象药理是从药物形、色、气、味、体、质、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自然特征认识药物的功效[1]。古代医家对人参大补元气功效的论述,富有法象药理的精神。笔者从法象药理推论人参大补元气功效的思维模式中促发出对现代如何学习和研究中草药的方式的一些思考。现谨就所学,略述如下。

1 法象药理论人参

人参,五加科植物,被称为“百草之王”,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森林地带,喜欢生长在茂密的、湿润的、阴暗的大树底下,尤其是“背阳向阴而生”的生长特性,于是推论“人参生于阴”,现代研究也表明光环境因素是人参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素[2]。人参多分三枝,叶子常为五片。三和五这两个数是阳数,属阳,结合“人参生于阴”的特性,于是推论出“人参生于阴而成于阳,乃阴中之阳”。人体五脏,惟肾的生理特点就是由阴出阳,为先天之本,元气所聚之处。由此推演出人参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本草问答》曰[3]:“盖北方属水,于卦为坎,坎卦外阴而内阳。人参生于北方,正是阴中之阳也。”

人参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颇似人之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其形像人,故于人身五脏六腑之阴阳,皆有所补益。《本草崇原》曰[4]:“独人参禀天宿之光华,钟地土之广浓,久久而成人形,三才俱备,故主补人之五脏。”中医学讲求“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天地万物形神相通,赋其形便存其气,禀其气便有其性。故李时珍云[5]:“天地赋形,不离阴阳,形色自然,皆有法象”。故人参大补元气且养阴生津的功效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和自然环境和生长习性有着必然的联系。

2 法象药理对中草药学习的影响

法象理论遵从“物从其类,同形相趋,同气相求”的原则,根据法象理论临证用药具有很强实用价植,且对联想记忆药物功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诸根多升,诸子多降;质轻的能升能浮,质重的能降能沉;有孔的疏气行血,中空的疏气解表,这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上应用相当广泛。常惟智等[6]指出法象药理思维模式是从整体观、系统观的角度阐述中药药性。运用法象药理思维理解药物的功效及作用原理,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借助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方面有利于于重新认识某些药物的功效, 在实践中加以不断印证和创新;另一方面有望改变现代中药研究与中医临床相脱节的现状。但法象药理带有认识的直觉性、主观性和不规范性,需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取类比象”思维模式,同时综合其他多种方式方法,不断探索、归纳、推理、演绎,才能做到充分发挥法象药理的积极作用。

3 现代研究对人参大补元气功效的证实问题

人参的特性和功效是经过历代医家不断探索和认知的结论,不足以作为循证证据。但是运用现代研究来证实中草药由法象药理而得来的功效是十分困难的。人参最主要的有效成分是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它们的生物活性尤为明显和重要,是目前研究最多的热点问题[7]。人参的功效主要是对免疫系统、中枢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及抗肿瘤等影响及调节,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广泛的生物活性和作用[8]。现代的研究多局限于人参皂甙和人参多糖单体对机体的影响,对于人参大补元气的机制尚未有系统的报道,更多的是人参在临床中治疗一些元气虚损性疾病取得满意疗效。车书翰[9]表明,临床上把人参用于各类心血管危重患者,取得较明显疗效。参附汤也是临床广泛应用于危急重症的方剂,其中人参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雷艳丽等[10]指出,参附注射液中红参可以达到复脉固脱,大补元气的效果。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能够回升和稳定相关生命体征指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保证抗休克治疗的安全。罗慧敏等[11]指出,在使用西药常规治疗心脏衰竭时配合使用参附注射液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情况,提高其临床综合疗效。

综上所述,单一从从宏观的法象药理思维方法还是从现代严密的逻辑思维去认识人参大补元气的功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唐仕欢等[12]指出:由于“象”的整体性、模糊性和抽象性,用分析还原的方法片面寻找药性相对应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效应,都难以取得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突破;中草药药性研究应更多地回归“象”与“象”之间的关联性和规律性;在研究理念上,应该将中药放入到自然整体环境之中进行分析,中西医理论差异决定了二者难以相互直接解释。因此,在把握宏观、整体、动态认知生命的法

象思维模式下,与现代医学微观、局部、形态的逻辑思维形成互补,并且以临床实效作为评定标准,不失为一种探索和研究中草药的功效的可行方式。从“象”的角度去体会、理解由中药自然生长习性、阴阳五行规律来推演其功效及其奏效原理,并加深理解和认识古人辨证用药规律,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和思考中医学问题,是将中草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于虹.论中药的法象药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 20(11):648-649.

[2]逄焕诚.人参[M].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6: 166.

[3] 唐宗海. 本草问答[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5.

[4] 张志聪.本草崇原[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2.

[5]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1997:335.

[6] 常惟智,李久全,张淼,等.试析“ 法象药理” 学说阐释中药功效的利弊[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 (3):500-501.

[7] 曹智,张燕娣,许永华,等. 人参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 人参研究,2012,2:39-43.

[8]张前进.人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J].光明中医,2011, 26 (2):368-369.

[9]车书翰. 人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35.

[10]雷艳丽,余锦洪. 参附注射液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25(19):63-65.

[11]罗慧敏,何明丰,李旷怡,等. 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 Meta 分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0):1717-1719.

[12]唐仕欢,黄璐明,杨洪军.论象思维对中药药性形成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9,50(6):487-491.

(收稿日期:2015.12.23)

猜你喜欢

人参
“冬吃萝卜赛人参”有新解
水中人参话鳅鱼
从《人参论》看徐灵胎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清爽可口的“水中人参”
清代的人参故事
胡萝卜为什么被称为“小人参”
胡萝卜为什么被称为“小人参”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