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择校”现象看教育公平
2016-04-19李熔明
李熔明
【摘要】“择校”现象是现阶段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在更深层次上更是社会问题。“择校”对学生及其家庭,以致于学校,社会的影响极大,甚至会影响到推进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要推进教育公平,就必须解决“择校”问题。而找解决“择校”问题,则要建立在对这个问题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和分析上。
【关键词】择校 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37-01
一、甚嚣尘上的“择校”现象
对在目前的中国,“择校”现象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存在。无论是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园的选择,还是义务教育阶段对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的追逐,以及高中阶段对优质高中的趋之若鹜,乃至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名校热”,无不暴露出“择校”现象普遍存在的现状。
二、理性看待“择校”问题
“择校”现象,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这是和教育本身的功能密切相关的。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的场所,则通过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来培养个体的个性化。从教育的个体功能来看,不难看出,“择校”所选择的是教育水平更高,师资力量更强,硬件条件更好的学校,从最一般的观点来看,这一切都是保证教育的个体功能更好实现的先决条件,在没有办法更加全面分析和比较学校综合水平的情况下,选择条件相对更优良的学校接受教育,是大多数人必然的选择。
择校制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合理的择校制度的建立。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择校”,所折射出的是对教育更多的关注和教育的社会作用的再审视。关于“择校”现象发生的根源,已经有很多的研究和讨论。“择校”现象的出现以及激化的原因来自于对更加深刻的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教育公平。
三、透过“择校”现象,合理推进教育公平
(一)借鉴成功经验
“择校”问题,建立在合理基础之上的择校制对保证教育质量有积极的作用。然而放眼世界,采用择校制的国家不在少数,瑞典、美国等国家都在其教育制度中启用了不同的择校制。瑞典,其择校制度直观地体现了国家福利的普及。自1992年起,瑞典政府为家长们提供的择校券就等价于75%的地方公立学校中每个学生所需的教育费用,这些钱足够提供学生就读任何私立学校,只要学校获得瑞典国家教育署的批准就能进入被选择的范围,而批准与否的关键在于私立学校是否面向所有学生而且支持使用择校券。
美国的择校观念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指责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低劣,认为应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原则,向家长发放教育券来支付其子女就读所选学校的费用,由此来改进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虽然其他国家择校制度的适用不能照搬给中国,但国外成功的经验我们却可以借鉴。
(二)合理配置资源
要承认在中国,存在着诸如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学校基础建设的差异,教师水平的差异等各种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和中国所处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相联系的,是不能被忽略和抹杀的。而作为起点公平体现的义务教育,也要客观地面对这些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即虽然每个受教育者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然而在面对资源分配不平衡,教学水平层次不齐的学校时,应该怎么样才能体现出教育公平。也就是说,虽然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可以到小学或初中接受义务教育,但是要如何保证他们在学校中接受到的是公平的教育?这就要求教育管理部门合理分配教育资源,认真平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学水平,用计划的或者市场的调节手段,调节教育教学资源,以保证学校教育水平的一致性。
(三)观念的更新
“择校”现象和其中所隐藏的关于教育公平的话题,也早已是社会的热点问题。而在这些纷繁复杂的论战之中,更加突显出观念转变的紧迫性。如何重新认识新时期的教育,认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寻找在新时期解决教育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要面对的。
四、小结
“择校”现象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在对教育公平这个命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由此寻找到推进教育公平的方法和路径之后,随着各方面的不断努力,“择校”现象也许有一天会消失,也许会从目前不正常的轨道中转入正常的轨道,成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发挥教育资源的一种积极形式,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更多要做的是扭转已有的陈旧的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只有与时俱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实中存在问题,才能够在问题出现的时候不急躁不盲从,用科学的正确的手段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泓萱.英、美中小学择校制的比较研究 [J].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07期,39-43页
[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刘佳玲.教育公平理性之思考 [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2月,第九卷第一期,113-1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