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之我见

2016-04-18张志芳

求知导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美术课素质美术

张志芳

摘 要: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欣赏,把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作为教学主要内容,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优化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10

对于小学美术课的教学而言,必须要注重教学设计的创造性,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如创造性思维、艺术美感、感受能力、观察能力等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的努力。

1.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欣赏中得到发展

对学生发现美的能力的引导和挖掘是小学美术课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将一些富有美感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来引导学生提升自我欣赏的能力,用知识的讲解来启发学生学会审美的方法,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美术相关概念和实践方法。

此外,要对于作品中蕴含的美学内容进行讲解,如讲解创作方法、表现技巧和其中蕴含的含义,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初步理解作品中的内涵。应当进行创作技巧的讲解和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实践。这一过程中,应当避免刻板的教学,而是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如校外参观、美术馆参观等,并且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

2.以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为教学主要内容

(1)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挖掘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对于学生个人设计意识的培养,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讨论。

(2)对于学生的创新教育应当结合课程的特点。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应当依托于整个课程,通过课程的合理、科学安排,使得学生能够对于新知识产生兴趣,而后主动、独立地进行探究,使得学生能够进行创新性的思考。

(3)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和生活相结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美术教学中,除了学习知识外,还应当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使得学生能够对新知识产生生活体验,并且回归到生活之中。因此,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这一点,保证教学设计的实践性,避免采取过于理论或者务虚的教学方法。

(4)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实践而言,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使得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也可以实现因材施教,最大化地取得教育效果,从刻板地按照课本内容来教学,转变为可以灵活运用课本来讲授知识。

3.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优化

在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学生客观的认知水平,并与教授的内容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需要将设计意识,

科学地融入课程之中,其结果不仅可以巩固其基础知识,还可以提高其想象力,教师实现从“纯美术”教学转变为“大美术”和“美学”教学。

4.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教学成功的前提,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活跃,而且还可以高度聚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形成和谐气氛,不仅有知识的传授,还有情感的交流,这无疑使得教学效果可以从本质上得到提高。

5.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学生情感的激励必须体现在课堂环节中,只有做到科学的课堂环节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包括科学的结构、合理务实的方法、客观的时机把握、多样的形式、多层次的过程、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思路,从而保障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此外,应当借助当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基础条件,如挂图、幻灯机、实物投影仪、电脑、多媒体等,这无疑会使得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也能摆脱了传统上那种硬化、灌输的教学,进一步提高效率,这也符合小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避免出现“填鸭式”教学的高投入、低收效问题。此外,作业不宜过多,但是要精,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吸收。

总而言之,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美术课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需要秉承素质教育的宗旨,将学生素质的提高作为教学活动的最终追求,有效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得其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提高,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军宏.关于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思考[J].宜春学院报,2002,(1):30-32.

[2]许平.关于中小学美术课程及创新教育的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8,(2):4-6.

猜你喜欢

美术课素质美术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美术篇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美术课
找蜡笔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