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创新平台重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2016-04-18陈卓武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重构培养模式

陈卓武

摘 要:

协同创新已成为构建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实路径。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载体,探讨通过改革招生、课程设置、科研活动、实习实践、学位论文、教学安排、导师配置等环节,构建新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并探究体制保障和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的建设,保障新的培养模式的运行,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协同创新平台; 专业学位硕士; 培养模式; 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2008405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有两种类型:学术型与专业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1991年开展以来,学位教育种类及培养规模不断增多、扩大,已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专业学位教育起步比较晚,课程体系、培养途径、管理体制等还在不断构建、改进中,学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亦未曾停止。

协同创新是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配合、相互补充、收益共享的一种管理创新。[1]协同创新以平台为载体,将产、学、研及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整合成一个整体跨组织集成。[2]高校通过协同创新既可以加强同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实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也可以借助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若按功能划分,我国已建设的协同创新平台至少包括研究与开发创新平台、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和专业性公共性服务平台等多种形式。[2]服务平台主要作用是间接参与创新、建设成果转化的支撑条件与环境,另外两类平台则整合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涵盖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转化等全产业链创新过程,是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想平台。本文主要就以这两类协同创新平台为基础,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和重构。

一、对当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审视

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在于满足相关行业或专业对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实用专家”为主要目标。[3]经过20多年的探索,学界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基本形成了一些共识:在课程设置方面,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由基础理论课程、实践类课程、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三个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基础理论课程侧重应用基础理论的学习,注重多学科的知识组合,主张密切结合专业实践训练,增大前沿实践性、创新应用性课程;在培养方式上,强调产学研合作培养,主张采用双导师制或导师小组制;在科学研究方面,鼓励学生参与实际课题的研究或企业的具体工作,主张专业学位论文选题要注重应用背景和实际价值;在学业评价上,主张引入企业等校外评价主体,更多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来认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等等。[3-5]上述认知对纠正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学术化倾向颇具针对性,在加强学生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然而,当下实情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大多基本沿用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导师组成来源、论文要求及审查要求和形式等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趋同。[6]一项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状况的调查显示,讲授课程仍占主流,理论课程比重大于实践课程,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比例不高,以学术型课题研究代替社会实践居多,指导方式上双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所占比例较低,[5]学术化倾向仍然明显。不管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还是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均显不足,突出体现在跨学科课程设置比例过小,培养方案多数不能体现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低,而且教育观念陈旧,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引导不足。[6]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晚、专业学位教育派生于学术学位教育、教育理念滞后、制度阻碍、资源局限等原因。[7]然而,有学者认为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仍是封闭、单一的学科教育体系,体现在以学科专业的名义招生、以学科专业的师资作为导师主体、以学科专业的知识架构构建课程体系等方面,学生的培养仍局限在单一学科专业内,由此构建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必然趋同于学术学位培养模式。同时,基于封闭、单一的学科教育模式,其他学科、高校、特别是与人才培养工作无直接关联性的企业等主体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动力不足,可供使用的教育资源有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所需要的产业元素、跨学科元素难以得到保障。如果不打破这种封闭、单一的培养体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就难以走出困境,人才培养质量就难以得到提高。

二、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

协同创新理念的出现以及一批协同创新平台的实际运作,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突破学术化倾向、增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新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本文探讨的协同创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载体,从招生、课程设置、科研活动、实习实践、学位论文、教学安排、导师配备等方面全面重构的人才培养模式。

1.招生

以学科专业的名义招生,培养活动必定会局限于某个单一的学科专业体系,难以按照行业产业要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新的培养模式首先在招生方面要有所突破。协同创新平台是开展协同创新活动的载体,聚集了跨学科、跨领域的人力、信息、技术和设备等资源,以协同创新平台的名义招收学生,有利于打破封闭、单一的学科培养体系,让学生充分享受协同体的教育资源,实现多主体的联合培养。

由于协同创新平台是一个流动的平台,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人员、设备、场地都会处在不断的调整与变化中。基于协同创新平台招生,可以根据研究任务的多少来确定招生规模,以此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真正的科研训练和实践锻炼,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课程设置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应该由基础理论课程、实践类课程、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三大模块组成。基于协同创新平台构建课程体系时,模块内课程结构可以按照协同创新的特点来建构。一是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研究范畴,构建跨学科的应用基础理论课程体系,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打破单一学科知识体系,打破过于注重学科知识逻辑结构、过于注重学术性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传统,以某一职业领域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需求为基础,打造“大学科、宽基础、重应用”的基础理论知识平台。二是以某一职业领域对基本实验能力和基本实践能力的需求为基础来构建实践课程的内容体系,打破以往以学科专业的基本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为轴线的传统。在具体的课程表现形式上,也不再以一门门课程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平台的协同创新任务为支点,以一次一次的实践活动为主线,贯穿起对学生基本实验能力和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真实的创新实践活动来构建实践课程体系。三是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也应充分利用协同创新的优势,结合协同创新平台浓郁的协同氛围、创新氛围,利用学生参与实际创新实践活动的有利条件,突出学生职业道德、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以及合作和敬业等专业精神的培养。

3.科研活动与实习实践

协同创新平台既承担各种纵向科研课题,也承担大量行业企业委托的科技攻关项目,具有任务量大、任务稳定、面向不同领域、面向行业企业等优势。基于协同创新平台培养研究生,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将平台培养的研究生分配到创新团队跟队实践,通过深度介入创新实践活动,接受科研训练,培养实践能力。跟队实践活动还可以采用流动制,每个学生在学期间轮流到若干个团队中跟队实践,既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也有机会接触纵向科研活动和横向科技攻关,对学生构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强化对职业、对科研的认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4.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该侧重应用性研究。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平台不仅有大量的行业企业委托的科技攻关项目,而且科研课题也大多是围绕行业产业需求的基础研究,应用性突出。平台培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该从协同创新任务中选取,学生从跟队实践的团队任务中选定选题,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基于面向实践的真实任务的论文写作,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更有效地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检验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真实水平。

5.教学安排

目前多数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安排都还是采用传统的模式,第一年在校集中学习理论课程,其余时间则围绕学位论文的选题开展研究,最后完成论文答辩、授予学位。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研究生教育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安排模式,探索“全程创新实践不断线”的教学安排模式。学生入学后就参与创新团队活动,跟队实践一个学期,完成某些实践课程,初步建立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的了解,对协同创新活动形成基本认识。然后安排理论课程和其他的实践课程,边学理论边实践,边上课边跟队参加科研活动,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相互促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撰写也采用从团队任务中选定选题的办法,保证整个培养过程创新实践不断线。综合素质培养课程则可根据课程性质和要求,穿插安排在不同阶段。

6.导师配备

协同创新聚合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般以团队的方式协同攻关,利用此优势为研究生配备导师,可视整个团队为一个整体,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活动。学生不隶属某位教师,避免传统一对一师徒规训研究生培养范式的弊端,[8]实现多人指导、团队指导;学生在不同团队实践,接受不同导师组的指导,可以更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接触面;一个团队可能同时整合了学校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协同攻关,使得学科导师和企业导师在同一个工作面指导学生,避免以往学科导师和企业导师两张皮的问题,将学科导师的指导与企业导师的指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具体的做法可以是采取团队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团队实践学习期间,以协同创新团队为单位组建导师组,接受团队导师组的指导;在学位论文撰写期间,为学生指定一个主要指导教师,同时团队导师组也同样参与对学生的指导。

三、基于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体制机制保障

协同创新的载体,是相互依存、优势互补的不同子系统,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庞杂的整体。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载体重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体制机制,保障其正常运行。

(一)体制保障

基于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变了以往按高校或科研院所学科专业招生和培养的办法,实现以平台招生,平台独立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由于协同创新平台的特殊性,必然涉及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方面的障碍,突出的是学位授予权问题和管理权限问题。

1.学位授予权问题

协同创新平台是多主体的跨边界组织,有牵头单位,却不具体属于某个单位,一般都作为独立实体或相对独立实体运行,因此协同创新平台要独立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首要条件是获得授予研究生学位的资格,成为独立的学位授予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八条规定,“硕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同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可以授予学位的学科名单审核》办法规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应已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9]目前建设的协同创新平台多数都没有独立法人资格,严格意义上无法算作“机构”。根据协同创新的特点,协同创新平台也不适宜举办高等基础教育层次的本科教育,依照规定,协同创新平台无法获得独立的硕士学位授予权。为了保障协同创新平台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不改变现行学位管理办法的情况之下,应该允许协同创新平台挂靠协同体内具有相应资质的高校或科研院所申报硕士学位授予权,单列招生,单独培养,授予挂靠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学位。

2.管理权限问题

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权已经下放,省级学位委员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地区高校的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工作。协同创新平台是一个跨单位、跨部门甚至跨地域的组织,其人才培养活动就存在一个谁来管理的问题。比如,一个国家级的协同创新中心,聚合了国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建而成,想挂靠一个地方高校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还是由地方学位委员会审批?其招生指标是占用挂靠高校的,还是另外追加?由哪级部门负责追加?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厘清并出台相关规定,才能保证协同创新平台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机制保障

1.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需要政府、高校从招生、经费等方面入手,给予政策支持,拿出激励措施,赋予更宽松的改革环境。一方面,促进协同创新平台勇于承担人才培养任务,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激励优秀学生踊跃报读。国家为了促进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投身人才培养工作,在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中,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承担人才培养任务成为成功认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专门为国家级的协同创新中心单列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指标。这些激励措施对协同创新中心承担人才培养任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具体到本文提出的基于协同创新平台重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另需特别采取的激励措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协同创新平台教育资源的评定不能完全采用过去的标准。协同创新平台是流动的平台,随着研究任务的变化,人员、设备、场地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况且专业学位研究生相较于学术学位研究生,虽然实践锻炼要求较高,但科研素养、科研能力的要求较低,训练量相对少。所以在核定平台招生数量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适当放宽相关标准。二是由于这一模式是基于实践的研究学习,对导师资格的认定应该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资格有所区别。主要采用团队导师组指导制,对于每位导师指导工作量的认定会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制定具有吸引力的办法,使团队成员积极投入指导工作。三是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协同体企业主动聘用平台培养的研究生,以良好的就业预期,吸引优秀学生主动报考。

2.约束机制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建立一定的约束机制。

首先,是从保证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质量的角度去建立约束机制。协同创新平台本身是新生事物,很多平台还处在不断建设的过程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建立在良性运行的协同创新平台之上,所以应该有资格方面的要求,只有正常运行、任务量饱满的协同创新平台才有资格申请单独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享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其次,是要考查平台的人才培养工作准备状态,只有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做好完备的方案,才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打好了基础。因此,有必要做出规定,协同创新中心要有参与过人才培养工作的资历,并提出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家评估,方给单独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资格。

最后,是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方评价制度等,客观、科学地评价协同创新平台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建立退出机制,人才培养质量不达标的协同创新平台将退出人才培养工作。

3.保障机制

协同创新平台作为新生事物独立承担人才培养任务,面临诸多问题。

首先,是人、财、物的保障问题。良性运行的协同创新平台必然会集合了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获得充足的经费,得到场地、仪器设备方面的支持,即人、财、物都有,但不会必然地运用到人才培养上。因此,需要一套管理措施,引导协同创新平台将人、财、物投向人才培养活动,引导平台的专家学者投入人才培养活动。如国家就出台规定,给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下拨的运行经费只能用于人员招聘、人才培养、国际交流,这就从经费上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保障。

其次,要给协同创新平台更多的人才培养自主权。从招生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学业评价等各方面,协同创新平台都应具有自主权,才有利于平台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1]宁滨.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N].人民日报,2012-04-19(07).

[2]刘钒,李光.湖北省协同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1):61-62.

[3]杨震.国内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2):93-95..

[4]顾越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江苏高教.2012(1):108-110.

[5]耿有权,彭维娜,彭志越,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状况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2(1):104-108.

[6]甄良,康君,英爽.建构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5.

[7]别敦荣,万卫.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4):79.

[8]黄正夫,易连云.从师徒规训到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范式的转换[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39.

[9]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可以授予学位的学科名单审核[EB/OL].[2015-05-1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068/201405/169107.html.

(文字编辑:贾俊兰 责任校对:徐朝科)

猜你喜欢

重构培养模式
长城叙事的重构
重构
农产品供应链重构赋时层次有色Petri网建模与仿真研究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重读《重构》,呼唤匠艺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