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探索
2016-04-18李彬
李彬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传统的授课形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初中英语教学现有形式存在诸多的不足,对于新课改要求的英语教学进度和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严重影响义务教育实施的正常发展。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分层教学法的实用效果,并提出合理的应用对策,以为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作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分层教学法 创新
我国教育发展经过了较长的时间,才确定了当前的九年义务制教育,其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自身知识修养目标的建立和达成。分层教学法是一个起源较早的教学方式,与因材施教大致相同。在早年的应试教育中,教学进度是由老师控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而当前的新课改,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学生转被动为主动,主导教学过程,从而实现自我素质的提升。
一、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意义
在新课改的推动之下,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实用性逐渐降低,为了保证初中英语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分层教学虽然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但是,在我国的实施却是相对较晚。我国人口较多,在教育上由于资源的缺乏,容易造成教学不均衡,为了将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是唯一途径。分层教学法在教学方面有较好的实践效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尤其是自英语加入我国基础性教学以后,教学效果相对较差,随着义务教育制度的确定,不少学生都放弃了英语学习。因此,英语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创新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
二、分层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分层次教学对象确定。在提倡义务教育的今天,很多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都是抱有敷衍心态。教与学变成了一项任务,这种心态让本来就地位尴尬的英语丧失了教育主导权,许多学生开始放弃英语学习。分层次进行教学中,对于教学对象的分层确定,实际上是对现阶段初中学生就英语的学习心态、学习进度、学习效果进行了解。在把握他们英语学习现状的基础之上,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组别,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比如某个组别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在教学中,主要对其学习态度进行引导,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而某个组别的学生基础性知识较差,在教学中,着重为其打好基础,提高其学习效果。
2.针对性教学目标设计。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上存在差异,自然,学习效益也就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将教育目标阶段化,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在传统的教育中,目标阶段化是统一的,其实这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来说,存在不公平性。经常会有老师说,你们享受一样的教学资源,但是你们的学习成绩却天差地别,这完全是你们的学习态度问题。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学习态度固然是成绩差异的一个方面。但是,学习能力也是学生的私有技能,而这个技能不是每个学生都同等。因此,在学习目标的制定上,也需要根据层次类别化。
3.针对性教学进度设计。享受一样的教学资源,就应该达到一样的教学目标,自然教学进度上也必须同步。这是很多老师的共同观点。分层教学法要求初中英语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把握,对教学要求经常分析。很多时候,分层教学法是英语老师以班为单位进行,其实笔者认为这种分层教学法缺乏科学性。老师仍旧不好掌握教学进度。最理想的教学方式是在分班之前进行一次英语测验或者英语考核,然后根据该成绩进行分班,以便于教学的实施。不过,我国现阶段的教学基本都是以班为单位进行分层,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根据班里总体水平和平均水平进行教学进度控制。
4.分层次考核设计与统计分析。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无论是分层次教学模式还是传统教学模式,其最终都是需要成绩来体现学习效果,考核是我国教学质量检测的基本手段之一。在分层次教学模式下,学生考核制度可以适当的更改。初中英语教学中,统一使用分层次教学法,然后将层次扩大,实施年级层次考核制度。也就是说,如果每个班里都有优秀组、发展组、基础组的存在,那么考试的时候,就将组作为单位,但是是以年级为限。该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便于考核的实施,也能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重点掌握,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无论是哪种教学方式,其实施目的都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帮助学生发展。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性较强,如果教学质量不理想,教学目标没有达到,那么将影响学生的日后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适用于新课标的前提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有必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陈露露.基于分层教学法的初中英语教学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9:144+153.
[2]焦平.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7:368-369.
[3]孔德芳.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应用探析[J].才智,2013,04:186.
[4]焦雪梅.分层教学法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