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版本物理教材“加速度”概念建构的比较分析*
2016-04-19曹义才刘永红
曹义才 刘永红
(福建省长乐第二中学 福建 福州 350211)
不同版本物理教材“加速度”概念建构的比较分析*
曹义才刘永红
(福建省长乐第二中学福建 福州350211)
摘 要:不同版本的新课标教材是依照《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由于不同版本教材的编者对概念和规律的多元认识与理解,导致多样的编写方式.本文试图通过不同版本“加速度”概念建构的比较分析,进行二次开发的研究,依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优化“加速度”概念教学设想.
关键词:不同版本教材概念建构学习进阶核心素养二次开发
长期以来,许多物理教师只是凭经验处理教材,缺少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思考和质疑批判,更谈不上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对物理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取舍”[1].本文通过对4种不同版本(司南版、人教版、沪科版、粤教版)“加速度”概念建构的比较分析,提出优化“加速度”概念教学设想.
1不同版本教材“加速度”的编写思路说明
在“一标多本”的课程理念下,由于不同的编者对《课程标准》理念的多元认识和理解,对物理概念的建构有所差异,编写方式有所不同.
司南版教材直接引出加速度概念: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快慢不一定相同.例如,飞机起飞时速度变化很大,而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就要小些.那么,怎样比较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呢?要比较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就需要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物体速度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叫做物体的加速度.然后通过两道例题深化认识理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沪科版教材从一则汽车广告谈起,启动性能是汽车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引入加速度概念.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含义,又通过v-t图像直观显示加速度的大小,巩固概念.
人教版教材通过思考与讨论“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变化快慢”三者的关系,逐步引出“加速度”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对比,比值定义法渗透,加速度与速度方向讨论,从v-t图像看加速度,“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等栏目深化对概念的内化.
粤教版教材通过亲身感受“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变化快慢”三者的关系,逐步引出“加速度”的概念.通过实践与拓展(滑雪者从山坡加速滑下和运动员加速起跑),探究加速度大小的可能影响因素,进一步领悟概念内涵.
2不同版本教材中“加速度”概念建构的评析
物理教材是学生获得物理概念的主要方式之一,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不同版本教材在“加速度”的概念引入、文本呈现、内容线索、活动过程、课程资源等方面各有侧重和特点.
(1)概念的引入比较分析
司南版教材直接引出加速度概念;沪科版教材从一则汽车广告谈起引入加速度概念,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标理念,是较好的一种引入方式;人教版教材通过思考与讨论“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变化快慢”三者的关系,逐步引出“加速度”的概念;粤教版教材通过亲身感受“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变化快慢”三者的关系,逐步引出“加速度”的概念.
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时,常常不能区分相邻或相近的物理概念,人教版教材和粤教版教材重视相关概念的干扰.沪科版教材重视从生活走向物理,用生活实际创设物理情境,有助于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易使学生感到亲切,容易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活动过程比较分析
课程标准对加速度的要求是: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从编写理念上看,各版本教材都坚持落实新课程理念,重视内容的基础性和选择性,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要求.从文本呈现方式上看,各版本教材都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呈现不同形式的学习内容.从内容线索上看,各版本教材都充分挖掘了知识点内在的逻辑性,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其所使用的科学思想方法[2].
司南版教材通过两道例题的分析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区别加速度、速度和速度的变化量的不同内涵,认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沪科版教材先通过例题分析得出:跑车的速度变化比家用轿车快得多,再利用v-t图像直观显示加速度大小.
人教版教材先通过例题分析计算加速度的大小,再分析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接着从v-t图像看加速度.
粤教版教材先通过例题求电梯的加速度,然后通过实践与拓展理解加速度的内涵.
(3)问题商榷
不同版本教材在初高中衔接、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核心素养培养等方面值得商榷.以不同版本教材中“加速度”概念建构为例,值得商榷的几个方面比较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版本教材中“加速度”概念建构
从表1比较分析看出:在高中概念建构过程中,首先要关注初、高中概念衔接;其次要充分稀释概念的形成过程;再者要考虑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
3优化“加速度”概念教学设想
《课程标准》是教师在教材“二次开发”中的主要依据,在构成课程的教师、学生、教材、环境4个要素中,教材只有成为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时,才具有课程的意义.因此,教材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进行取舍[3].
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加速度概念的教学是一个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让学生站在问题开始的地方,要面对原始的问题,充分还原稀释加速度概念的形成过程.广泛整合和开发不同版本教材的课程资源,从建构主义角度建立“加速度”概念,采用问题串探究式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构概念,提升“加速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如表2所示.
表2 利用“问题串”充分稀释“加速度”概念建构的教学设想
4结束语
教学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创造过程.在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之间,为教师创造性地教学提供了创造发展的空间.对不同版本教材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和个性化地开发创造,也就是对物理教材进行有效的“二次开发”,逐步从“ 教教材” 走向“ 用教材教”.
高中物理新课程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不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进行了深刻的变革,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创建教学情境[4],我们有必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重视不同版本教材概念建构的比较分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杨威虎,马晓玲,马文学,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研究——基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对比分析.物理教学探讨,2015(2):6~8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张宪治.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物理教材二次开发策略探析.中学物理,2015(1):55~56
(收稿日期:2016-01-08)
*作者简介:曹义才(1973-),男,硕士,中学高级,福州市学科带头人,长乐市物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主要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及研究.
*福建省教科所“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国内不同版本物理教材重要概念建构的比较研究”阶段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FJJK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