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6-04-19王进勇
【摘要】语文阅读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性课程,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新课改要求下的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开始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对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小学 高段阅读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94-01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改革,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感等,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较为广泛,效果较为明显,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1]。尤其是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更加受到教师的重视,主要原因不仅是阅读在中考语文总分中所占比例较大,更是因为,这一阶段使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时期,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提升学生合作意识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每位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能够使每一位学生都融入课堂之中,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在提升学生合作意识方面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生社会经验、理解能力有限,无法全面了解文章主旨和中心思想,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又难以切实实现教学目的,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能够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对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合理划分小组
合作小组的划分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2]。根据班级实际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一般为4~8人。在分组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小组成员的座位距离、性格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等,并选取责任心较强、学习能力较高的成员作为每组组长。
(二)制定学习任务
教师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应制定明确的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教师设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些阶段,以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实际含义,并在课本上标记出母亲表扬巴迪、父亲批评巴迪的句子。各小组应按照本组情况进行任务分配,保证所有组员都有思考解疑的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并经过小组合作讨论,体会巴迪父母对其的爱护。
(三)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提升学生认识
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经验都有所不同,这就决定每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对问题的观点也并不相同。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对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这使得学生已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地。教师应及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发表观点的机会,共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思维的碰撞和观点的融合,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在学习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时,教师可以安排小组成员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朗读,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聆听。朗诵结束后,各组成员派出代表,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内容概述,并由组内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全面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在运用过程中应制定明确的教学任务、合理划分小组、激发学生质疑精神并利用小组讨论提升学生认识,有效增强学习效果,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桂媚.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有效教学的点滴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5,7(13):100-101
[2]黄萍.浅谈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式阅读法[J].学周刊,2013,5(5):110-112
作者简介:
王进勇(1962年-),男,甘肃静宁人,汉族,现职称:小学高级教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改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