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
2016-04-19常成刘福生
常成 刘福生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为了更好的促进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思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改进当前高中教学中出现的高中问题。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分析了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然后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34-02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很多学校都积极的参与进来,结合本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学生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尤其是高中阶段,由于新课标的实施,指明了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教师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为根本目标,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让数学能够在学生的生活得到更好的运用。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人们的教育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学好高中数学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教育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分析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1.从教师层面分析
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不足。我国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主要取决于传统的教育思想。目前,一些高中教师的数学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仅仅限于教科书,对定理定义的解释也过于简单,对公式的讲解上注重公式的记忆,忽视了更为重要的推导过程,这样的课堂上就无法让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有更深入的理解,短暂的记忆也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愫。另外,学校对于学生数学评测的手段仍然不科学,分数是应试教育下的主要评价方式,高中数学教师也没有建立起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之间的桥梁,导致高中和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些重复的内容反复讲解。这些教学现状都阻碍了高中数学课堂上有效性的发挥。
2.从学生层面分析
最近一些年国家大力开展教育改革,高中阶段也扩招了不少,数量上急剧增多,以致有不少综合素质较低的高中生被强制留在学校里学习。班级中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些学生盲目的听老师的课程,在自我判断和自主学习上欠缺,无法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成效不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课堂效率无法提升。
二、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导致了课堂较低的效率,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为了改善课堂状况,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高效课堂的教学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建设高中数学高效学堂对于其他理工科的学习具有很大帮助。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生理上的特点,掌握他们的学习状态,例如老师在讲解应用题时,就可以用班级做例子,让学生便于接受和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主思考和学习。数学的学习能让学生锻炼逻辑思维,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
2.把握高中数学教师和学生的地位
传统的教学中很多都是采用教师讲课、学生听的模式,这种就将教师作为了课堂的主体。而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课堂上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可见,高中教学课堂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学校应该具备建立高效课堂的理念,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阶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第一,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要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吸引力;第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挖掘他们的兴趣点,根据他们的学习阶段设计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更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
3.利用高科技教学方式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很多高中学校采用的新型教学手段,通过幻灯片或者PPT展现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将课堂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还能减少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为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条件。例如对立体几何的教学,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角度对图形进行展示,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高中阶段的数学不同于小学和初中,更加注重对思维的锻炼,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也是一种提高课堂效果的良好方式。
综上所述,学好数学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尤为重要,要有效的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就需要构建高中有效课堂。只有将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进行创新,才能让教师走出高中数学教学的瓶颈,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相关知识,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林艳.论如何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J].考试周刊,2014( 96) .
[2]林志.浅析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6.30.
[3]岳建明.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探讨[J].生活教育,2015(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