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翻译看典籍英译
2016-04-18杨洲
杨洲
【摘要】由于汉语本身的特点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中国典籍的与众不同。本文主要以《论语》的英译为例,讨论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典籍汉译英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关键词】《论语》 典籍英译 差异 原则
一、引言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也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作,蕴含着丰富的哲学与伦理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确立《论语》的英译标准,使其内容易于为西方读者接受、认可,以达到儒学西传的目的,是译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二、译作的审美价值
文学翻译的任务就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因此,译者既要良好的保留原作的形式,同时又要最大传递出原作所蕴含艺术意境,形神兼顾。
除文字之外,文本之外所体现出的翻译思想以及文化要素更让译本富有审美价值。翻译必须周密、严谨,力求使用精确地语言,表达清晰的观念,整个文章透露出典雅庄严。另外,译本注重展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例如: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理雅各在翻译中直接将这两个人的名字音译出来,其结果势必让西方读者无法了解人物和句子的真正内涵。而辜鸿铭考虑到西方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对西方大众难以理解的原文进行适当变更。他在译文中没有将“南子”用英文译出,相反只翻译出了对了解句子内涵有用的人物性格who was notorious for the irregularities of her life,指出了子路不高兴的原因,用intrepid道出了子路的性格。相对于理雅各的译文,辜鸿铭的翻译更加严谨,通俗易懂,使子路、南子这些人物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对于西方普通读者来说唾手可得,从而使他们对孔子的人物性格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减少了受众对传播信息的误解机率。
三、保留原文风格特色
《论语》根植于现实生活内容中,主要讨论道德伦理观念,为人处事原则,并以简练、对话的形式呈现,属于语录体,语言十分简洁,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思想感情,因此,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与典籍原文的情感、思想、风格、节奏相吻合。
例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Those who know it are not as those who love it; those who love it are not as those who find their joy in it. ”
“知道”偏重于理性,对象是外在于己,还是你是你,我是我,不可把握。“喜好”依然是外在于我,但它已触及情感,产生兴趣。“乐在其中”则陶醉于 其中,以为赏心乐事,已然物我两忘,合二而一了,这是最高的境界。辜鸿铭在翻译过程中,他用西方术语解释儒家概念,运用删除、添加注释等方法补充并改写原文内容。他在体现儒经精髓的前提下增添许多原文没有的内容,并创造性地解释原文。辜译不仅将其字面意义译出,还在注释中进一步借用西方读者熟悉的比喻意象阐释这句话: This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moralist, a philosopher, and a real man of religion. 同时译文中还保留了原文的句式修辞。
四、结语
《论语》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和体现。探讨其英译的缘起,研究其翻译的历程,对比典型译本的特色,对于未来中华文化的传播具有重大的意义。
《论语》英译不仅要尊重文化差异,更应寻求文化共通之处,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平等交流。外国人对一个民族文化的认同,首先是对这个民族文化中所存在文化共性的认同。儒家思想之所以得以在世界传播,并产生一定影响,就在于儒家文化具有文化普遍性。儒家文化思想中的最高人类价值是仁或人性,如:“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这里的“仁”为人类本性所固有,为人性的精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体现了这方面内容。辜鸿铭在英译《论语》时,关注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共性。他通过“以西释儒”的方式,博得西方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接受,达到很好传播效果。也就是说,要力求做到与西方读者固有观念,如认知结构和心理定势,尽量一致,这样才能被西方读者理解和认同。
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角度入手,提出汉译英过程中,典籍翻译应注意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化名词的翻译以及保留典籍原文的语言风格特色。旨在帮助译者更好翻译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一系列典籍。因此,翻译典籍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广逵.《论语》通释、解读与点评[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2]韩江玲.简评《论语》的语言特色[J].作家,2008.
[3]李庆本.对外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 2012(5).
[4]沈苏儒.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五洲传媒出版社,2004.
[5]王东波.《论语》英译的缘起与发展[J].孔子研究,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