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探析*

2016-04-19张玉凤高兰香

物理通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体系评价能力

张玉凤 高兰香

(上海电力学院数理学院 上海 201300)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探析*

张玉凤高兰香

(上海电力学院数理学院上海201300)

摘 要:合理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不仅能促进教师改善教学能力,推动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促进高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等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改革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以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体系的建立,树立主人翁意识,并且区分不同的评价对象,把学生和社会的评价反馈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参考因素.

关键词:教师能力评价多元化绩效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2020)》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国内教育学家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和完成情况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合理整合和特殊发展,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反映教师职业活动要求的能力体系.”[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高校的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尤其在北京、上海等这样的一线城市,高等教育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评价不仅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而且对于提高高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什么样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才能激发教师持续钻研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成为全世界众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之一.在教师评价改革中,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涉及教学效能的教师评价;另一种是“发展”的观点,指涉及到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2].随着理念的更新,众多的研究者更倾向于后者,教学能力的评价不仅仅是为了奖惩,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发展,就是要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笔者从文献[3, 4]构建的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促进教师发展的角度,来探讨合理的教师能力评价体系.

1教师作为主体参与评价体系的制订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组织能力、掌握教材能力、驾驭课堂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和开展活动课堂能力、心理疏导能力、生活指导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等.教师的评价标准是根据上述能力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权威的评价者往往根据自己的标准制订评价体系,教师作为被评价者只是被动的接受.在这样的评价秩序背景下,作为被动介入评价体系的教师主体,缺乏主动性,对于评价会产生一种厌烦情绪,出现一种相互扯皮的现象.上下级之间,教师可能碍于领导的权威,一般不会把真心话讲出来;同级之间,由于竞争压力、私下交情和利益冲突等因素,评价体系也只是走走形式;对于自我的评价,为了自我保护和维护利益,教师往往会把自己的不足隐藏下来.这样下来,评价的结果可想而知,不能完全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很难引起教师对自我教学能力的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只有教师能够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体系的建立,才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自我反思教学的工具.也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在评价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认同评价的结果,促进自己的发展,树立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而不仅仅是教书匠,教师同时担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责任.

2评价教师的行为责任

2.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对待

评价体系有教师的教学能力标准清单,传统评价者往往根据教师的表现,根据每项标准的达成情况给被评者打分,所有分数加在一起就是被评者的成绩,“优秀5分,良好3分,合格1分,不合格0分”.这些数字的意义估计更多的只在于横向的比较,对于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意义甚微.

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需要领导和督导组进行评价,还需要有经验教师的评价和同事之间的相互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使教师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2.2评价对象的区分

根据生态位势理论,教师教学能力的演化和发展分为3个阶段[5],即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和滞缓阶段.青年教师有朝气,勇于竞争,敢于创新,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属于增长阶段.同时青年教师因为从教时间短,教学能力可能还有波动.中年教师由于长期的知识积累,在课堂行为表现、教法等方面都趋于成熟,教学能力处于稳定发展阶段.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的教学能力已经日臻完善,个体知识基本已经定型,增长空间有限,处于滞缓阶段.

对于不同阶段的教师的教学能力,应该建立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即能够保证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快速增长,挖掘其发展的潜力;对于中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应该挖掘教师的教学特色,形成个人独有的教学风格;对于年长的教师,要鼓励他们能够把自己的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公布于众,同时要注意知识和理念的更新,接受新的事物,不断充实自我.

2.3专业发展与“绩效制”相互协调

绩效制,基本含义就是为所做事情的效果负责任[6].美国在2000年开始实行绩效制,也就是采用标准化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工作的利弊.这长期以来也是中国教学评价奖惩的标准.这种评价制度是把评价放在学生的成绩上,出发点是为了督促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但是这种评价的另一个后果就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在教学上面,心理上承担过大的压力,从而致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经济收入与工作投入的不匹配,也会造成教师心理上的不平衡,引起一些不良的社会后果.有些教师在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组织、课后专业发展等教学行为活动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始终不理想,根据教学能力的评价标准将会受到一定的处罚,这势必会引起教师的抵触情绪,抹杀教师专业发展的兴趣.大学教育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教学成绩,更重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而教学专业也需要得到持续的发展.进行教学能力评价的工作,其理想状态是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教学中的工作行为,进行不断地改善和调整,使教师能够自主、健康地完成对自身专业素质结构的改革和重组.

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是绩效制和专业发展的协调发展,既要看到教学背后诸多的因素,肯定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帮助他们寻找合理的教学策略;同时又让教师有机会接触本领域的前沿,学习新技术,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那么他们的教学在扎实专业知识的背景下,将会更有吸引力.

3学生与社会反馈只能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参考

3.1学生的反馈[7]

学生群体是教师教学的直接对象,教师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学生身上,学生评价也有它合理的地方,比如,它可以发现教师品德的楷模作用,教学方式的适应程度,学生的教学要求等等.因为学生本身和教师的亲密接触,实际的评价结果,往往比领导仅仅靠一两节课听讲,得出的结果真实得多.近年来,更多的高校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直接与奖惩挂钩,学生评出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评选活动也应运而生.

虽然学生的评价能为教学提供有用的信息,但是学生毕竟年纪轻,社会经验少,评价结果难免有偏颇之处.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接受广泛的科学知识.而随着大学教育的大众化,学生自身的素质也有下滑的趋势,一些大学生实际上和几年前的高中生水平相差不大,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更喜欢把大学问题细细讲解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将使大学教育仍停留在高中阶段,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推给了社会,增加了社会的负担.所以直接把学生评价作为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难免片面,有时甚至会出现错误.

对大学教师评价标准的改革,不仅在于对学生成绩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比如下面一道物理测试题:

如图1(a)所示,一物体质量m=1kg,放在与水平面成α=30°角的光滑斜面上,并用倔强系数κ=49N·m-1的轻质弹簧系住,弹簧上端固定.设物体由弹簧未形变的位置无初速度地释放,试求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形式.

解析这样的题目,就可以很好地让学生理解生活中这样的简谐振动的实例.

图1

受力分析如图1(b)所示,物体受合外力为

∑F=G+N+f

取沿斜面向下为x坐标正方向,取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设物体过平衡位置时弹簧伸长量为x0,在平衡位置处,物体受合外力为零,则

(1)

在任意位置,物体受合外力(沿x方向)

∑Fx=mgsinα-κ(x0+x)

(2)

将式(1)代入式(2)

这满足物体做简谐振动的条件,即该物体沿斜面做简谐振动.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反馈出来的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表明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若是采用优化学生测试,改变传统的测试方式,根据学生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为教学能力评价的因素,这未尝不会达到大学教育的目的.

3.2社会的反馈

社会需要的是对社会有用、做出贡献的人才,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些时候,教师自身的德育教育更重要.一个只有好成绩但是道德败坏的人走上社会,对社会根本无贡献而言.学生真正走上社会,经过社会的历练,他们能清楚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这时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更为客观.在网上有这样的统计,学生在校时对教师打分能到95分以上,但是走上社会后,这位教师的成绩可能在35分以下.把社会反馈的结果作为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使教师能够反思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件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完善的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高校教师自主能力、进取向上精神的培养,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传统的评价体系进行反思,使教师真正参与到评价中来,能够使评价结果真实而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实现从“控制”到“自觉”的改变,正视自己的不足,实现自我超越的意志,真正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社会培养真正需要的人才.

参 考 文 献

1卢正芝,洪松舟. 我国教师能力研究三十年历程之述评.教育发展研究,2007(2):70~74

2田莉. 教师评价改革的理性思考.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9):25~26

3宁虹. 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 教育研究,2010(11):77~94

4陈炳权, 李波勇.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哲学反思.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2):121~125

5李伟.生态位态势理论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3):49~51

6王维臣. 绩效制背景下美国教师评价的改革及其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10):27~31

7赵慧珍,王丹. 基于教师发展的教师评价制度探析.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70~72

Study on the Teaching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ers

Zhang YufengGao Lanxia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Shanghai, 201300)

Abstract:Reasonable teaching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teachers,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ability, develop their major, advance teaching quality. But also it can forward renew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original basic, the reform of the college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make teachers as main body of evaluation involv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establish a sense of ownership.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t evaluation objects and take the students and social evaluation feedback as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factor of a system for evaluating.

Key words:evaluation of teaching ability;diversification;performance system

(收稿日期:2015-11-26)

*作者简介:张玉凤(1976-),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和超导材料等研究.

*2010年上海市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编号:sdl10005;2014年上海电力学院课程建设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1150

猜你喜欢

体系评价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